-
1 # 青燈問史
-
2 # 情緒加油站
僅從電視劇來分析。首先要明確,雍正不是奪嫡。因為他是康熙預設的接班人,不存在奪。那麼,沒有十三爺,雍正能否守住皇位?我覺得,是守不住的。第一,北京城的外圍,由豐臺、西山兩個軍營把守,都是八爺黨的人。在當時的條件下,京城的訊息傳不出來,天下不知道北京發生了什麼。第二,隆科多是個典型的投機分子,康熙的遺命對他的約束有限,倘若情勢反轉,很難說隆科多不會反水倒戈。第三,雍正手上沒有兵,他空有一道聖旨(其實劇中是口頭遺命),是不管用的。
-
3 # 逝去即歷史
喜歡《雍正王朝》的朋友們一定知道四阿哥胤禛能夠奪嫡成功,順利繼承皇位,離不開十三阿哥胤祥的大力支援。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沒有十三阿哥胤祥的支援,胤禛能夠奪嫡成功嗎?我的觀點是肯定能夠奪嫡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呢?
1、胤禛繼承皇位是康熙的選擇。
康熙末年發生的額“九子奪嫡”事件,其實自始至終都在康熙皇帝的控制之中。
也就是說太子胤礽的廢與不廢其實是在康熙的一念之間。
康熙皇帝才是皇位繼承人的最終決定者,胤禛通過了康熙皇帝的考驗,獲得了康熙的認可,這個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謀劃,胤祥在這其中並沒有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選擇胤禛繼承皇位是康熙的決定,這個並沒有胤祥的因素在裡面。
2、康熙皇帝為胤禛順利繼位進行了必要的安排。
康熙皇帝為了將大清江山社稷傳給一個有能力和作為的人,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認定了四阿哥胤禛是合適的人選。
因此為胤禛的順利繼位做了安排,康熙留下了遺詔兩份,一份是皇位繼承遺詔,一份是用來鉗制隆科多,防止隆科多反水的遺詔。
康熙皇帝駕崩前安排隆科多接八阿哥胤禩是為了監視八阿哥胤禩,派張五哥接胤禛是為了保護胤禛。
包括對胤祥的安排也是為了保證胤禛能夠順利繼位。
3、康熙皇帝還有一招底牌。
假使胤祥不是胤禛的死黨,保證胤禛順利繼位還有康熙留下的底牌,那就是“狼覃”。
在八大山莊的時候,康熙曾經讓張廷玉傳令“狼覃”進駐八大山莊,鉗制隆科多的遺詔也在張廷玉手中,也就是說張廷玉可以和“狼覃”取得聯絡。雖然劇中並沒有交代康熙駕崩後“狼覃”的下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狼覃”一定是康熙留給胤禛的最後的保障,而負責人就是張廷玉。
因此即使沒有胤祥的鐵桿支援,胤禛要正常奪嫡成功也是沒有問題的。
回覆列表
以電視劇《雍正王朝》來說,這個問題很實際,很考驗人。四爺胤禛號稱冷麵王,在康熙後期九子奪嫡的時候勢力最弱,唯有一個鐵桿兄弟十三爺胤祥支援。朝中有八爺黨,大爺一黨,三爺清流一黨,還有佟半朝等,四爺胤禛可以說是多面受敵,如果沒有十三爺,會怎麼樣?實在不敢想象。那我們就來想象一下,沒有老十三,胤禛會奪嫡成功嗎?
一,康熙臨死前的安排。二廢太子之後,康熙沒有再立太子,但是選誰作未來的皇帝,他是有周密的安排的。一是與佟半朝佟國維達成一致,以佟國維退休,隆科多上位為代價敲打八爺黨,讓隆科多鎮守九門,宣讀遺詔。二是罷黜能員幹吏和皇子一切職務,待新皇繼位後重啟。在此,除了遠在西北的十四爺胤禵外,朝內的所有幹臣和皇子均罷免了職務,沒有了職務,就無法動彈。八爺等人只能幹跪著,調不了一兵一卒。三是皇子們全被集中暢春園被臨時看管,不得與外界任何人連絡。所以,既使八爺胤禩臨出發前還約定黨餘按號令行事,但一入暢春園,根本就無法傳遞出號令了。這三點安排基本斷了皇子奪位的後路。
二,別忘了四爺手中的金牌令箭和關防大印。這兩樣東西是在四爺胤禛出門前鄔思道向他討要的,鄔先生的意思是用金牌令箭放圈禁了十年的十三爺出來,然後由十三爺用關防大印指揮豐臺大營和西山銳鍵營的軍隊,以保持軍隊的穩定和支援。為什麼偏偏這兩樣東西只有四爺有?而且明明四爺已被免職了,就算沒有上交,起碼也不起作用了。這不得不懷疑此前四爺與康熙有過約定,讓四爺兼領內侍衛首領的差使就是為了這一天。如果沒有十三爺,康熙也定會安排另外一個人來頂四爺的背,比如老十七。
三,默許年羹堯陝甘總督之職。西北的大將軍王胤禵手握二十萬重兵,儘管遠在西北,但依然是雍正登基最大的威脅,因為十四爺和八爺雖為一黨,但道並不同,二人都想奪位,康熙應允十四爺當大將軍王不僅僅是因為老四的舉薦,其實康熙也心知肚明,將他與八爺分開,減少相互勾結的麻煩,就是為老四登基減少麻煩。西北打仗打的是糧草,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牽制住十四爺,就穩定了十四爺手中的重兵,所以康熙是默認了,正合他意。
如此來看,唯有第二點是整個問題的關鍵,從九子奪嫡之戰看,十三爺雖然是老四的鐵桿兒盟友,但是康熙的安排早已馭駕於上,沒有十三爺,或許會培養個十七爺,或者一個漢將來支援老四胤禛的,基本不會影響他的繼位。
這還源於一個道理,明清後中央集權,尤其是皇權的大大集中,讓奪嫡篡位的行為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