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nnine9

    形象主要是人們觀其言,聽其行得出來的

    曹操:寧我負人,休人付我!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高下立判

    劉備言行較為一致,前後如一,桃園結義不背誓言,能三顧茅廬禮賢下士,攜民渡江,對幫他打工的都還不錯,黃權投降曹操了還給其家屬發工資,就連“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物”這一點都能言行一致

    曹操言行不一致,前面剛吟完“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後面就能屠城,前面剛光腳迎許攸打完袁紹又把人家殺了,前面剛吟完周公吐輔 天下歸心,後腳又把來獻西川的張松趕走了,自己因長得醜而自卑卻還嫌比他醜的,前面剛說荀彧是他的張良,後面又把人家逼死了

    而且曹操幾乎把各類人都得罪光了:打壓士族,士族不喜歡他,屠城,老百姓不喜歡他,殺文人名士,文人不喜歡他(文人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專權欺凌皇室,皇族不喜歡他(光這一條就註定了後世皇帝(除曹魏)不可能正面宣傳他),長得醜還愛亂搞男女關係,女人不喜歡他,殺神醫華佗全天下人都不喜歡他!

  • 2 # 不得不0不得不

    並非是電視上定義了曹劉的形象。而是羅貫中定義了兩者的形象。

    從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到戲曲中的老生和白臉,再到電視劇中的《三國演義》,曹劉的形象一遍遍一正一邪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那我就說一說,為什麼羅貫中將兩者如此定義吧。

    首先《三國演義》是明清小說的典型代表之一。明清小說是商品經濟下市民文學興起的產物。所謂今日的大雅在當時是絕對的大俗文化。問了適應當時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之民間對於此二者千百年的民間流傳,為羅貫中的創作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方向。這麼說羅貫中選擇劉備為正,曹操為反,也可以說是民間的要求與需要。

    民間為什麼有如此需要呢?按照中國歷史千百年的儒家正統觀念來講,劉備是漢室宗親,漢朝的爛攤子理應有劉備要去力挽狂瀾,而曹操作為臣子,挾持天子,後人又篡漢自立實在是不光彩的事。評說起來,自然大家無形中自然的選擇了劉備。也就是這樣奠定了劉備為正,曹操為反的人設。

  • 3 # 歷史春秋網

    因為劉備所處的時代還是漢朝,漢朝才是整個中原大地的唯一的合法政府。不是電視劇上所塑造了劉備的形象,《三國演義》的原著裡面,劉備已經變成了一種正面的形象。自己的朝廷赴湯蹈火當然是英雄,滅掉了曾經自己所服務過的政府無論外表怎麼光鮮都只能被稱作為漢式的奸臣。曹操從挾天子以令諸侯始就已經走上了,有可能被別人唾棄的不歸路。對於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來說,劉備並不是一個發展最好的政權,劉備本身就是一個弱勢群體,對弱勢群體的關照,本來弱勢群體,由弱小變得強大,會使得整個故事顯得更加傳奇更具戲曲效果。

    再加上劉備建立蜀政權以來,一直存在著政權相對較弱的情況,不得以在屬地他只能實行仁政。當然,比起以軍治天下曹操來說男的更加軟弱,更加親民,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劉備的出場方式,是一個落破的賣草鞋的皇室後裔,而曹操一開始就是一個官卷穩定的軍官角色。讓一個賣草鞋的可能一國之君主這樣的身份落差使得小說本身的可讀性也上了一個檔次。《三國演義》小說開頭的桃園三結義,是被後人所著稱的著名場景之一。由此可見,在《三國演義》的儀式,就把劉備設計成一個光明的偉岸的君主形象。而曹操因為耍弄權術,爾虞我詐,儘管最後可以一統天下,但是由於前面的行為已經把曹士的人品給敗光。從一個帝王治軍治國的角度來看,曹操有手段有抱負也不是一種奸佞的形象,但比起劉備來,說他不得不扮黑臉。

  • 4 # 四十五度說

    正統思想

    皇帝權利的交接有三種方式:世襲,禪讓,篡權。前兩種方式普遍被大眾所認可,而後面一種方式基本上被深受儒家正統思想影響的文人唾棄。電視劇都是源自小說或者故事改編,小說中將劉備樹立成一個正面形象,將曹操樹立成陰險狡詐的形象,所以電視劇也是跟著小說套路走的。其中對三國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當屬三國演義,羅貫中就是那種受正統思想影響的文人。既然是小說就不用按照嚴謹的事實來描述,每一部小說都體現了作者的價值觀。作者羅貫中內心對打著振興漢室的劉備,充滿了無限的好感。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十分不屑。

    兩個人都是各自心懷鬼胎,劉備從表面上看是擁護統治階級,要比曹操來得更名正言順一些。《三國演義》有著時代的印記,在和平年代必須弘揚主流價值。褒揚忠君愛國的歷史人物,貶低篡權奪勢的小人,如果不以忠軍愛國思想為基礎,很難被大眾所接受。退一萬步來講,這本書很可能有宣傳反叛朝廷,要挾君主的嫌疑,會被朝廷盯上一不小心扣上一頂大帽,那時候可不是法制社會,憑藉一張嘴顛倒黑白的人大有人在,如果一旦事情鬧大可不是說著玩的很可能項上人頭就不保。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三國演義並沒有把人物的性格定死,還是留下了一些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劉備孝悌仁慈對比之下曹操在政治手段上過於鐵血,無論是非成敗評價歷史人物都要從人性的方面來講,曹操在這方面很明顯不如劉備。

  • 5 # 老薑聰蒜

    在三國時期,劉備的形象確實比曹操要光輝一些,說曹操陰險狡詐是對的,從《三國演義》到《三國志》,都有描述。

    曹操最無恥的手段是泡妞,每次戰鬥結束,只要贏了,他就把對方的老婆,女孩子佔為己有,說句不好聽的,就是無色不歡,像農村養的此處省略。征服張繡,夜裡到處打聽哪有女人,結果泡上張繡的嫂子,送了兒子的命。如果曹操生在現代。哪怕他是國民老公,早己背上插了幾把短刀,結局比西門慶慘!

    曹操對武將,智商比他低的人,十分重用。從不殺任何武將。但對文將謀士,心眼比他聰明的,他弄死了不少。禰衡,孔融,許攸,荀彧,楊修等,只要對自己有微言的,或識破自己詭計的,只有一個字:“殺後厚葬”。以示恩寵。

    當年和陳官一起出逃時,好朋友呂伯奢想殺豬招待他,他卻誤會了,把朋友全家人都殺了。這是一般人下不了手的,你曹操發現危險可以逃啊。後來,又疑心殺了華佗。於是知道自己壞事做多,怕夜裡有人行刺自己。假裝做夢,殺了為他蓋被子的貼身侍衛。從此,誰都知道曹操夢裡殺人,不敢靠近。

    三國志載:曹操攻打徐州時,挖人家祖墳,殺人如麻,當時老百姓避京城戰爭,遷移到東部。結果曹操一來,連殺幾萬人。屍體浮在水上,泗水之水斷流。然後又連屠幾城,慘無人道。這跟劉備離開襄陽逃難,全城百姓跟著走形成鮮明對比。

  • 6 # 唐敏290

    多數認為是因為傳統的正統觀念刻意豎立了劉備的正面形象,外加三國演義的影響,把曹操描述成了一個奸雄。從傳統文化來看京劇中,曹操的臉譜是白色,代表的就是陰險狡詐;而劉備是老生,素面不化妝的。不過隨著現在歷史題材類的影視文學作品越來越多,以曹操或以曹魏為第一視角的作品不斷增加。亂世紛爭,群雄鼎力,沒有對錯,只有輸贏。有才的人自然有才,無德的人總歸無德,歷史自有公論。

  • 7 # 多啦A夢大世界

    首先要認識到,曹操是當時的一位軍事家,兵者,詭道也。作戰求的是戰爭的勝利,陰謀論者得天下,比如楚漢相爭的霸王。所以,曹操的謀略是很多的,相應的覺得他會狡詐一些。

    而且還有一件事,曾經三國中說到的曹操投宿故友呂伯奢家,當時的曹操被董卓緝拿,疑心重,總覺的別人會害他,不小心錯殺了,當時說的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但是羅貫中為了文學的效果,於是在三國演義中,寫下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了。

    還有就是曹操狠,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許攸獻計,幫曹操打贏了大戰,之後許攸一直提是他幫曹操打贏的戰爭,是他幫曹操得來的江山,就是我們現在的一直嘮叨嘮叨,曹操忍無可忍,就下令殺了他。

    至於劉備,劉皇叔,是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子劉貞,在黃巾之亂爆發後,以前漢的遺孤作為正統來統領一軍,正好當時民眾處於戰亂時代,民間形象被無限放大。又正好三顧茅廬,對部下如手足,一副君子的模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有吃蟲子的植物嗎?是什麼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