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ydsln

    今天是植樹節,我們讀一首關於植樹的詩。作者是清代的楊昌濬,也就是晚清轟動全國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主審,他也因此背上了罵名。但是,在協助左宗棠收復新疆,鞏固閩臺海防,殲滅海盜等方面居功至偉,勞績卓著。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詩人,比較有名的詩還有“尋芳溪水曲,犬吠桃花陰。神龍在何處,洞口雲霧深”,“手植垂楊三萬株,春來新綠滿西湖。他年若過雙堤路,漫道棠陰繼白蘇”等。

    由“手植垂楊三萬株”可知,楊昌濬本身就是一個熱愛種樹的人,那麼他對同樣為祖國的綠化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上司左宗棠,也是十分崇敬,今天的詩《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即與此相關。

    恭誦左公西行甘棠

    大(一作“上”)將籌邊尚未還,

    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

    引得春風渡玉關。

    ——楊昌濬

    解析

    “左公”即左宗棠,他慧眼識才,多次提拔重用楊昌濬,楊昌濬自是感恩戴德,故寫詩承頌左公的美政,此所謂“甘棠”。

    “西行”即指1869年,左宗棠率湘軍西征,一路上,他看到隴地“土地荒廢”,處處“黃沙白骨”,不似人間光景,便號召湘軍沿途植樹,當“湖湘子弟滿天山”的時候,原本貧瘠的土地上已生出了一條綠色長廊,這就是為人們所稱的“左公柳”。據記載,此長廊自涇州至玉門,連綿數千裡,綠如帷幄,正是“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最後兩句反用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之意,巧妙地稱頌了左公的德政,滿懷景仰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離婚受到最大傷害的是孩子?而且越小的孩子受傷害越大?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