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中華匠心

    傳統文化和美德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加強中華優良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傳統文化和美德對於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時代,傳統文化和美德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讓優秀傳統文化美德走進生活。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髮展程序中積澱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凝聚中華民族的強大精神紐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而要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蓬勃生機、展現獨特魅力、實現創新發展,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走進生活。。

    適合幼兒的經典性文化讀物,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還有一些簡單的唐詩。不要以為孩子朗誦起來很枯燥,恰恰相反孩子們對這些朗朗上口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在朗誦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讀音準確的語音,抑揚頓挫地去描述,童用、去想象在頭腦中產生的形象。。中國傳統文學教育是中國的優良傳統。‘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回吟’說明作品摸式的儲存和審美經驗的積累,對審美創作的重要性,早就被廣泛認可……今天我們仍然應該繼承,讓幼兒多一些祖國優美語言藝術的積澱,這對促進口語的發展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對促進左右腦功能的協調發展都極為有益

    第二,利用傳統的節日讓孩子們學會感恩。

    我們都知道幼兒園、家庭、社群是幼兒發展中影響最大、最直接的環境。而家庭、幼兒園對幼兒的成長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幼兒教育必須從幼兒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中所經歷的活動、承擔的角色以及建立的人際關係出發,協調相關力量,共同促進幼兒的發展。我們充分發揮家長幼兒園的宣傳力度,透過家長會、家園聯絡園地、宣傳欄、調查問卷、育兒知識問卷、園刊等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主要教育內容,即民俗節日教育內容,如:中國的傳統節日具體有哪些,在每個節日裡我們希望讓孩子瞭解一些什麼內容,家長又可以在節日前後對幼兒做些什麼、說些什麼等等。

    比如:在中秋節的時候我們請來了孩子的家長,在老師的帶動下孩子和家長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節。雖然孩子們的年齡小但是透過這樣的親子活動讓孩子明白中秋節的意義,就是要家人團員。透過唱一唱、跳一跳、嘗一嘗的活動讓孩子們明白整個中秋節的過程。同時,在家園欄裡我們張貼出孩子在家裡過節的情景。讓孩子在生活中去感受節日的氣氛。同時透過這些節日讓孩子學會關愛親人,學會感恩。

    第三,利用傳統的遊戲給孩子帶來了快樂。

    在過去,沒有電腦、沒有遊戲機的時候,人們只能從身邊尋找一些遊戲的工具,泥巴、石子、繩子成了孩子們遊戲的中心。於是,便有了跳樓梯、滾鐵環、翻花繩等簡單、實用的遊戲。隨著網路遊戲等新奇玩意的出現,這些民間的傳統遊戲漸漸被冷落了,只有那些年長者,才對它們記憶深刻。為了激起孩子對傳統遊戲的興趣,我們幼兒園每次舉行親子運動會的時候,都會設立幾項傳統的遊戲。比如:鬥雞、拔河等。家長們在快樂的遊戲中不知不覺的回到了難忘的童年,孩子們在觀看中看到了父母的孩童時代。這讓孩子們更深的瞭解了父母們的成長經歷,激發孩子想參加遊戲的願望。我們幼兒園在晨間活動的時候也會開展一些傳統踢毽、跳格子、扔野鴨子等遊戲,家長們在送孩子入園的時,家長們都忍不住來參加孩子的遊戲,或者指導自己的孩子進行遊戲。

    傳統遊戲的迴歸,不但拉近了我們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還能增強他們的協作精神和進取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強身健體。比如:大班組織孩子玩跳繩的時候,透過規則孩子們知道要堅持跳才能讓自己繼續遊戲,如果有人違反的規則,自己就可以再跳一次來“救”他。每次獲得成功時孩子們都會歡呼擁抱。

    傳統的遊戲不僅僅只限於在幼兒園開展,我們同樣可以透過家園欄或者網頁指導什麼樣的年齡段可以開展什麼傳統遊戲。比如:在中班的年齡段我們可以在家開展跳繩、踢毽、跳格子的活動。

  • 2 # 紅仁兒媽媽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多,做為每一個華人都應該學習,繼承和發揚。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傳統文化的教育更應從娃娃抓起。

    一、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從古詩文誦讀開始。

    古詩文是中國的文化瑰寶,五言、七言絕句誦讀起來朗朗上口。很適合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如:《靜夜思》、《春曉》、《詠鵝》等都深受小朋友喜愛。老師們還把古詩詞編成了舞蹈,在舞臺上進行展示。

    把《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等經典誦讀,融入日常教育中來。如餐前可集體背誦一段《弟子規》。

    二、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從幼兒園環境創設開始

    每個學期都要進行環境創設,可以把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其中。如傳統的京劇臉譜、傳統的畫扇面、傳統的花紙傘、傳統的剪紙等。我們的走廊上還做了二十四節氣的掛件;孩子們畫的各種青花瓷瓶;孩子們的國畫作品等。

    三、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從中國傳統節日開始

    近年來,幼兒園更加重視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教育。如端午節的家長開放日,孩子和家長一起包粽子,講端午節的由來,說一下當天還有哪些習俗,如賽龍舟、掛艾草、編彩繩等。如中秋節的家長開放日,孩子和家長一起做月餅,講由來和習俗等。如九九重陽節,幼兒園大班為社群的老人帶來精彩的演出。以孝親敬老為主題,融合了茶藝表演、古詩文等傳統內容。

    四、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

    幼兒園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首先中國是禮儀之邦。幼兒園從幼兒見面之禮、待人接物、儀容儀表,三方面進行禮儀教育。其次,在中大班開展成語故事大會。講成語故事,把故事畫成圖畫,上牆展示。第三,開展傳統遊戲。如滾鐵環、跳繩、踢毯子等。

    總之,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種類繁多,只要留心,時時刻刻都可以將傳統教育融入其中。

  • 3 # 一點學堂

    幼兒園傳統文化有:

    傳統節日由來及其意義,中國文化的傳承,中國禮儀文化等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體到點上的話,可以有經典誦讀、禮儀文化、尊老敬老、傳統藝術這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決賽首場比賽結束後,追夢與場外球迷德雷克互噴垃圾話,他會被追加處罰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