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糧油幫

    做營銷之前,想好一件事:要口碑還是要利潤!

    1、要口碑:這是設立長遠目標,讓每一位來農業園的使用者,都得到非常好的體驗,然後自發的分享和宣傳,形成品牌影響力,然後透過品牌來拉動銷售;

    2、要利潤:這是設立短期目標,讓每一位來賓都能在農業園消費,以生態自然為賣點,加高利潤率過去短期利潤。

    這兩種目標的設定,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農業園本身的差異化很小,如果把目標設定的太長遠,可能還沒有發展起來,就已經被市場強制淘汰了。

    農業園的銷售問題,看似是一個銷售層面的戰術問題,實在是一個差異化定位方面的戰略問題。如果沒有差異化沒有核心競爭力,銷售的手段解決不了做大的問題。

    如何解決差異化問題?做強農產品銷售?建議:

    1、清晰目標群體:農業園主流消費群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親子游,以老人為單位的休閒遊,以企業為單位的會議遊,針對不同群體,細化服務專案,找準自身定位;

    2、針對目標使用者,拿出解決方案:親子游重點在於知識性和知識點,老人遊在於健康和體驗,企業遊在於會議和休閒,重點不同產品組合不同;

    3、突出服務營造口碑:旅遊產業的核心是服務,口碑是服務質量的晴雨表,口碑可以火爆一個產業也可以摧毀一個產業,網際網路傳播太快,所以口碑不好很致命!

    綜上所述:建議站在更高的角度,先把目標使用者確定清楚,然後根據目標使用者的特點確定產品組合,最後根據長短期目標,圍繞建立口碑效應設定利潤率,從而達到銷售目標和利潤的最大化。

  • 2 # 富農達人

    這幾年農業的多樣性,休閒農業,現代農業,設施農業,迴圈農業都是傳統農業的升級,國家也加大扶持休閒農業,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突破單一農產品的銷售方式,但好多企業在運作的時候,沒有把真正的產品作為重點開發,例如:我們公司是光伏+農業的形式發展,農業全部是設施農業,全部建設的農業大棚,並且有玻璃智慧溫室,全是按照旅遊景點的形式建設,真正的產品沒有,只有講故事的產品,其實花那麼多的資金,建設那麼多的大棚,沒有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雖然說旅遊+農業的形式,增加了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但最主要還的產品質量的優質,在說現在公司自己種植大棚,想透過單一種植收回建設成本很難,在說種植回款週期長,不如補貼回款成本快,所以產品沒有很好的開發。其實休閒農業不管在產品的曝光率上的突破,還是在加工體驗上運用,還是在現場參與的過程中,都比傳統農業農產品的價值有所提升,也是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物流業的發展,使農產品更直接的到達消費者的手中,就好比現在自媒體的出現,在三農領域裡農產品的銷售,都比線下銷售額大,現在網際網路+農業的方式,都會對農業行業的帶動起到很大的作用。這是我的意見,希望可以共享!

  • 3 # 起點農業

    既然咱們選擇做休閒農業園。肯定是涉及農產品銷售。

    整個休閒農業園區規劃,我是這樣推薦一個這樣三方面的規劃。採摘園區、休閒餐飲和親子游戲園。

    第一部分 採摘園區規劃有兩種。

    1、普通大田種植和採摘。就種植來說可以做一部分園區的種植,另一部可以叫客戶自己認領地,自己種植。這個現在很流行。也可以和教育機構合作。採摘現在是市場的一個趨勢。(冬季不行)

    2、溫室大棚內的冬季採摘。應季和反季節都是可以種,還有就是一些南方水果、臺灣水果都可以引進,高階採摘,現在市場緊俏,看誰搶佔先機。

    第二部分 休閒餐飲

    這個就不多說,簡單點說就是吃飯和休閒場所。一般園區建設都在郊外,吃飯就是問題。建議做成特色菜餚。

    第三部分 親子游樂園(散客和教育培訓機構)

    1、現在去這個採摘園,基本都是家庭為主。週末假期帶孩子孩子玩,採摘,吃飽了,不就是該玩了嗎,這個時候這還有可以玩的親子游戲,更能放鬆工作帶來的壓力。

    2、親子游戲園區和教育培訓機構合作,能夠有長期合作的,營業額滿滿。客源穩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4V汽車發電機怎麼測試發電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