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異域邊緣

    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實權派統治者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即使看到了國家各方面的很多問題,也願意為此做出一些妥協與改變,於是就產生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很多都是社會低層級的革新,要想繼續發展必須對高層進行變革,這也就有了戊戌變法。不過清王朝的實際統治者只想維護固有的統治,對於觸動自己統治利益的一切舉動都會進行毀滅性打擊,這就註定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是無法成功的。

    洋務運動為清王朝帶來了西方的現代化,極大的促進了清朝的發展。當時世界上擁有的很多先進東西都陸續進入中國,電燈、電報、鐵路、火車等以及西式的學堂、報刊等,最重要的是有了西方軍備武裝起來的近代軍隊,雖然管理訓練水平低下,但是起碼使清朝統治者知道了什麼是現代化的軍隊。

    清朝的頑固派對於洋務運動的阻撓基本上使失敗的,如果阻撓成功也就不會有一系列的現代化成就。不過這些頑固派對清朝統治階層進行改革的阻撓卻取得了成功,戊戌變法的失敗就是這般子頑固派的功勞。

    戊戌變法就是洋務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洋務運動的發展導致了清朝的上層建築直接成了洋務運動發展的障礙,為了能夠進一步的使洋務運動發展壯大,一些有識之士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該運動得到了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光緒皇帝的支援,但是卻直接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實權派(頑固派)的根本利益,這樣戊戌變法必然會受到實權派的堅決打擊。

    在實權派的無情打擊下戊戌變法失敗了,光緒被囚,戊戌六君子血染刑場。究其原因還是權利鬥爭的必然結果,維新派要奪取實權派的權利,這就是革命。革命鬥爭必定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對於弱小的維新派來說失敗也是一種必然。

  • 2 # TT小張談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裡提到一個關鍵,就是怎麼衡量失敗。就比如很多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問題是,我連大清的政權都奪了,政府都給我換了,這都叫失敗,什麼叫成功?

    這裡可以分開說,比如洋務運動。從歷史上來說,如果戊戌變法確實存在的話,洋務運動很難說是存在的。因為它不是一場有組織的,有明確目標的運動。說白了,就是認識到西洋人“船堅炮利”,然後建幾個廠子學一下而已。就比如聽說北美研究出一個新品種的玉米,那我們就引進過來種種嘛。成功了當然好,失敗了也無傷大雅。當然,洋務運動那些廠未必就這麼輕巧,何況還包括北洋海軍。但確實是這麼一種運動。目的是就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

    之所以說失敗了,是因為甲午戰爭戰敗了,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按照一個邏輯來說,就是你洋務搞了幾十年,被日本一個小國打敗了,能不失敗嗎?

    但問題不是這麼看的,這就提到你說的成果的廢除和擱置。首先,廠還在那裡,技術進步也還在,又沒有一朝回到解放前,憑什麼說失敗?其次,打不過日本能說明失敗嗎?更多不過說明,我們發展的沒日本發展的快而已。但問題就在於,是我們太失敗,還是日本太成功了。

    實話說,日本這種維新幾十年打敗先打敗中國,又打敗俄國,二戰甚至挑釁美國,二戰後發展也非常迅速,工業實力全球領先的國家,簡直和開掛一樣。全世界那麼多國家,也就一個日本而已。給自己定一個高目標是好的,但是你不能說,我拿不了年級第一,就是學習差吧。

    換句話說,失敗成功其實是比較帶有價值色彩的評價,全看你對他的期待是什麼。很多時候不是看成功失敗,而是看做成了什麼。

    戊戌變法又是另一回事,因為作為一個政治事件的戊戌變法,確實有一個週期,有一個衰亡的過程。也可以叫做失敗,如果康梁下臺算失敗的話。

    具體的實踐來說,康梁太坑,本身得位不正。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們是得到皇帝的一力支援上去的,但是未必取得多數人的同意。過去很容易把維新和守舊對立起來。實際上不是這樣,很多維新派當時也很不喜歡康有為。比如湖南的那些人。

    為什麼呢?一個是維新和康有為的區別。維新派之所以維新,有兩點要把握:第一,國家要變。第二,國家不能亡。也就是說,維新是為了更好。所以從維新角度來說,大家認可的是中體西用。就是還要以中學為根本的。

    這點很多人不反對,因為甲午都敗了,國家要變已經成為一個共識。甚至像湖南新政、天津新政已經開始了。但是呢,康有為有問題。維新大家不反對,但是怎麼維新,這是個問題。康有為直接來句孔子“託古改制”,直接來個“新學偽經考”。等於一下子把人家幾千年讀的聖賢書,聖賢道理否定了。

    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我辛辛苦苦維新,不就是為了保住這點聖賢道統不滅嗎?結果你現在竟然要滅了我們,不能忍。

    另一點就是,康有為他們太智障。慈禧本身也並不是那麼否認維新,她不默許,光緒怎麼能搞起來。問題在於,康有為他們竟然要刺殺慈禧。要知道,這就類似於,慈禧是董事長,有股份。光緒是總經理。總經理用你,董事長肯定是不反對的。結果你竟然要刺殺董事長,你這不是反了嗎?哪有你這麼幹事的。你一個維新黨又不是革命黨,都要把董事長砍了,你還叫維新?

    還有就是沒有實政經驗,這個又和改革效果是一體的。湖南新政,天津新政都是有經驗的地方大員入手,一步一步進行,期待幾年出效果。康梁改革,沒有主政經驗,維新一百天,幾乎一天一條新律令。很多東西不是說不好,問題你不能一天一條吧。

    更別說清代這種慢節奏社會,通個信慢點都十天半個月的。想象一下地方官接到命令的心情,真是嗶了狗了,一天一個,開始可能還實行,到後面誰管你,都是坐看局勢發展。這種情況,基本上表示這些政策的效果也就是個紙面效果而已。

    而且很不好的影響是,慈禧心裡不爽,才不管你康梁不康梁,把湖南天津搞新政的人也弄下去了。然後不用維新人士,就用守舊派,然後聽他們餿主意用拳匪把人洋人教堂燒了。最後被八國聯軍侵華,挨個砍死,不得不重新啟用維新派。可以說兩敗俱傷。

    但是從總的趨勢來說,維新是晚清不得不走的一個必然方向,慈禧幹不幹,民間反正都蓬勃發展起來了。已經成了大勢阻擋不了,有時候意義未必是需要做成什麼事。只要曾經有一些提倡維新的人,站在過那個舞臺上,對人心就是無與倫比的衝擊。

    所以,明明98年戊戌變法還被所謂守舊派攻擊,沒幾個人瞭解西方。僅僅八年後,到了06年,竟然一下把科舉廢了,還搞清末新政,開始預備立憲了。這個程序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不信你看看08年和現在的中國有多大變化?這可已經十年了。當時的進展簡直可以說瞬息萬變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屁孩日記簡介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