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凱強21
-
2 # 使用者9669125208678
周公,名旦,姬姓,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之弟。因為他是成王之叔,故稱叔旦;他的采邑在周(今陝西岐山),又稱他為周公;滅商後被封於魯之曲阜(今山東曲阜),史書文稱他為魯公。文王在世時,他為人孝順、仁厚、篤實,在兄弟中是出類拔萃的。以後武王繼承父親的遺業,以姜太公望(呂尚)為師,出兵討伐紂王,許多重大的決策都出自周公。
武王東進伐紂到達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大會諸侯,周公全力進行輔佐。武王四年(近人根據《國語》、《竹書記年》記載,依公元推算,即公元前1029年),周公從徵到達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商、周兩軍發生大戰,商軍失利倒戈,紂王登鹿臺自焚而死。毛澤東稱這次戰爭的性質是“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別了,司徒雷登》)。
武王滅商以後,周公建議向天下昭告紂的罪狀,釋放因勸諫紂王被囚禁的箕於,封紂的兒子武庚(字祿父)繼續管理商的豪族和遺民,並派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加以監視,史稱“三監”。這樣,周朝的政局才初步穩定下來。武王罷兵西歸回到鎬京,不久便得了重病。他想傳位給周公,周公堅決不接受。
武王病逝後,由兒子誦繼位,這就是周成王。當時成王年幼,周公便以冢宰(宰相)身份攝政,處理軍國大事。管叔、蔡叔由於嫉妒便到處散佈謠言,說周公將謀害成王。周公向太公望、召公爽表明心跡,說明自己攝政是防天下背叛周朝,並非個人要奪權,取得了大臣們的信任與支援。他讓長子伯禽代他到曲阜就封,自己留守鎬京。
伯禽臨行,他教誡說:“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子之魯,慎無以國驕人。”(《史記·周魯公世家》)由此可見周公善待賢者的一片衷情。
管叔、蔡叔的中傷沒有得逞,便聯合霍叔、武庚,發動了叛亂。淮夷、徐戎、奄、蒲姑等邦國起來響應,叛亂在黃河南北迅速蔓延,周王朝面臨嚴重危機。為了保衛文王、武王開創的事業,周公釋出《大誥》,決心平定叛亂。他率師東征,在太公望、召公爽的協助下,經過兩年的時間將叛亂平定。武庚被誅殺,管叔自殺身亡,蔡叔、霍叔被流放。到這時周王朝的政局才真正穩定下來。西起今甘肅東部、東至山東、北至河北、南至江漢流域的廣大地區,成為周朝的領土。
平定以武庚部眾為主力的叛亂以後,周公乘勢進行改革,從制度建設方面著手,鞏固和完善周王朝的統治。首先是“封邦建國”,以諸侯國作為王室的屏藩。“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荀子·儒效》)。當時分封主要的姬姓國有管、蔡、霍、衛、成阝、魯、毛、蚺、郜、雍、曹、滕、畢、原、酆、郇、邗、晉、韓、凡、蔣、邢、茅、胙、燕、吳、東虢、西虢等。武王弟康叔封於衛(今河南淇縣),領“殷民七族”,唐叔封於晉(今山西翼城),伯禽封於魯(今山東曲阜),領“殷民六族”。
總之,“周之子孫,苟不狂惑者,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荀子·君道》)。周公除大封姬姓宗室外,又封紂王異母兄微子啟於宋(今河南商丘),封太公望於莒丘(今山東臨淄),封召公爽之子於燕(今北京附近)。同時又封神農、黃帝、堯、舜、禹的後代。周公大封姬姓宗室和功臣於東西南北各地,以拱衛王室,形成周王朝的一統天下
回覆列表
周文王姬昌(約前1152年―約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陝西岐山縣)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孫,季歷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稱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