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落葉小燕
-
2 # 田雪吃出漂亮
目前精製食鹽中新增的抗結劑大多是亞鐵氰化鉀和亞鐵氰化鈉,很多人聽到“氰化鉀”三個字,直接就聯想到了劇毒,而且氰化物也被認為的有毒的象徵,所以擔心這樣的鹽不安全。
但事實上,我們完全不用擔心。既然它已經被廣泛用在食鹽中了,就必然經過嚴密的毒理學試驗,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癌等各種各樣的毒性實驗。更何況是鹽這樣必不可少的調味品,更是會謹慎對待,一定要在完全確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才能夠使用。
亞鐵氰化鉀中的氰與亞鐵離子緊密結合,在動物體內不會分解產生有毒物質。國際食品新增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給亞鐵氰化鉀設定的安全上限為每千克體重0.025毫克。咱們的國家標準《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新增劑使用標準》規定,亞鐵氰化鉀在食鹽中的最大使用量為每千克0.01g(10毫克)。
咱們來做個算術題,用資料證明它有多安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人每天攝入不超過6g鹽,這樣算下來,每天吃進去的亞鐵氰化鉀為0.06毫克。如果是一個體重為50公斤的身材偏瘦的女子,每天允許攝入的安全上限為1.25(0.025*50)毫克,所以是真的很安全。如果有人說,我口味重,鹽吃得多,那我們看看同樣攝入1.25毫克的亞鐵氰化鉀,需要吃125g鹽,這怕是得齁死。關鍵是吃鹽太多沒有因為亞鐵氰化鉀引起健康問題,反而是高血壓可能找上門了。還有人擔心這麼算著沒問題,可鹽是要放在高溫的飯菜中的,它能經受考驗,不在高溫下分解產生有害物質嗎?還別說,這樣的擔心真的有道理。
這種物質確實會受熱分解,只不過這個分解溫度太高了,要達到400℃。這樣的溫度別說是油會著火,飯菜會糊,怕是鍋也得化了。
我們日常的烹飪,即便是溫度最高的油炸也不會超過300℃。更何況鹽又不是放在油裡炸,跟飯菜一混合估計也就還不到100℃,安全的很嘞!
假如這一通分析下來,你還覺得不安全,那沒關係。抗結劑還有其他3種更安全的選擇:檸檬酸鐵銨、二氧化矽和矽酸鈣。安全到什麼程度呢?檸檬酸鐵銨的最大使用量為每千克0.025,二氧化矽為每千克20g(你沒看錯,就是這麼多),矽酸鈣沒有最高限量,允許企業按照生產要求適量使用。只不過它們比較貴,所以企業大多會選擇好用又便宜的亞鐵氰化鈉和亞鐵氰化鉀。
如果還是覺得不安全,那就選擇不新增抗結劑的鹽嘍,自己吃得舒服和安心最重要。
最後提醒大家,飯菜無言不香,人體無鈉不行,但是過猶不及,每天不超過6g鹽有益健康。
我是生活教練田雪,正在推廣“好好吃飯”的理念,用最簡單的211飲食法輕鬆搞定營養三餐。
-
3 # 消費者報道
談到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為什麼要加抗結劑”和“加的是什麼抗結劑”。
因為鹽很容易“吸水”,由鬆散的顆粒狀態變為硬塊,不僅不利於運輸和儲存,賣相還不好看,所以在很早之前,人們便開始往鹽裡新增抗結劑。
抗結劑有很多種,如矽鹽、脂肪酸鹽、硬脂酸鹽、微晶纖維素等。其中,亞鐵氰化鉀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抗結效果明顯。所以,目前中國在食用鹽中主要使用亞鐵氰化鉀作為抗結劑,最大使用量為10 mg/kg。它的作用是氯化鈉在受外界環境影響而重結晶時,能改變氯化鈉的結晶粒度分佈,使晶粒間不形成“交聯”,從而防止食鹽中的氯化鈉在貯存過程中結塊。
接著,我們要了解“抗結劑是不是有毒物質”。
要指出的是,抗結劑亞鐵氰化鉀與氰化物並不是同一類化學物質,但不得不承認,在400℃以上的高溫,含有亞鐵氰化鉀的鹽可以分解出劇毒物質氰化鉀。但人們日常烹調溫度通常低於340℃,因此在烹調溫度下亞鐵氰化鉀分解的可能性極小。
400℃高溫是什麼概念呢?植物油沸點在200℃以上;花生油、豬油和菜籽油沸點則在300℃以上;一般情況下,食用油在150℃左右就開始冒煙。而不粘鍋在200℃以上時,其塗層就會發生化學反應,有電視臺做過實驗,用三四百度的烈火去烤鍋的表面,不用30秒,不粘鍋穿了個洞。
進一步,假如食鹽當中的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真的煎炒油炸高溫中分解了,我們此時就要了解“量的問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糧農組織專家委員會的評估資料,亞鐵氰化鉀的終生安全劑量是0.025mg/kg,成年人至少每天要攝入1.5mg的亞鐵氰化鉀才能造成健康危害。如果按照國標推算,相當於每天要吃3兩(150g)左右的食鹽,而正常人一天的食鹽量達到20g就已經非常鹹了。
那麼選購時,購買外國的鹽會不會更靠譜?
而外國鹽的“亞鐵氰化物”並不見得就低於中國產鹽。亞鐵氰化鉀在國外也是主要用作抗結劑。歐盟、日本均可以用亞鐵氰化鉀/鈉/鈣,限量值為20mg/kg,比中國10mg/kg的限制要寬鬆,美國可以用亞鐵氰化鈉,限量和中國一樣。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
就目前科學界已有的資訊和食品安全標準來看,食鹽中的亞鐵氰化鉀應該是不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的。
但假如消費者還是不放心,那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嘗試購買帶有綠色標識的綠色食品食用鹽。《綠色食品食用鹽》標準中規定,綠色鹽產品不得檢出亞鐵氰化鉀。不過,大部分綠色食鹽也含有抗結劑, 目前國內多數製鹽廠家多選擇檸檬酸鐵銨作為綠色食品食用鹽的抗結劑。通俗來講,不加亞鐵氰化鉀,替換了另外一種抗結劑。
另外,從飲食健康的角度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般人群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5g。《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倡一般人群每人每日食鹽量應少於6g。
值得一提的是,燒菜時最後新增鹽,一來可免去高溫烹製是否會分解氰化鉀的顧慮,二來還能更好地保留加碘鹽中的碘物質。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家庭用食鹽是容易結塊,尤其是夏季。但是添加了抗結劑的食鹽,我個人認為不太安全。它既然有一定作用,裡面成分必定化學成分較多,尤其家裡老人孩子抵抗力低下時,因為食用了此東西。說不定會影響身體,到時後悔也晚了。那就買少些,長期食用多跑幾趟超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