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磁鐵石引玉
-
2 # 峽谷影視
有很大可能
《三體》等多部科幻小說、《星際迷航》、《星球大戰》、《分歧者》系列等諸多世界知名的科幻電影中都出現過太空戰艦的身影。
重型戰艦的體積大、防禦能力強,能以充分的火力掩護小型戰艦對敵方的戰術運用。當然,重型戰艦也有缺點,那就是製造、訓練、設計、理論框架的建立等等都需要很多費用、資源、時間、人才力量等等,個別情況下哪怕是損失一艘,都會“一棋不慎,滿盤皆輸”。
儘管重型戰艦有這麼一會影響戰爭全域性的缺點,但畢竟即使世界上的某一個小角落出現了再高超的高手也早晚會遇到自己的剋星,所以它們不能獨當一面、獨自成功圓滿地保衛一個國家,所以它們也需要大批軍隊尤其是輜重部隊,還包括重型戰艦的有力支援。
回想一下三體艦隊中的“水滴”(三體的先頭部隊探測器),即使其體積比地球艦隊的兩千艘戰艦中的每一艘都要小得多,但這些“先頭部隊”還是僅僅靠小小的寥寥幾顆“水滴”摧毀了全部兩千艘戰艦。這證明小型化也是戰爭優勢的一個要點。
但再看看《銀河護衛隊》裡新星的戰機整整齊齊地組成了一張網,阻擋了克里大型戰艦相當一段時間。說明即使不派幾名技術高超的飛行員駕駛小型戰機直接摧毀大型戰艦的發動機使其墜毀、轉而代替讓一個體積與敵方大型戰艦同樣大的戰術武器(應該也可以是戰艦)與敵方戰艦對攻,要勝利,還是有可能的。
也許,哪怕我們不是《三體》裡面的宇宙大神級文明歸零者,只要我們合理地斟酌我們與“鄰居”(比如三體行星)之間下的每一盤棋中的每一步,合理運用從微型細胞機器人一直到巨型戰艦、空間站等各種武器的戰術、戰略,將每一種武器都獨有的特性與我們設計、使用它的思維靈活運用,我們想要在宇宙這片“黑暗森林”中生存下去,還是有希望的。
-
3 # 雖然不是同一時間但是
幾乎沒有可能,首先太空梭都很難了再說製造星際戰艦首先需要發達的航天技術,也就是說你這個航天器最起碼得飛到外太空去。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在軌執行的航天器就是國際空間站它的重量達到了400多噸,但也只能容納多名宇航員長期駐留,也只是環繞著地球飛行,這和幻想中的宇宙戰艦相差十萬八千里。
還有一點很關鍵的,就是宇宙空間航行,現在最快的人造飛行器是歐洲航天發射的環繞太陽執行的航天器,它的執行速度為每秒70多公里,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星系至少也有幾光年,我們最快的航天器速度也才光速的幾千分之一,這樣的速度怎麼可能去實現穿越星際,更別提去“地球2.0”移民了。
以人類現有的航天技術遠遠達不到這個目標。你所說的星際戰艦至少也得讓人類在有生之年找到能夠暫時歇歇腳的地方。
-
4 # 多維觀世界
這個只能說目前不能,未來新技術的發展誰也難以預料,當然有實現的可能。
首先所謂星際航行,指的是恆星際航行,即從一個恆星系到另外一個恆星系。以在太陽系的我們來說,至少要到距離最近的比鄰星系(就是傳說中的三體星系,半人馬阿爾法星系),距離四點二光年。一個恆星系內部的行星際航行,比如從地球到火星,很快就能實現。這距離只有區區幾億公里,和恆星系之間的幾個光年幾十萬億公里,差著十萬倍!就是在一個村子裡串門,和到月球上去的差距。
恆星際航行最大難點還不是距離,因為距離可以用速度各時間來克服,提高速度就可以,或者延長時間也能辦到。而是恆星際之間空曠的地帶,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作為中轉站。即使有中轉站也不能停靠,因為航天器如果中間停靠,需要將好不容易加起來的速度降到零,再從零開始加速。這一減速一加速,都是要耗費燃料的。中轉站新增的燃料還不夠加減速的。
航天器在太空中航行不是一般理解的只要將速度加上去了,靠慣性航行就可以了。太空中沒有空氣,沒有摩擦力阻擋。但是太空中有很多微小粒子塵埃,微小的撞擊持續久了就會減弱航天器的速度。太空中還有很多天體碎塊,一不小心就會撞上或者被捕獲。航天器需要經常調整航向來躲避障礙,這也需要消耗能源。還有一點,就是來自太陽的引力。雖然航天器距離太陽越來越遠,但太陽的引力還是始終起作用的,雖然這引力越來越小。這就使得航天器飛行速度越來越慢,需要不斷加速以保持原有速度。
所有的物資燃料等都必須出發時攜帶,這就增加了航天器的載荷。質量的增加就需要更大的推力才能達到需要的速度,更大的推力又需要更多的燃料儲備。這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死迴圈,除非有更輕便更高效的燃料,靠目前的化學燃料是辦不到的。未來可預測的能源是可控核聚變,這是比化學燃料更高效更輕便的燃料。但是對於恆星際航行還是遠遠不夠的。
除了燃料之外,太空航行還需要一樣東西,就是所謂的工質。太空中沒有空氣,不能靠氣壓差來推動前進。只能靠向外噴射物質的反作用力來推動前進。要想不斷加速,就要不斷噴射物質,這些噴射物質稱為工質。工質也需要提前攜帶,時間長久了就是很大的質量。而工質的需要量只和需要增加的速度有關,與燃料種類無關。所以無論化學燃料還是聚變能源,都是一樣無法克服的。
還有一點,就是通訊問題。目前載人的星際航行是不可能的,因為生命支援系統目前還不能做到長期維持,人的壽命也沒有那麼長,冬眠技術還不過關。不載人的話,航天器就必須由地球人類指揮。航天器非得遠的話,一次通訊就要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的時間,這樣是不能夠應付航行中遇到的各種突發事件的。
還有就是電磁波衰減。電磁波的衰減是非常大的,衰減速度和距離平方成正比。地球目前發射的電磁波功率是有限的,經過計算有效距離很難超出一光年。航天器本身較小,發射功率會更小,估計有效距離不超過零點一光年。只有單向接收能力的航天器沒有意義,因為得不到航天器探測的資料,不可能發出正確的指令。所以無人航天器飛行不超過零點一光年就會失去聯絡,隨後的航行中不是撞上什麼,就是被什麼天體捕獲,稱為圍繞其執行的衛星。
當然可以用人工智慧,不用載人,也不用地面指揮。這個目前的人工智慧還沒有這個能力,未來當然有可能實現。
回覆列表
星際戰艦肯定不可能的
首先第一條,宇宙的距離單位是以光年為單位。目前人類的速度在天文尺度類似於細菌的速度。差太多了。
其次,星際戰爭目前人類還理解不了,人類的武器只適用於毀滅自己。在太空中沒有用處。
樓主動畫片看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