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柒葉國學字畫
-
2 # 司馬英才
人性問題,即人的本質問題,較早提出的是孔子。他說:“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孔子在這裡看到了人有“性”“習”之分,人們在性上大體相近,“習”則因後天學習與環境而相差甚遠。至於什麼是人共有的“性”,孔子並未加以具體說明,這個問題就留給了之後的哲學家們。
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孟子之“性善論”與荀子之“性惡論”。人性究竟為善為惡,便成為了一直爭論的問題。
一、孟子性善論
1、源起:
當時社會上的人性學說主要有三種: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輪”、“性可以為善、亦可為不善論”和“有性善有性不善論”。後兩種的意義不大,故孟子主要針對告子“生之謂性”的觀點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食、色這些自然本能和生理欲求不能作為人之為人的本質規定,一切惡劣行為不是有人的材質本性決定的,而只不過是人的情慾在外物的誘惑下無限膨脹的結果,它的出現恰恰表明是人背離了自己的道德本性。《孟子·告子上》中就性善問題給出了很多的論述,此亦體現出孟子性善論的基本思想。
2、論述:
孟子對性善的論述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問題:
⑴只以良心論性。“心”字在孟子人性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孟子一方面把性善輪的心嚴格限定在道德方面、不談認知之心,另一方面又把善心與噁心區分開、不談邪惡之心。這就是說孟子只以良心本心論性善。
“良心”在《孟子》中僅出現一次:“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告子上》8章)從此可見,孟子講仁義之心與良心聯絡在一起,雖用詞有別,然本質未有本質區別。
⑵良心本心人所固有。這就是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宮頸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孟子·公孫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孟子性善論的發端,並用“孺子入於井”之比喻證明。見到有人將掉入井中,第一反應肯定是去救他,然後才會去想怎麼救,該不該救諸如此類的問題。由此證明,人性本善,良心人所固有,惡性是後天的環境等所致。
⑶良心本心是性善的根據。這個道理孟子講得很明白:“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根於心中,這樣發出來的神色就純和溫潤,表現於臉面,反映於肩背,施於四肢,四肢不用言語,就可一目瞭然。”(《盡心上》21章)“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良心本心是內在的,但表現出來的東西就是仁義禮智,就是善性。由此可見,性的根據全在於良心本心,它是性善的基礎。
⑷惡在於不能盡其才。在孟子看來,惡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環境的影響。《告子上》7章中說“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這就好像大麥的種子都是一樣的,鐘的時間和土地也相同,但由於土地肥瘠不同,雨露多少有別,收穫也就不一樣。
其次是利慾影響。食色利慾對於道德之心有侵蝕作用,若事事以利慾為重,良心將不復存在。孟子中象謀害舜的故事,可以從側面證明這個問題。(參見《萬章上》8章)向並不是沒有道德本心,因為做壞事後他見到順的樣子很“忸怩”。但他之所以這樣做,全是為了分得牛羊倉癛、佔據干戈琴弓。
⑸性善是事物的法則。孟子將心賦予了新涵義,主張良心本心人所固有,以心善論性善。究其根源,孟子將道德之形成最終歸到了天。為了證明天是其終極原因,孟子還啟用了《詩經》中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則”是民眾之“則”,而民眾來自“天”。孟子為性善論找到了終極原因。
⑹性善是個過程。孟子關於“四端”的論述很多,但這些其實都說明善良之本只是仁義禮智之端倪,只有將這四端擴而充之,才能發展為完整的性善。可見,性善輪並不是性本善論或性善完成論,而是心有善端可以為善論。人心只有經過擴充,才能完成仁義禮智,同時人心善端本身也具有不斷完善的能力,好好滋養,便能最終完成性善。
3、立論:
性善論的立論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
⑴以親情論性善。“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夜,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人也;敬長,義也。”這就等於說每個人生下來就是有仁有義的,人性自然是善的。孟子由親情說仁義,由仁義說性善,思路非常清楚。
⑵以同然論性善。孟子認為人人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說明人和人相差不多,屬於同類。比如聽覺相似是因為天下的耳朵相同,漂亮的標準相似是因為天下的眼睛相同。這些被孟子稱為“同然”。孟子從耳目同然推斷出人心同然。“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謂理也,義也。”(《告子上》7章)既然心的同然為理為義,那麼就可以肯定仁義禮智我固有之,當然也就有誠善之性了。
⑶以不忍論性善。《梁惠王上》中講齊宣王不忍殺牛的故事,就是說人在看到將死之際的牛的時候都會有哀痛之心,孟子就把這個叫做不忍之心。不忍就是善心,天生就有,所以孟子就此再次論證了他的性善論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提出了許多關於人性論的觀點,如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董仲舒的性有善惡說,告子的無善無惡說 如果從倫理學的角度去解析這些問題,是很麻煩的事情.不如我講解一下我的觀點,你可以嘗試著理解. 我認為人性無法從善或惡的觀點去認識的,你能說狼是惡,而羊是善的嗎?不能,狼是肉食,羊是草食,狼吃羊是它的本性,羊吃草也是它的本性.善或惡的定義也不能用什麼樣的概念來確定,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限,也不能人為的規定一個界限.其實世間有很多的事也是如此,比如好和壞,美和醜,大和小,多和少等等. 基於此,我提出了一個觀點,就是人性是趨善的,棄惡的.沒有一個人不向往美好,不希望和諧,只是他們在追求理想和願望時,因為自己以往經驗和意識的原因,會採取不同的方法去實踐,當人們不理解他的方法時,會誤解,就又會以自己的好惡去評價.世俗的善惡觀點是不足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