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斯憶心
-
2 # 燕然居胥
兩千年封建王朝,儒學排名第一。
自從孔子創立儒家學說以來,經孟子荀子發揚光大,漸成體系,形成了完整的學說。又經過數代儒生的發展,最終適應了中央集權的需要,到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為朝廷正統學說。
之後幾百年,各世家大族無不把儒學作為傳家之學。隋唐科舉制確立後,儒學更成為國家取士之學,進一步確立了儒學唯我獨尊的地位。到了宋朝,程朱理學的興起,更是加入了很多適應中央集權、王朝統治的內容,儒家學說再也無人能夠撼動,甚至為孔子後人帶來了“衍聖公”的爵位。
事實上,儒家學說形成了中華文明的文化核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成就了中華民族2300年的獨立發展,也成就了國家在現代的復興。
雖然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學說為了適應統治需要,加入了很多糟粕,但是其對國家的貢獻,當之無愧各家學說的第一。
-
3 # 悟空47612830
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分支之一,與其他諸子百家一樣,其源為易,以論語,孟子為其文化基礎,中庸為其核心價值觀,強調入世,修身養性,齊家治國。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為統治者所推崇使用。
後世儒家思想歷經風雨,已與孔孟之道都去甚遠,特別是宋明理學,已將儒學弄得肢離破碎,成為禁錮人民思想的工具。
個人認為,對儒家思想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不要全盤否定,更不能生搬硬套,讓中華文明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百年中國,再沒有其他學說像儒家思想這樣,經歷瞭如此長時間的反覆跌宕和嚴峻拷問。
蔡元培先生是何等樣人,中國現代教育泰斗的稱謂,他比任何人都當之無愧。但他不贊成讀經,致使被請來與之共襄民國初立之教部的馬一浮離他而去。當然不傷友情,十五年後蔡先生出掌北京大學,又禮聘馬先生擔任文科學長。馬先生的回覆是:“禮有來學,未聞往教。”以古禮婉拒。於是改聘陳獨秀為文科學長,又請來胡適之執教文科講堂。
讀經和反對讀經,成為當時學界和輿論界爭吵不休的一樁公案。反對者顯然佔上風,連魯迅也站出來發聲,批評提倡讀經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實人也不過是“笨牛”而已。
文革十年,不僅作為傳統社會大傳統的儒家思想成為眾矢之的,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所呈現的文化的小傳統也被冠以“四舊”之名,必欲清除掃盡而快之。
改革開放後中國撥亂反正,重新起航,把歷史還給歷史成為思想學術界的共同呼聲。孔子由被幼童也參與唾罵的斯文掃地變而為正常的文化古人。
但儒學重啟,則是近十年的事情。上世紀八十年代雖經識者推動,但收效甚微。九十年代深入研究人文學術的風氣開始出現,公正評價儒家學說、重估孔子歷史地位的論著受到關注。但由於所經歷的“毀聖棄知”的時間實在太長,難免積非成是,改變世人乃至學界部分人士的成見尚需時日。馬一浮先生曾經擬過一副聯語:“魯國多譏儒及戲,秦人惟以吏為師。”誠然是借古典來嘲諷世情,但如果將孔子的家鄉和儒家思想的故鄉等量齊觀,則儒家思想在百年中國的遭遇,就不僅僅是以之為戲了。
所以如此的緣由,也有對儒家學說本身存在諸多誤讀不無關係。我覺得有三個與儒學直接相關的問題,需要予以澄清,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正確評價孔子和儒學的歷史地位。
第一個問題,需要明瞭在儒學產生之初,即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只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響比之墨家或猶有未及。所以孟子頗為焦慮地說:“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他因此想起而矯正此種“仁義充塞”的時代風氣,欲以承繼虞舜、周公、孔子的聖道為己任。
第二個問題,漢代中期漢武帝聽從大儒董仲舒的建言,實施“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學的地位驟然提升,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但儒學以外的學說仍有存在空間。東漢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起,即為明證。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釋、道、玄之風大熾,其思想所宗更非只有儒學一家。隋唐佛教發展的勢頭,亦不在儒學之下。但如果認為隋唐時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輕忽儒家的地位,又有誤讀古人之嫌。直承鄭康成而撰《五經正義》的孔穎達,即是當時繼往開來的儒學健將。明清以還,儒學的地位日趨穩固,但佛、道兩家在民間社會的影響也開始定式成型。
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文化大傳統的代表,處在不斷地被檢討和重新詮釋之中。經過檢討、詮釋,便有增加、有變易、有更化。儒家由先秦而宋,已經是在增加、變易和更化了。明代心學出,是又一更化。王陽明的學理初衷,本在減少(他認為朱子增加的未免過多),但陽明心學很快被邊緣化,可以為後學所宗,卻無法成為社會的主導思潮。
學者有“制度化儒學”之稱,這在唐宋以前並不明顯,主要是明清兩朝,伴之以科舉命題以“四書”取義,儒學不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影響尤為深鉅,因此其存在形態難免因固化而僵化。儒學在晚清社會從傳統到現代的“大變局”中出現危機,實與儒學在明清的固化與僵化直接相關。所謂危機,恰好是“制度化儒學”的危機,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學說的危機。
這裡涉及到儒家思想的“變”與不變的問題。變易與更化給儒家學說帶來了活力。但儒家精神亦有不變的一面。這讓我想起《易》有“三易”,即不易、簡易、變易。儒家原初思想的“簡易”,有《論語》可證。孔子深知該說什麼和不該說什麼。所以出語至簡,有時至於說“予欲無言”。理由是:“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所不變者,是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六藝”經典的核心價值。
論者有謂傳統文化需要現代的轉化,其實就道德理性的建構而言,“六經”的價值倫理進入現代人的精神血脈,自是順理成章之事。可惜百年以來的現代教育變成了單純的知識教育,忽略了“傳道”的內容,致使一千二百年前的韓愈之嘆繼續成為我們的今日之嘆。
雖然,古與今宜有別也,禮俗政俗亦因地而異。但正如孟子所說:“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所以如是,蓋由於人之心或曰人的心理,有理之“所同然者”(《告子上》)。故孟子又云:“先聖後聖,其揆一也。”(《離婁下》)而近世大儒錢鍾書先生則說:“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中華文化的最典範的價值倫理具有永恆性和普遍性,正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