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韓嘉軒

    我兒子斷母乳是帶他出去逛,用有趣的事物轉移他的注意力,一般斷奶都是一歲左右會吃飯了,餓了就餵飯然後泡點奶粉給他喝,他如果不喝還帶他出去玩,等他特別餓了在給他泡就能喝好多了

  • 2 # 大黑小白麻麻

    現在都提倡自然斷奶,就是要循序漸進的,科學的斷奶,不是一說斷奶就立刻不給寶寶吃母乳了,要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 3 # 大亮的生活日記

    就是想吃的時候不給,要挺住哭也不給餓兩回自己主動吃飯再不就買味道比較特別的牙膏最好是孩子平時不喜歡的味道在寶寶想吃奶之前塗抹在某些位置“你懂的”反覆幾回基本上就不吃了

  • 4 # 大紅花教育

    對於寶寶斷奶,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寶媽是需要注意的!

    1.循序漸進。畢竟寶寶已經吃了2歲多的奶,已經適應了吃奶的狀態,一次性馬上斷奶,會導致寶寶極其不適,可以透過延長餵奶間隔和縮短餵奶時間,讓寶寶慢慢離乳!

    2.轉移注意力。可以在寶寶經常吃奶的時間段,透過帶寶寶出去玩轉移注意力,或者讓爺爺奶奶在這個時間段帶著寶寶,讓寶寶慢慢忘記吃奶的事情!

  • 5 # 鄭州親子游玩

    我家寶寶是兩歲自然離乳。首先兩歲多的寶寶腸胃可以獨立飲食,頭腦已經聽得懂道理,這個時候自然離乳是非常容易進行的!

    兩歲多的寶寶可吃的食物非常多,白天可以正常吃飯,加餐點心水果。我在想如果還沒斷奶無非是睡前要吃母乳。所以說白天給他餵飽,多出去玩耍,轉移注意力。夜間慢慢引導!先減少次數,頻率!

    給寶寶講一些斷奶繪本,兩歲多了很容易理解的,告訴寶寶,即使不吃奶了,媽媽也是愛他的。降低寶寶的焦慮!

    我們當時就是這樣度過的。寶寶特別聽話,剛開始會有點委屈,白天都能忍過去。第一天晚上睡覺哭了兩聲,倒在懷裡睡著了。第二天還是控制不住,於是採取老人的建議,摸了一點醋,辣椒太殘忍啦。讓寶寶舔一下,他發現好酸。然後就趁機告訴他,你已經長大了,不需要再吃奶了,奶已經變酸了。可以給寶寶喝牛奶了,和小牛一樣強壯哦!後來每次想要吃奶就想到了是酸的,然後就不再嘗試了,三天就斷奶成功!

    所以說每天需要不斷的灌輸這個斷奶思想。讓寶寶明白長大了就不需要吃奶了,還有更多更美味的食物可以吃!相信寶寶會很快適應的。不用太擔心!

  • 6 # 燦爛的兩寶兒媽

    寶寶斷奶,需要一個過程。越小的寶寶,斷奶相對來說容易一些。隨著寶寶慢慢長大,對母乳的依賴性增強,更不容易接受奶粉。兩歲半的寶寶斷奶,可能會麻煩一點。如果吃不到母乳,以兩歲半的寶寶認知度,估計會各種哭鬧,從而使大人們妥協。

    我家寶寶一歲八個月斷奶,第一天晚上鬧騰的比較厲害,寶爸抱著差不多半個小時才給哄睡。因為我家寶寶一歲之後,白天就不怎麼吃母乳,只有睡覺的時候吃(有奶睡習慣的寶寶傷不起)。

    家裡的長輩有的說,寶寶越大越戀奶。其實真正也吃不多少奶,就是想吃而已。

    建議寶媽一定要堅定信心,不要因為寶寶哭鬧難纏而放棄,同時家裡爺爺奶奶一定也要堅定信心(隔代親的老人們最見不得寶寶哭),一家人齊心合力下來,有個3.4的應該就差不多了。

  • 7 # 時閒de旒逝

    謝邀請,很高興能為你解答。母乳是母親給孩子最佳禮物,嬰兒6個月前最好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生長的需求,就要新增輔食。孩子新增輔食之後,可能對奶的興趣會下降,因為嚐到了食物多樣性的變化。斷奶不僅是食物品種和餵養方式的變化,也是對嬰兒心理發育的重要影響。

    斷奶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我覺得應該在一歲左右就慢慢的斷掉,寶寶越大越不容易斷。最晚在兩歲之前就斷掉,因為在兩歲之後的母乳一般就沒什麼營養了。

    孩子兩歲已經能聽懂一些大人的話,不要用極端的方式,應該慢慢減少餵奶的次數,白天的時候可以適當減少母子相處的時間,晚上也可以讓寶寶和其他熟悉的家人一起睡,減少吃母乳的機會。

    寶寶斷奶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不要在夏天斷奶。因為夏天天氣炎熱,胃腸道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輔食,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發生腹瀉等胃腸道疾病。一般於春、秋兩季斷奶最好。

    2、不要在寶寶患病期間斷奶。因為寶寶患病的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體很虛弱,這時斷奶,影響身體的康復,甚至加重病情。

    3、斷奶期間要加強護理,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體重是否減輕,發現異常現象時,要及時處理,不能聽之任之。

    4、不能倉促斷奶,讓寶寶突然和媽媽分開,或者在媽媽的乳頭上塗抹辣椒、墨汁等物質,不但使寶寶的情緒低落、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每個孩子都要經歷斷奶期的,這是他們人生第一個難關,做父母親人的要陪同寶寶一起度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間習俗貼門箋有何說法及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