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廣訊
-
2 # 糧小咖
去年這個時間小麥漲到了1.2了為什麼今年不漲還落價呢?2018年的年景,對於小麥來說是很不好的一年,收穫的小麥不僅產量下降,質量也明顯下降,符合糧庫儲備和麵粉廠加工標準的小麥糧源不多。受此影響,2018年小麥市場呈現出雙軌執行態勢,即符合標準的質優小麥價格堅挺走強,而質量差的小麥價格則比較低且少人問津。而到了2019年,小麥迎來好年景,不僅產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小麥的質量更是從南到北普遍較好。產區農民心裡想,今年的小麥品質好了,理應賣個更好地價錢。但卻不成想,從新麥高開上市之後,收購價格持續表現不溫不火,截至目前新麥收購高峰期已經過去了一大半,前半程以平穩偏弱為主,最近這一個月在託市收購全面啟動、市場需求有所好轉的情況下,部分加工企業的收購價格有所上漲。但,價格水平方面,普通小麥價格依然圍繞在1.12-1.16元/斤的託市收購價格區間執行,很少有超過這個價格的情況。1.2元/斤的價格,也只出現在優質專用小麥上,且相比去年也是明顯低了一個水平。綜上所述,後期隨著麵粉終端需求進入季節性旺季,市場走貨會有所好轉,麵粉加工企業的開工率也處在回升過程中。但,一方面因為市場上新麥的流通糧源依然充足,託市收購儘管同比明顯增加,但相比產量,及市場存糧情況,小麥的供應無憂;另一方面拍賣底價下調的預期繼續困擾著市場的神經;再加上面粉的消費也是旺季不旺特徵明顯,無法撬動小麥價格迎來較為明顯的上漲行情。
-
3 # 微塵微視界一、今年小麥大豐收,糧源供應相對充足,“增產增收”依然較難
2019年收穫的小麥,可以說是真正的豐收年,幾大主產區受天氣的因素影響較小,小麥的畝產量也是近幾年來難得的高,2018年畝產值基本上在800斤,而2019年1200斤/畝算比較常見的,少數地區甚至出現畝產1500斤。小麥產量增加了,使得新糧供應量非常充足,農民的售糧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不再盲目的惜售,而是隨勢而為的較多,截止8月15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5672.6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收購量增加了1566.7萬噸,六大主產區無一例外都是售糧進度偏快,這也是今年小麥價格上漲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市場上不缺糧,優質小麥的供應量也比較充足。
三、小麥去庫存壓力較大,深加工企業壓價收購較為明顯由於一直以來小麥實行收儲措施,每年不斷地有新糧源入庫,然而陳糧如何處理也是個大問題,每年雖然有進行臨儲競價拍賣,但去庫存壓力依然比較大。從7月10日臨儲拍賣的情況也可以看出端倪,計劃投放300萬噸小麥,年份為2014年至2018年不等,可實際成交量僅為2.2萬噸,綜合成交率為0.73%,像湖北地區計劃投放36萬噸,結果卻是零成交。本身小麥庫存壓力就比較大,今年新糧又是大豐收,普通小麥和優質小麥的品質明顯好於往年,深加工企業消化能力有限,糧源供應充足時採購意願並不強烈,很多時間出現壓價收購,好在有最低收購價進行託市,否則大機率跌破1元/斤。
四、進口小麥源源不斷出現,對中國產小麥價格形成利空中國小麥供應量雖然充足,但每年還有一定的進口量,2019年小麥的進口配額為963.6萬噸,7月份進口小麥22萬噸,同比增長65%,進口金額為4.42億元,同比增長117.2%,1—7月累計進口量達到198萬噸,累計進口金額為39.86億元。一方面國內小麥糧源非常充足,另一方面又不斷有進口小麥來攪局,這對國內小麥市場形成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是心理上比較大,從7月份的進口單價來看,到港完稅後的價格為1元/斤,比中國產小麥價格還要便宜些,兩個價格相比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實際上進口小麥主要是低筋和高筋品種,這類小麥比普通小麥價格高些,2018年這類小麥的價格在1.3元/斤左右,如今進口小麥的均價只有1元/斤,相當於兩者的價格差為0.3元/斤,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產小麥價格上漲。
總之,2019年小麥產量和品質整體高於2018年,但小麥產量大豐收,使得整體糧源供應量非常充足,而市場消費需求有限,今年的小麥價格上漲乏力,即使是優質小麥,也很難體現出優價。所以農民在賣糧時還是順勢而為比較穩妥,特別是在啟動最低收購價機制後,一定程度上有託市的作用,至少小麥的價格不會低於最低收購價,後期深加工企業陸續進入生產旺季,採購需求會有所增加,一定程度上利好小麥價格上漲,但不要過於樂觀,上漲空間會比較有限。
回覆列表
今年小麥價格明顯低於2018年同期水平,目前中國小麥產區價格集中在1.10-1.15元之間,三等小麥略低於託市收購價1.12元,與2018年8月份相比,平均下跌0.1元左右,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年小麥價格如此低迷呢?總的來說應該是供給寬鬆、託市價格下調、消費低迷三個因素所導致的,下面就具體來說一下:第一,從供給方面談一下,今年小麥生產由於雨水協調,管理到位,自然災害較少等原因,小麥產量和質量明顯高於2018年,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8月份資料顯示,今年小麥單產5.58噸/公頃,比2018年增產167公斤/公頃,總產13400萬噸,比2018年多出257萬噸。預計全年總消費12350萬噸,小麥節餘量1400萬噸。再就是庫存小麥數量龐大,目前仍有7000餘萬噸陳小麥,等待去庫存,這對於新小麥市場行情構成一定壓力。從這兩方面看,市場小麥供應比較寬鬆,在這種情況下,價格很難走強。近日,由於需求有所增強,農民手中餘糧不多等因素,小麥價格有所回暖,下面是8月23日小麥價格:第二,從小麥需方面來分析,無論從食用方面,還是飼料用途方面,或者是工業加工方面,今年都出現了萎縮,有資料顯示:2019年預計食用消費9230萬噸,同比減少50萬噸,下降0.2%;受生豬存欄下降32.2%的影響,飼料消費預計1600萬噸,同比下降200萬噸,下降13.3%;工業消費920萬噸,比上年度下降280萬噸,同比下降23.3%。在消費大幅縮水的情況下,小麥價格只能在低位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