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診前科技

    正骨有很多種做法和叫法。按摩正骨,推拿正骨,中醫正骨,西式正骨。其實都相互交雜,沒什麼特別的區別。理筋和正骨相輔相成,相互配合。正骨不整肌,根本不懂醫;整肌不正骨,只有白辛苦!

    正骨的風險在於會不會做,而不是能不能做。

  • 2 # 家有倆寶初長成

    應該不是噱頭吧。我朋友就是中醫,也會正骨,但沒有掛出招牌,只有熟悉的朋友才會給正骨。他正骨的方式有一套固定的流程。至少我每次找他正骨都是按照這個流程操作的。

    我們認識有五六年了,很聊得來。他的朋友也非常多,小到如我這種沒什麼背景,也沒多少錢的普通百姓。大到銀行行長,書法家,電影明星,朋友真的非常的多。

    知道他會正骨,還是在認識他兩年多以後才知道。他不會刻意炫耀自己會什麼什麼,只有閒聊時問到這類問題,他才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那一次我記得非常清楚。由於玩手機時間過長,而且總是熬夜玩,總保持一個姿勢不變,造成頸椎骨有些錯位,導致總是頭疼,也會有其他不適。那天去他那裡閒聊時,我脖子總是下意識的活動來活動去,自己也會用手敲敲頭,或者闆闆脖子,期間會發出‘咔咔’聲響。

    我朋友抽完一根菸後,說道:要不我給你正正試試?我很驚訝的問道:正骨您也會?朋友笑笑沒說話,搬來一個凳子,讓我背對著他坐下,讓我放鬆。我按照他說的,全身放鬆,任由他在後面擺佈。期間我能聽到很輕微的骨骼聲音,一套下來只有一到三次,根本不想短影片裡面那種咔咔聲。

    一整套下來,他明顯氣喘吁吁,而我的感覺就是身體輕鬆了很多。脖子也沒那麼皺了,頭也不想剛才那麼疼了,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這是我親身體會,不存在誇大。

    我朋友說,過一個禮拜後再進行第二次正骨,說我脊椎骨還是有點問題,還特意提醒我,不要總保持一個姿勢超過兩個小時,尤其是玩手機的時候。

    不過愛玩遊戲的同道中人也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鑑於這種問題比較普遍,這裡分享給大家一個小技巧,也是我朋友告訴我的。

    這個小技巧非常簡單,就是找一個單槓,雙手掛上去,讓身子垂直於空中。這個時候,我們要深吸一口氣,吸到不能吸為止,憋住!一定要憋住,這點很關鍵!當實在憋不住的時候,要一瞬間將所有氣全部撥出去,使勁撥出去,並讓身體達到一個完全放鬆的狀態。

    至於原理,記不太清了,好像就是讓氣體充滿四肢百骸,達到氣血充盈的目的。然後在一瞬間釋放,使骨骼歸為,好像就是這麼回事。

  • 3 # 鄂東小汪醫生

    正骨是一門學科,中醫骨傷學,人體在長期勞作下,容易筋出槽,骨錯縫,正骨這個時候就誕生了

    正骨是勞動人民透過長期的生活實踐摸索出來的,我大伯是體育老師,自學中醫正骨,雖然不是醫生,但十里八鄉的人有骨傷一般找他正骨,他自學太極拳,直接透過手法可以檢測有沒有骨折,脫位那更是小兒科

    手法總論

    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但傷有重輕,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可之遲速,及遺留生理殘障與否,皆關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盡其法也。蓋一身之骨體,既非一致,而十二經筋之羅列序屬,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體相,識其部位,一旦臨證,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或拽之離而複合,或推之就而復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闕,則骨之截斷,碎斷、斜斷,筋之弛、縱、卷、攣、翻、轉、離、合,雖在肉裡,以手捫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為手法也,況所傷之處,多有關於性命者,如七竅上通腦髓,膈近心君,四末受傷,痛苦入心者,即或其人元氣素壯,敗血易於流散,可以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亂施;若元氣素弱,一旦被傷,勢已難支,設手法再誤,則萬難挽回矣。此所以尤當審慎者也。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復善用夫手法,然後治自多效。誠以手本血肉之體,其宛轉運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輕重開合,能達病者之血氣凝滯,皮肉腫痛,筋骨攣折,與情志之苦欲也。較之以器具從事於拘制者,相去甚遠矣。是則手法者,誠正骨之首務哉。

    手法釋義

    摸法 摸者,用手細細摸其所傷之處,或骨斷、骨碎、骨歪、骨整、骨軟、骨硬、筋強、筋柔、筋歪、筋正、筋斷、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熱,以及表裡虛實,並所患之新舊也。先摸其或為跌僕,或為錯閃,或為打撞,然後根據法治之。

    接法 接者,謂使已斷之骨,合攏一處,復歸於舊也。凡骨之跌傷錯落,或斷而兩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亂,或岐而旁突,相其情勢,徐徐接之,使斷者復續,陷者復起,碎者復完,突者復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後而兼用之,是在醫者之通達也。

    端法端者,兩手或一手擒定應端之處,酌其重輕,或從下往上端,或從外向內託,或直端、斜端也。蓋骨離其位,必以手法端之,則不待曠日遲久,而骨縫即合,仍須不偏不倚,庶愈後無長短不齊之患。

    提法 提者,謂陷下之骨,提出如舊也。其法非一,有用兩手提者,有用繩帛系高處提者,有提後用器具輔之不致仍陷者,必量所傷之輕重淺深,然後施治。倘重者輕提,則病莫能愈;輕者重提,則舊患雖去,而又增新患矣。

    按摩法 按者,謂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謂徐徐揉摩之也。此法蓋為面板筋肉受傷,但腫硬麻木,而骨未斷折者設也。或因跌僕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鬱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

    推拿法 推者,謂以手推之,使還舊處也。拿者,或兩手一手捏定患處,酌其宜輕宜重,緩緩焉以復其位也。若腫痛已除,傷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轉搖不甚便利,或有筋縱而運動不甚自如,又或有骨節間微有錯落不合縫者,是傷雖平,而氣血之流行未暢,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惟宜推拿,以通經絡氣血也。蓋人身之經穴,有大經細絡之分,一推一拿,視其虛實酌而用之,則有宣通補瀉之法,所以患者無不愈也。

    以上諸條,乃八法之大略如此。至於臨證之權衡,一時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申花最後時刻自擺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