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索額圖下場:由於在政治鬥爭中加入了廢太子的小集團,結果最終被康熙處死: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額圖至德州侍疾。留居月餘,皇太子病癒,一起回北京。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額圖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視皇太子,其真實含意並非如此。索額圖為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太子與索額圖關係又很密切。後來康熙帝逐漸對太子行事不滿,索額圖也被牽連在內。
在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發索額圖,康熙帝沒有處置。
傾陷索額圖的人,令人注目的是高士奇。高士奇家道貧困,但長於詩文書法,被推薦給索額圖。索額圖常以“椒房之親,且又世貴,侍士大夫向不以禮,況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頤指氣使,以奴視之”。以後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顯貴,但見索額圖時,“猶長跪啟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稱為高相公,索則直斥其名,有不如意處,則跪之於庭,而醜詆之”。索額圖有時還“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為此,高士奇懷恨在心,“遂頓忘舊恩,而思剚刃於其腹中”。
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隨駕北上,這時他已背叛索額圖,投靠明珠。明珠與索額圖“權勢相侔,互相仇軋”。康熙帝回京後,於四十二年(1703)將索額圖處死。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曾對大臣們列舉了皇太子今的“種種惡端”,又說:“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據禮親王昭槤說:索額圖在獄中時,曾有“客潛入獄饋飲食,及公伏法,客料理喪殮事畢,痛哭而去,不知所終”。索額圖的同黨多被殺,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孫都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康熙帝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與沙俄在尼布楚的談判外,全面給予否定,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
2、李光地結局:在任上病死的
李光地自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起數次上疏請求休致。而晚年的康熙因立儲不當等事心中鬱郁,身體多病,對李光地這位老臣很是眷戀。他慰留李光地道:“見到卿的奏摺,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
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六月,李光地再次請求休致,康熙暫準給假兩年,讓其處理完家中事宜即返京辦事。八月,李光地陛辭之時,康熙賜其“謨明弼諧”匾額。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四月,李光地返京,奉命勘閱大學士王琰等人所纂《春秋傳說》及榆討張昭等人所輯纂字。
次年正月,閣臣奏定孝惠章皇后諡號,疏中脫漏“章皇后”三字,部議將李光地降三級呼叫,康熙下旨寬免。這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77歲。
1、索額圖下場:由於在政治鬥爭中加入了廢太子的小集團,結果最終被康熙處死:
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南巡到德州,皇太子得病,召索額圖至德州侍疾。留居月餘,皇太子病癒,一起回北京。這次康熙帝突然召索額圖到德州的原因,表面上是令探視皇太子,其真實含意並非如此。索額圖為皇太子生母孝誠仁皇后的叔父,太子與索額圖關係又很密切。後來康熙帝逐漸對太子行事不滿,索額圖也被牽連在內。
在康熙三十九年即有人告發索額圖,康熙帝沒有處置。
傾陷索額圖的人,令人注目的是高士奇。高士奇家道貧困,但長於詩文書法,被推薦給索額圖。索額圖常以“椒房之親,且又世貴,侍士大夫向不以禮,況高是其家奴狎友,其召之幕下也,頤指氣使,以奴視之”。以後高士奇被康熙帝破格提拔,高官顯貴,但見索額圖時,“猶長跪啟事,不令其坐。且家人尚稱為高相公,索則直斥其名,有不如意處,則跪之於庭,而醜詆之”。索額圖有時還“切齒大罵,辱及父母妻子”。為此,高士奇懷恨在心,“遂頓忘舊恩,而思剚刃於其腹中”。
康熙四十二年,高士奇隨駕北上,這時他已背叛索額圖,投靠明珠。明珠與索額圖“權勢相侔,互相仇軋”。康熙帝回京後,於四十二年(1703)將索額圖處死。
康熙四十七年(1708),康熙帝曾對大臣們列舉了皇太子今的“種種惡端”,又說:“從前索額圖助伊(皇太子)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胤礽(皇太子)欲為索額圖復仇,結成黨羽。”據禮親王昭槤說:索額圖在獄中時,曾有“客潛入獄饋飲食,及公伏法,客料理喪殮事畢,痛哭而去,不知所終”。索額圖的同黨多被殺,被拘禁、被流放;同祖子孫都被革職,其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被處死。康熙帝對索額圖一生所參與的重要軍政大事,除與沙俄在尼布楚的談判外,全面給予否定,並說“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
2、李光地結局:在任上病死的
李光地自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起數次上疏請求休致。而晚年的康熙因立儲不當等事心中鬱郁,身體多病,對李光地這位老臣很是眷戀。他慰留李光地道:“見到卿的奏摺,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
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六月,李光地再次請求休致,康熙暫準給假兩年,讓其處理完家中事宜即返京辦事。八月,李光地陛辭之時,康熙賜其“謨明弼諧”匾額。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四月,李光地返京,奉命勘閱大學士王琰等人所纂《春秋傳說》及榆討張昭等人所輯纂字。
次年正月,閣臣奏定孝惠章皇后諡號,疏中脫漏“章皇后”三字,部議將李光地降三級呼叫,康熙下旨寬免。這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7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