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賢》、《後孃打孩子》等。
時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趕腳》、《王漢喜借年》、《白蛇傳》等,綽號“時鴨蘭”,戲諺“聽得鴨蘭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崔心悅,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趕腳》。
崔心慶,1866—1944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
武春田,1869—1946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車李班、範杆班創始人。
譚明倫,1880—1960年,參與創設了[四平][二板], 戲諺“聽說譚明倫上了臺,顧不得穿那襪子鞋”,綽號“五頂網子全戴” ,呂劇音樂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矮子功”一絕,代表作《潘金蓮拾麥子》。
崔寶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前秦班創始人,人稱“鐵嗓子”。
薛金田,1901—1973年,師承譚明倫,攻花旦、青衣,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蘭瑞蓮打水》、《秦雪梅觀畫》、等,戲諺“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師承譚明倫,呂劇“三座山”之一,人稱“大將郭福山”,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稱。
李同山,1901年生,師承黃維範,攻小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田壽山,師承譚明倫,攻老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張榮重,1902—1986年,師承譚明倫,主攻青衣、小生,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小姑賢》、《坐樓》、《秦雪梅弔孝》等。
時克遠,1902—1979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藝名“脆甜瓜”,師承時殿元,又師譚明倫,工小生,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光明大道》、《姊妹易嫁》等。
張傳海,1905—1979年,工老生,創造了[反四平],人稱呂劇“譚鑫培”,博興縣呂劇團創始人。
李同慶,1911—1972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彩旦、文丑,師承薛金田,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逼婚記》、《空棺記》等。
侯振南,1911—1981年,義和班主要演員,魯聲琴劇團創始人。
於廷臣,1918—2001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藝名“筱白孩”、“大眼”,魯聲琴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等。
張豔芳,1940-1995年,呂劇表演藝術家,師承於廷臣,生旦淨醜無所不精,1949年從藝,人稱“九歲紅”、“小老藝人”,代表作《小姑賢》、《鴻鸞禧》、《逼婚記》等。
劉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導演編劇,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穆桂英》等,挖掘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導演,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柳子戲《孫安動本》等。
林建華,1930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花旦,“呂劇三傑”之一,1951年從藝,代表作《井臺會》、《小姑賢》、《鴻雁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郎鹹芬,1935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老旦,“呂劇三傑”之一,人稱“呂劇皇后”,1953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獲金唱片獎、文華表演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小生,“呂劇三傑”之一,1953年從藝,代表作《借年》、《井臺會》、《小姑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斌,1929-1968年,著名呂劇作曲家,初工小生,1951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劉奇英,1922年生,著名編劇,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兩岸》、《豐收之後》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兩壟地》、《李二嫂改嫁》、《半邊天》等。
楊瑞卿,1930年生,工老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半邊天》等。
李漁,1932年生,曾工小生,呂劇作曲家、著名琴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錢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鐲》、《王定保借當》等。
王永昌,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紅雪》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雙玉蟬》等。
蘇智,1934年生,著名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玩會跳船》等。
劉豔芳,1935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
郭麗華,1938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賢》、《劉海砍樵》等,戲諺“三天不喝茶,也看郭麗華”。
王筱梅,1940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曾拜師荀慧生,代表作《陳三兩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呂劇導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硯萍,1945年生,工閨門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鵑山》等。
郎門群釵:高靜、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秦霞、趙秀敏、史萍、趙靜、呂淑娥、呂學芹
林派傳人:郭愛琴、李君、王淑芝、韓美、郭清清
李派小生:李肖江、荊延國、張小忠、王增旭、張美娟、王鴿
十大名家:高靜、李萍、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史萍、荊延國、董家嶺、李肖江、孫英傑
十大演員:呂淑娥、趙靜、王美霞、孔令文、蓋勇、郭清清、李霄雯、張明霞、張青
梅花獎演員:高靜、焦黎、劉玉鳳、呂淑娥
文華表演獎演員:郎鹹芬、董家嶺、高靜、龔魯陽
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李萍、高靜、孫英傑
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柏緒民、史萍
文華作曲獎:欒勝利、丁博民
孫中新,1852—1930年,代表作《小姑賢》、《後孃打孩子》等。
時殿元,1863—1948年,代表作《王小趕腳》、《王漢喜借年》、《白蛇傳》等,綽號“時鴨蘭”,戲諺“聽得鴨蘭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崔心悅,1864—1946年,工青衣、花旦,代表作《王小趕腳》。
崔心慶,1866—1944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
武春田,1869—1946年,同樂班、共和班著名琴師,車李班、範杆班創始人。
譚明倫,1880—1960年,參與創設了[四平][二板], 戲諺“聽說譚明倫上了臺,顧不得穿那襪子鞋”,綽號“五頂網子全戴” ,呂劇音樂的改革者。
宋立修,1883一1960年,工老生、小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矮子功”一絕,代表作《潘金蓮拾麥子》。
崔寶善,1884一1960年,工老生,師承時殿元,共和班主要演員,前秦班創始人,人稱“鐵嗓子”。
薛金田,1901—1973年,師承譚明倫,攻花旦、青衣,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蘭瑞蓮打水》、《秦雪梅觀畫》、等,戲諺“聽到旺相唱,餅子貼到門框上”。
郭福山,1900-1960年,師承譚明倫,呂劇“三座山”之一,人稱“大將郭福山”,在《秦雪梅觀畫》一劇中扮演的商林有“活商林”之稱。
李同山,1901年生,師承黃維範,攻小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田壽山,師承譚明倫,攻老生。黃家班主要演員,呂劇“三座山”之一。
張榮重,1902—1986年,師承譚明倫,主攻青衣、小生,人稱“小譚明倫”代表作《小姑賢》、《坐樓》、《秦雪梅弔孝》等。
時克遠,1902—1979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藝名“脆甜瓜”,師承時殿元,又師譚明倫,工小生,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梁山伯與祝英臺》、《光明大道》、《姊妹易嫁》等。
張傳海,1905—1979年,工老生,創造了[反四平],人稱呂劇“譚鑫培”,博興縣呂劇團創始人。
李同慶,1911—1972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彩旦、文丑,師承薛金田,魯聲琴劇團創始人,代表作《逼婚記》、《空棺記》等。
侯振南,1911—1981年,義和班主要演員,魯聲琴劇團創始人。
於廷臣,1918—2001年,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藝名“筱白孩”、“大眼”,魯聲琴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光明大道》、《王定保借當》等。
張豔芳,1940-1995年,呂劇表演藝術家,師承於廷臣,生旦淨醜無所不精,1949年從藝,人稱“九歲紅”、“小老藝人”,代表作《小姑賢》、《鴻鸞禧》、《逼婚記》等。
劉梅村,1914一1977年,著名導演編劇,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李二嫂改嫁》《穆桂英》等,挖掘和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尚之四,1921-2001年,著名導演,山東省呂劇團主要創始人,代表作呂劇《李二嫂改嫁》、柳子戲《孫安動本》等。
林建華,1930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花旦,“呂劇三傑”之一,1951年從藝,代表作《井臺會》、《小姑賢》、《鴻雁傳書》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郎鹹芬,1935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青衣、老旦,“呂劇三傑”之一,人稱“呂劇皇后”,1953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苦菜花》,曾獲金唱片獎、文華表演獎,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李岱江,1933年生,著名呂劇表演藝術家,工小生,“呂劇三傑”之一,1953年從藝,代表作《借年》、《井臺會》、《小姑賢》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張斌,1929-1968年,著名呂劇作曲家,初工小生,1951年從藝,代表作《李二嫂改嫁》、《蔡文姬》、《打金枝》等。
劉奇英,1922年生,著名編劇,代表作《光明大道》、《沂河兩岸》、《豐收之後》等。
王俊英,1928年生,工老旦,代表作《兩壟地》、《李二嫂改嫁》、《半邊天》等。
楊瑞卿,1930年生,工老生,代表作《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半邊天》等。
李漁,1932年生,曾工小生,呂劇作曲家、著名琴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錢玉玲,1934年生,工花旦、彩旦,代表作《拾玉鐲》、《王定保借當》等。
王永昌,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紅雪》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丁博民,1935年生,呂劇作曲家,代表作《雙玉蟬》等。
蘇智,1934年生,著名呂劇作曲家,代表作《玩會跳船》等。
劉豔芳,1935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借年》、《姊妹易嫁》等。
郭麗華,1938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代表作《小姑賢》、《劉海砍樵》等,戲諺“三天不喝茶,也看郭麗華”。
王筱梅,1940年生,呂劇表演藝術家,工花旦,曾拜師荀慧生,代表作《陳三兩爬堂》等。
王世元,1942年生,工小生,代表作《姊妹易嫁》,呂劇導演,代表作《苦菜花》。
董硯萍,1945年生,工閨門旦,代表作《桃李梅》、《姊妹易嫁》、《杜鵑山》等。
郎門群釵:高靜、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秦霞、趙秀敏、史萍、趙靜、呂淑娥、呂學芹
林派傳人:郭愛琴、李君、王淑芝、韓美、郭清清
李派小生:李肖江、荊延國、張小忠、王增旭、張美娟、王鴿
十大名家:高靜、李萍、胡靜華、劉玉鳳、楊春梅、史萍、荊延國、董家嶺、李肖江、孫英傑
十大演員:呂淑娥、趙靜、王美霞、孔令文、蓋勇、郭清清、李霄雯、張明霞、張青
梅花獎演員:高靜、焦黎、劉玉鳳、呂淑娥
文華表演獎演員:郎鹹芬、董家嶺、高靜、龔魯陽
中國戲劇節表演獎:李萍、高靜、孫英傑
中國藝術節表演獎:柏緒民、史萍
文華作曲獎:欒勝利、丁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