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從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園外城東城坦約1.5公里。公元前247年,年僅十三歲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後平定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許多有利於統一的重大事業。他廢封建,置郡縣、統一法律、統一度量衡和統一文字等等。秦始皇初即王位就開始修建陵園。統一全國後,他徵發來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七十多萬人。直到他五十歲去世時,陵園還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兩年,前後共費時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葬入驪山。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火燒阿房宮等秦宮室,秦始皇陵園也被焚燬。原建築雖然早已毀壞,但仍可看到遺蹟。陵園周圍還有許多遺址,現在已經知道的有:陪葬墓、馬廄坑、石料加工場、弄徙墓地、殺殉坑、兵馬俑坑和銅國馬坑等。1974年春,當地群眾在打井時挖出大型陶俑。經考古工作者鑽探試掘,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陶俑坑,並定名為一號兵馬俑坑。以後又相繼發現了二號、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坑的東部為一條南北長60米、東西寬3.45米的長廊,裡面站著三排陶俑,每排68個,組成一個橫隊。橫隊後面夯築隔牆十堵,將坑分為東西向的十一個過洞。南、北兩個過洞較窄,各站兩排俑。中間九個過洞裡各站四排俑,均為面向東的縱隊。陶俑按服裝不同可分為鎧甲俑和戰袍俑。陶俑中間有木質戰車(已朽),每乘戰車前有四匹戰馬,車後並排站三個鎧甲俑,他們是車上的甲首、參乘和馭者。這些陶俑身高1.75-1.97米,手執戈、矛、劍、吳鉤、弓、戟等兵器。陶馬高1.5米,長2米。幾年來,一號坑已挖掘了五個探方,面積約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陶馬32匹、戰車8乘、鼓3面。根據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坑全部挖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6.000餘件。二號兵馬俑坑在一號坑東部以北約20米處,平面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為124米,南北最寬處為98米,深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內用隔牆分為四個單元。二號坑以戰車為主,坑內約有戰車、陶馬、陶俑等1.500件。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4.8米,面積約520平方米。坑內有陶俑68件、駟馬戰車一乘。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特別是秦代的軍隊編制狀況。一號坑內以車兵為主,車步兵相間:二號坑裡車兵較多,步騎也佔一定數量,形成車、步、騎聯合編隊的形式;三號坑似為指揮機關。出土的陶俑是按照秦軍將卒形象塑造的。眾多的陶俑給人的印象是:體格魁偉,比例勻稱,造型逼真,形象生動。步兵俑大都是單獨編列,往往位於每一兵力單位的前部。有的跟隨在車、騎後面,即"徙卒"。他們挾弓挎箭,身著戰袍,凝目聆聽,顯得鎮靜而機警。同車、騎混編的甲俑都執長兵器,免冑束髮,形象威武。騎兵俑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提弓狀,頭戴圓形壓發小帽,上繪彩色梅花形散點紋,兩側有帽帶扣結於頷下。上身著短甲,下著緊口褲,足登長筒馬靴,勇武精悍。 車兵是古老的兵種之一,秦車是單轅的敞篷戰車。馭者居中。身著重甲,雙臂護以臂甲,手握車轡,目視前方,曲背挺腿,顯得全神貫注,馭術嫻熟。車士分列車側,一手按車輿,一手執兵器。弓弩手是徙卒中一個獨立的兵種,在秦軍中佔有顯要的地位。蹲姿甲俑執弓控弦,目視前方,表情嚴肅,是訓練有素的勇士形象。 將軍俑頭戴燕尾長冠,身著細扎花甲,堅定沉著,剛毅自若,充分體現了身經百戰,臨敵不懼的大將風度。陶馬體形高大,勁健有力。膘肥而不臃腫,腿瘦而不單薄。無論是車馬還是乘馬,均張口銜鑣,剪鬃縛尾,雙耳前傾。顯示了它們是機警敏銳,強壯善馳的良馬。在陶俑的製作工藝上也有獨到之處。秦代的製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為主、塑模結合、分件製作、逐步套合和入窯繞制、出窯繪彩的方法,燒製出這些大型陶俑和陶馬。陶俑頭部大都是合模製成,俑腿和俑身是採用模製或泥條盤成,臂和手用模製或手製。對各個細部的製作,運用塑、模、捏、貼、刻、畫等方法,逐個進行雕塑。例如陶俑頭部的製作是先模製成頭形,作成初胎,然後復泥,製出眼、鼻、耳、嘴、鬍鬚。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後再復泥,用手製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壓成甲釘。陶馬的製作也是採用分件合模和堆塑的方法制成的。分件製作後,安裝套合,用泥粘接,然後入窯燒製,燒好後繪彩。陶俑的手臉為粉紅色,服飾有粉綠、粉紫、深綠、赭石等顏色。在陶俑的身上還刻有"宮疆"、"咸陽"、"都倉"、"宮系"、"廿"、"得"等字樣,這些有的是中央製陶作坊管理下的工匠名字,有的是編號。俑坑中的戰車是木製的,木質因年久已腐朽,但車轅、衡、輢、輪、軾、轂等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都儲存了下來。從坑中車跡看,車為單轅,轅長3.70-3.96米,前端仰起,後端平直壓於車輿下。輿呈橫長方形,輿前有軾,後邊開門。車輪高1.35米。轅前有衡,衡上縛雙軛。車前駕四馬,駕具齊全。車身通體髹漆,有的地方還有彩繪的花紋。按照車身的大小和裝飾,大體可分為指揮車、副車、乘車和一般戰車。從兵馬俑坑中還挖掘出大量金屬兵器,有青銅劍、戈、矛、戟、鈹、殳、鉞、吳鉤、弩、箭、鏃等共幾萬件,它們大多是當時的實用品。這些兵器製作精良,有的至今仍鋒利無比,說明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冶金製造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水平一號坑展廳簡介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 御手一名,車士兩名。一號坑展廳一號坑由於坑內進水,在建成後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軟而導致區域性塌陷,現在一號坑隔牆比陶俑低的原因正是因為進水所造成的。一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1976年開始動工修建,1979年1O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大廳為拱形鋼架結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70米,廳頂距俑坑底部高22米,總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把一號兵馬俑全部罩在遺址大廳內。有良好的通風、採光及溫溼度的檢測、防火和防盜等設施,以確保遺蹟、遺物的安全
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晏寨公社西楊村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從葬坑,坑址距秦始皇陵陵園外城東城坦約1.5公里。公元前247年,年僅十三歲的嬴政即秦王位。他先後平定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秦王朝,自稱始皇帝。秦始皇一生做了許多有利於統一的重大事業。他廢封建,置郡縣、統一法律、統一度量衡和統一文字等等。秦始皇初即王位就開始修建陵園。統一全國後,他徵發來修築驪山陵園的民夫,最多時達七十多萬人。直到他五十歲去世時,陵園還未全部竣工,秦二世胡亥又接著修了兩年,前後共費時近三十九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後葬入驪山。公元前206年,項羽入關火燒阿房宮等秦宮室,秦始皇陵園也被焚燬。原建築雖然早已毀壞,但仍可看到遺蹟。陵園周圍還有許多遺址,現在已經知道的有:陪葬墓、馬廄坑、石料加工場、弄徙墓地、殺殉坑、兵馬俑坑和銅國馬坑等。1974年春,當地群眾在打井時挖出大型陶俑。經考古工作者鑽探試掘,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陶俑坑,並定名為一號兵馬俑坑。以後又相繼發現了二號、三號兵馬俑坑。一號兵馬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260平方米。坑的東部為一條南北長60米、東西寬3.45米的長廊,裡面站著三排陶俑,每排68個,組成一個橫隊。橫隊後面夯築隔牆十堵,將坑分為東西向的十一個過洞。南、北兩個過洞較窄,各站兩排俑。中間九個過洞裡各站四排俑,均為面向東的縱隊。陶俑按服裝不同可分為鎧甲俑和戰袍俑。陶俑中間有木質戰車(已朽),每乘戰車前有四匹戰馬,車後並排站三個鎧甲俑,他們是車上的甲首、參乘和馭者。這些陶俑身高1.75-1.97米,手執戈、矛、劍、吳鉤、弓、戟等兵器。陶馬高1.5米,長2米。幾年來,一號坑已挖掘了五個探方,面積約2.000平方米,出土陶俑1.087件、陶馬32匹、戰車8乘、鼓3面。根據排列密度推算,一號坑全部挖掘後可出土陶俑、陶馬6.000餘件。二號兵馬俑坑在一號坑東部以北約20米處,平面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為124米,南北最寬處為98米,深5米,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內用隔牆分為四個單元。二號坑以戰車為主,坑內約有戰車、陶馬、陶俑等1.500件。三號兵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4.8米,面積約520平方米。坑內有陶俑68件、駟馬戰車一乘。秦俑坑中兵俑的排列形式,反映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特別是秦代的軍隊編制狀況。一號坑內以車兵為主,車步兵相間:二號坑裡車兵較多,步騎也佔一定數量,形成車、步、騎聯合編隊的形式;三號坑似為指揮機關。出土的陶俑是按照秦軍將卒形象塑造的。眾多的陶俑給人的印象是:體格魁偉,比例勻稱,造型逼真,形象生動。步兵俑大都是單獨編列,往往位於每一兵力單位的前部。有的跟隨在車、騎後面,即"徙卒"。他們挾弓挎箭,身著戰袍,凝目聆聽,顯得鎮靜而機警。同車、騎混編的甲俑都執長兵器,免冑束髮,形象威武。騎兵俑一手牽馬韁,一手作提弓狀,頭戴圓形壓發小帽,上繪彩色梅花形散點紋,兩側有帽帶扣結於頷下。上身著短甲,下著緊口褲,足登長筒馬靴,勇武精悍。 車兵是古老的兵種之一,秦車是單轅的敞篷戰車。馭者居中。身著重甲,雙臂護以臂甲,手握車轡,目視前方,曲背挺腿,顯得全神貫注,馭術嫻熟。車士分列車側,一手按車輿,一手執兵器。弓弩手是徙卒中一個獨立的兵種,在秦軍中佔有顯要的地位。蹲姿甲俑執弓控弦,目視前方,表情嚴肅,是訓練有素的勇士形象。 將軍俑頭戴燕尾長冠,身著細扎花甲,堅定沉著,剛毅自若,充分體現了身經百戰,臨敵不懼的大將風度。陶馬體形高大,勁健有力。膘肥而不臃腫,腿瘦而不單薄。無論是車馬還是乘馬,均張口銜鑣,剪鬃縛尾,雙耳前傾。顯示了它們是機警敏銳,強壯善馳的良馬。在陶俑的製作工藝上也有獨到之處。秦代的製陶工匠和雕塑工匠用以模為主、塑模結合、分件製作、逐步套合和入窯繞制、出窯繪彩的方法,燒製出這些大型陶俑和陶馬。陶俑頭部大都是合模製成,俑腿和俑身是採用模製或泥條盤成,臂和手用模製或手製。對各個細部的製作,運用塑、模、捏、貼、刻、畫等方法,逐個進行雕塑。例如陶俑頭部的製作是先模製成頭形,作成初胎,然後復泥,製出眼、鼻、耳、嘴、鬍鬚。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後再復泥,用手製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壓成甲釘。陶馬的製作也是採用分件合模和堆塑的方法制成的。分件製作後,安裝套合,用泥粘接,然後入窯燒製,燒好後繪彩。陶俑的手臉為粉紅色,服飾有粉綠、粉紫、深綠、赭石等顏色。在陶俑的身上還刻有"宮疆"、"咸陽"、"都倉"、"宮系"、"廿"、"得"等字樣,這些有的是中央製陶作坊管理下的工匠名字,有的是編號。俑坑中的戰車是木製的,木質因年久已腐朽,但車轅、衡、輢、輪、軾、轂等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都儲存了下來。從坑中車跡看,車為單轅,轅長3.70-3.96米,前端仰起,後端平直壓於車輿下。輿呈橫長方形,輿前有軾,後邊開門。車輪高1.35米。轅前有衡,衡上縛雙軛。車前駕四馬,駕具齊全。車身通體髹漆,有的地方還有彩繪的花紋。按照車身的大小和裝飾,大體可分為指揮車、副車、乘車和一般戰車。從兵馬俑坑中還挖掘出大量金屬兵器,有青銅劍、戈、矛、戟、鈹、殳、鉞、吳鉤、弩、箭、鏃等共幾萬件,它們大多是當時的實用品。這些兵器製作精良,有的至今仍鋒利無比,說明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冶金製造技術已具有較高的水平一號坑展廳簡介一號坑為東西向的長方形坑,長230米,寬62米,四周各有五個門道。坑東西兩端有長廊,南北兩側各有一邊廊,中間為九條東西向過洞,過洞之間以夯土牆間隔。這個坑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矩形聯合編隊。軍陣主體面向東,在南、北、西邊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擔任護翼和後衛;東面三排武士為先鋒。九個過洞內排列著戰車與步兵的龐大主體軍陣,每個過洞內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戰袍,有的著鎧甲,中間配有戰車,每輛戰車後有 御手一名,車士兩名。一號坑展廳一號坑由於坑內進水,在建成後不久就把土隔梁的下部泡軟而導致區域性塌陷,現在一號坑隔牆比陶俑低的原因正是因為進水所造成的。一號兵馬俑坑遺址大廳,1976年開始動工修建,1979年1O月1日建成並對外開放。大廳為拱形鋼架結構,東西長230米,南北寬70米,廳頂距俑坑底部高22米,總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把一號兵馬俑全部罩在遺址大廳內。有良好的通風、採光及溫溼度的檢測、防火和防盜等設施,以確保遺蹟、遺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