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都不知道制定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是制定計劃,透過今天王小英教授的講析我明白了,制定課題研究的障礙在哪裡,就是無計劃性。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這裡“預”就是計劃的意思,計劃可以避免失誤,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課題一旦確定後,接下來就要全面規劃整個研究過程,合理安排研究中的各項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是研究工作進行之初所作的書面規劃,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研究實施的藍圖。由於研究本身是件相當複雜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須周密思考,統籌安排。
做好計劃一定注意一下幾點:
1.理解研究計劃的作用
研究計劃在教師的教育研究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內容的細化
課題研究會牽涉很多因素,研究不僅要把握重點,也要顧及細節。研究者透過制定研究計劃,可以使研究的目標、內容、範圍、方法、程式等更加明晰,使課題內容更加具體化、操作化。
(2)研究行動的指南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計劃是研究實施的指南。研究計劃中必須制定詳細的研究程式與步驟,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資源,還要設想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案。有了研究計劃,行動就有方向。有時,一個頗有創意的研究構想,只有在寫成研究計劃的過程中,才會發現某些不足和預想不到的困難,才會促使研究者努力設法去解決。有了書面的研究計劃,還可以作為與同行間溝通的依據,把自己的設想告訴別人,徵求建議與指導,使研究課題更趨完善。
(3)課題申報的形式
研究計劃是研究者的研究構想,也是課題申報的主要形式,課題申報必須提交研究計劃。科研管理部門主要是透過研究計劃的申報、評審來確定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需要立項給予資助。
2、研究計劃的基本要求
撰寫一份研究計劃,首先必須瞭解研究計劃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問題:(1)研究什麼(2)為什麼研究(3)如何研究(4)有何成效。無論採用什麼格式撰寫研究計劃,以上四個問題是必須要具體回答的。掌握了這四個基本要求,研究計劃中才不會遺漏必要的資訊和內容,才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援。當研究計劃完成後,我們也可以按是否清楚地回答了這四個問題來評價研究計劃的優劣。
3、研究計劃的形式與內容
研究課題多種多樣,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撰擬研究計劃不必受制於撰寫格式,只要符合以上四個基本要求,只要清楚地表達必要的資訊與資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的格式有多種,但研究計劃的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課題名稱要簡潔明瞭,一個好的課題名稱要能準確地反映研究的範圍、物件、內容、方法,能顯示研究變數以及變數之問的關係,使人一看就能大致瞭解課題研究的內容。
(2)研究目的與意義: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主要回答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課題有什麼價值,課題產生的背景,研究的重點等問題。
(4)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任何研究都以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為具體行動的指引,因此無論採用什麼格式撰寫研究計劃,必須具體明確的列舉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明確課題的研究範圍。
(5)研究物件和研究變數: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研究物件。由於研究物件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研究者在制定研究計劃時必須對研究物件和研究的主要變數加以界定,避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對研究物件的描述,涉及研究的總體範圍、樣本數量、抽樣的方法,必要時還需提示研究物件的來源和特徵。
(6)文獻綜述:研究工作必須以有關文獻為基礎,在撰寫研究計劃時,應對相關文獻作系統的陳述,以展示研究者對該領域研究現狀的瞭解程度。
(7)研究方法與設計:這一部分說明研究採用的途徑、手段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的步驟。因此要描述得明確詳細,凡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資料收集程式與分析方法,應分項說明。當然在有限的篇幅中,很難將研究方法與設計的全部細節描述周全,一般只需點到有關學術名詞即可。例如,用“分層隨機抽樣”來說明抽樣方法,用“等組前後測實驗”表示實驗設計模式,用“t檢驗”表示統計分析方法等。
(8)研究進度:規劃研究進度,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時間,二是工作專案。若研究有時間的限制,則以最終完成時間為依據,倒過來分配每一工作專案的時間:若無明確的時間限制,則可以工作專案為依據,安排每一項工作的時間。擬訂研究進度,通常要給出時間進度表或工作專案進度表,從而保證研究能有條不紊地開展,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
(9)成果形式:預計的研究成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提示研究的預期成果和成果的表現形式,如研究論文和研究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體等。研究週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說明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二是說明研究成果可能產生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0)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如果研究工作由一個人獨立完成,那麼在研究計劃中只需填寫研究者個人的學歷、職務、專業等情況。如果研究是由一個課題組承擔,則需列出課題組每個成員的基本情況和具體分工情況。
(11)經費預算:經費與裝置是進行研究的物質條件。經費預算要本著節約的原則,實事求是地估算。研究計劃中要把開支的專案、用途、金額一一列出,最好採用經費預算一覽表。一般經費預算的主要專案有:圖書資料費、研究人員研究費、小型會議費、交通差旅費、測驗問卷編制費、上機費、印刷費、研究實施的勞務費、裝置材料費、郵電費、管理費、研究評審費、雜費等。
(12)參考書目與附錄:研究計劃本身具有相當程度的學術性,正規的研究計劃要求列出參考文獻或參考書目,必要時也可將相關的資料作為附錄。
以上12個方面大致包括了正式的、嚴格的研究計劃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在實際撰寫研究計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研究的目的、要求、內容、方法作些適當的增刪或調整。而且,研究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研究過程中,難免會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從而影響原有計劃的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對研究計劃進行調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以前,我都不知道制定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是制定計劃,透過今天王小英教授的講析我明白了,制定課題研究的障礙在哪裡,就是無計劃性。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這裡“預”就是計劃的意思,計劃可以避免失誤,可以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課題一旦確定後,接下來就要全面規劃整個研究過程,合理安排研究中的各項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是研究工作進行之初所作的書面規劃,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研究實施的藍圖。由於研究本身是件相當複雜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須周密思考,統籌安排。
做好計劃一定注意一下幾點:
1.理解研究計劃的作用
研究計劃在教師的教育研究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師提出研究問題後採取進一步行動的前奏,同時又是行動前對自身行為所做的系統審視和反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研究內容的細化
課題研究會牽涉很多因素,研究不僅要把握重點,也要顧及細節。研究者透過制定研究計劃,可以使研究的目標、內容、範圍、方法、程式等更加明晰,使課題內容更加具體化、操作化。
(2)研究行動的指南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計劃是研究實施的指南。研究計劃中必須制定詳細的研究程式與步驟,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資源,還要設想可能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方案。有了研究計劃,行動就有方向。有時,一個頗有創意的研究構想,只有在寫成研究計劃的過程中,才會發現某些不足和預想不到的困難,才會促使研究者努力設法去解決。有了書面的研究計劃,還可以作為與同行間溝通的依據,把自己的設想告訴別人,徵求建議與指導,使研究課題更趨完善。
(3)課題申報的形式
研究計劃是研究者的研究構想,也是課題申報的主要形式,課題申報必須提交研究計劃。科研管理部門主要是透過研究計劃的申報、評審來確定課題研究是否有價值,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需要立項給予資助。
2、研究計劃的基本要求
撰寫一份研究計劃,首先必須瞭解研究計劃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問題:(1)研究什麼(2)為什麼研究(3)如何研究(4)有何成效。無論採用什麼格式撰寫研究計劃,以上四個問題是必須要具體回答的。掌握了這四個基本要求,研究計劃中才不會遺漏必要的資訊和內容,才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援。當研究計劃完成後,我們也可以按是否清楚地回答了這四個問題來評價研究計劃的優劣。
3、研究計劃的形式與內容
研究課題多種多樣,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撰擬研究計劃不必受制於撰寫格式,只要符合以上四個基本要求,只要清楚地表達必要的資訊與資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的格式有多種,但研究計劃的內容大同小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課題名稱要簡潔明瞭,一個好的課題名稱要能準確地反映研究的範圍、物件、內容、方法,能顯示研究變數以及變數之問的關係,使人一看就能大致瞭解課題研究的內容。
(2)研究目的與意義:課題研究的目的與意義,主要回答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課題有什麼價值,課題產生的背景,研究的重點等問題。
(4)待答問題與研究假設:任何研究都以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為具體行動的指引,因此無論採用什麼格式撰寫研究計劃,必須具體明確的列舉待答問題或研究假設,明確課題的研究範圍。
(5)研究物件和研究變數: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研究物件。由於研究物件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研究者在制定研究計劃時必須對研究物件和研究的主要變數加以界定,避免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對研究物件的描述,涉及研究的總體範圍、樣本數量、抽樣的方法,必要時還需提示研究物件的來源和特徵。
(6)文獻綜述:研究工作必須以有關文獻為基礎,在撰寫研究計劃時,應對相關文獻作系統的陳述,以展示研究者對該領域研究現狀的瞭解程度。
(7)研究方法與設計:這一部分說明研究採用的途徑、手段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的步驟。因此要描述得明確詳細,凡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資料收集程式與分析方法,應分項說明。當然在有限的篇幅中,很難將研究方法與設計的全部細節描述周全,一般只需點到有關學術名詞即可。例如,用“分層隨機抽樣”來說明抽樣方法,用“等組前後測實驗”表示實驗設計模式,用“t檢驗”表示統計分析方法等。
(8)研究進度:規劃研究進度,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時間,二是工作專案。若研究有時間的限制,則以最終完成時間為依據,倒過來分配每一工作專案的時間:若無明確的時間限制,則可以工作專案為依據,安排每一項工作的時間。擬訂研究進度,通常要給出時間進度表或工作專案進度表,從而保證研究能有條不紊地開展,能按預定要求如期完成。
(9)成果形式:預計的研究成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提示研究的預期成果和成果的表現形式,如研究論文和研究報告、專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學儀器、教學軟體等。研究週期較長的課題,還應該說明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二是說明研究成果可能產生的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0)課題組成員及其分工:如果研究工作由一個人獨立完成,那麼在研究計劃中只需填寫研究者個人的學歷、職務、專業等情況。如果研究是由一個課題組承擔,則需列出課題組每個成員的基本情況和具體分工情況。
(11)經費預算:經費與裝置是進行研究的物質條件。經費預算要本著節約的原則,實事求是地估算。研究計劃中要把開支的專案、用途、金額一一列出,最好採用經費預算一覽表。一般經費預算的主要專案有:圖書資料費、研究人員研究費、小型會議費、交通差旅費、測驗問卷編制費、上機費、印刷費、研究實施的勞務費、裝置材料費、郵電費、管理費、研究評審費、雜費等。
(12)參考書目與附錄:研究計劃本身具有相當程度的學術性,正規的研究計劃要求列出參考文獻或參考書目,必要時也可將相關的資料作為附錄。
以上12個方面大致包括了正式的、嚴格的研究計劃的基本結構和內容。在實際撰寫研究計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研究的目的、要求、內容、方法作些適當的增刪或調整。而且,研究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在研究過程中,難免會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從而影響原有計劃的達成,在這種情況下對研究計劃進行調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