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城6803116501
-
2 # 禾麥文化
這個曾國藩早就給出了答案。
清朝皇帝,是漢化比較徹底,並且對傳統儒家文化發揚比較好的帝王群體。
傳統儒家文化,無非是要建立一個君明臣忠,父慈子孝,天下大同的的世界。
清朝借鑑明朝因苛捐雜稅覆滅的教訓。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康熙皇帝宣佈,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國的丁銀數額為永久的丁銀徵收定額,以後額外添丁,不再多徵。即“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把全國丁銀總額基本固定,從中央到地方不得把全國丁銀總額增加,使廣大農民負擔相對穩定,逃亡人口減少,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政策,將人頭稅改為財產稅。這一制度的實行,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
到乾隆朝,在平叛,開拓疆土,民生普免錢糧,文化事業(四庫全書)全面振興。
從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中國歷史上人口首次破億。到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全華人口突破4億,佔當時世界人口的比例超40%。
秘密立儲制度,實現了選賢不選長,政權的平穩交接。
清朝實現了在傳統封建統治模式下,在傳統農業生產模式下,在治理能力、治理效率、治理效果的最高峰。
對中國儒家綱常及傳統文化,予以完整的傳承及發揚。
當然,固步自封,閉關鎖國,那都是後來的事。也不能苛責清朝統治者超越時代及自身侷限。
因而,在撲滅太平天國的過程中。
曾國藩,將清朝統治者,這種“異族韃虜”當自己人。
反而將太平天國,這種民族上是自己人,但文化上“離經叛道”、“異端邪說”的拜上帝教,當做洪水猛獸。
因而晚清四大明臣,他們的價值觀是,他們衛的是“道”。既然清朝統治者這種“異族韃虜”,將傳統中國的“道”發揚到最佳,比歷朝本民族統治者做的還好,那麼他們就沒有反抗的意願,反而多了一份衛“道”的忠誠。
-
3 # 圕小李
要知道到了名臣這個地位說明人家是忠於執政者才被委以重任的,反清不就是反自己嗎。中華一直就不是以種族來劃分的,而是文化的認同。至於孫中山和朱元璋他們不過是打著民族的旗號幹來拉人入夥罷了。
-
4 # 環中佳麗
中華帝國(清朝),極少數人還要加個“滿”字,是狹隘民族觀作崇。從夏商起中國就是一個民族國家,五代十國,離我們很久了,出來表現的民族很多,卻很少有人出來質疑。清朝的前期的表現,是另人鼓舞的,再一次實現了中華民族大統一。清末期,漢四大名臣,為什麼沒有推翻清朝?我認為,國勢已經很弱,再內推坍塌,國家勢必分裂,四大名臣遠見卓智,維清實屬必要。我們回故現代史,許多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復興和強大,矢志不已,透過抗日戰爭,廢除了香港以外的租界,結束了半殖民地的國家。走進了世界政治的中心,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我們將永遠記住前輩的功勞。
-
5 # 雲端美
清廷“永不加賦”的祖訓
具有巨大的感召力
獲得了百姓的支援;
孫中山革命口號最初是利用民族主義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也說明清廷依然被社會支援
後來三民主義革命理論
更加具有說服力
其中的民權主義:實行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權(政權)以管理公權力,公權力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試、監察五權(治權)以治理國家。
滿清人一直執掌兵權
直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袁世凱擁有一些兵權
這些人除了袁世凱
都是儒學大家
四維八綱從小學習
才贏得朝廷信任;
武昌起義是清朝新軍的造反
前提是清廷三年前頒佈了《欽定憲法大綱》明確君主立憲改革時間表
即1917年開始君主立憲
這是慈禧太后的旨意
金口玉言讓武昌新軍
造反心理擔憂大幅度減低。
袁世凱奉朝廷之命
帥軍去武漢平定武昌起義
在得到如果能勸清廷退位就擁護他做第一任大總統後
積極跟朝廷斡旋
最終成功讓清廷頒佈《退位詔書》終止了計劃中的君主立憲改革計劃
袁世凱成為第一任大總統
這是君主立憲國家不可能有的職務。
1915年12月13日,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袁世凱宣佈廢除共和政體,實行帝制,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年號洪憲,自任皇帝;1916年3月22日,宣佈廢除帝制,重歸共和,前後總共歷時83天。
袁世凱遭到全國反對
被稱作“竊國大盜”
各地開始轟轟烈烈護國運動
使得他洪憲君主立憲成為鬧劇
共和國畢竟是公眾的國家
袁世凱當君主立憲皇帝也沒門
中國從此進入現代文明。
-
6 # dansipa1
首先,晚清四大名臣是漢人,他們不反清,但有人反清。自清入關後到清滅亡一直有人要推翻清朝的,前期有南明、鄭成功,民間有天地會、小刀會、白蓮教等,後期,這些還存在,但基本上不活躍了。隨著革命形式的發展,這些勢力基本上和革命黨合流了。其次,清朝康熙帝開始尊儒、尊重漢族文化,逐漸得到了士子之心。晚清四名臣出名皆自維護清廷鎮壓太平天國或捻軍,所以不會反清的。
-
7 # Job3093
都是奴才,會幹出什麼事情呢?魯迅先生說過,這是一個爭做奴才而不得和坐穩奴才的社會。這種政權機器中的精英分子,不過是一個個死的零件。
-
8 # 趙丙紅
漢人滿人當政又能咋樣,唐,漢,宋,明,是漢人當政,對百姓好嗎,只要一心為百姓服務,那個民族人當政都一樣,上下五千年只出了一個好皇帝一心為天下窮苦人服務,那就是漢劉邦第四子,漢文帝,
-
9 # 飛過夏天的鳥
曾國藩的湘軍完全剿滅了太平天國的時候,湘軍的實力是足夠可以威脅清王朝的統治的,但是曾國藩沒有這樣做的原因,就像是一個已經長大的孩子(我把清王朝與曾國藩的關係比作父與子的關係,曾囯藩如果不是清王朝的親兒子,也是乾兒子)不可能幹掉自己的父親一樣,或者是說從實力上講是可以有幹掉父親的實力,但是從道義上與心理上講是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或者,曾國藩在某一個走向勝利的瞬間心理上是會有一種猶然而生的殺父情結的。但是曾國藩是一個讀書人,他沒有絲毫表露出這樣的心理,因為他深深的明白僅僅靠實力不足以推翻一個王朝,沒有道義與正當性,天下無以歸心,必天下大亂矣。
-
10 # 超風行者8k2S
時代原因:四大所謂的中興名臣出身於傳統尊君之農耕的環境當中
客觀原因:沒有完全受到西方的民主或民權的思想幹預,能夠最後功成身退是最大的榮耀
主觀原因:晚清政府對待四大名臣之控制權力的程度還在,名臣之興衰主要受到王權制約因素頗多
經濟原因:四大名臣之軍事後勤無法到達自給自足的供給之地步,需要中央與地方的雙層配合才行
政治原因:四大名臣互相之間並非鐵板一塊,晚清在身邊都安排整套的監察系統,一舉一動都有耳目
-
11 # 大唐王者歸來
以前我也這麼想,這些人為什麼只會服從,為什麼不改朝換代。可是當你比較之後,就會慶幸他們沒有推翻大清。或者說大清沒有被推翻未必是什麼壞事。不信我們比較一下,朱元璋對功臣都是斬盡殺絕,手段殘忍。清朝除了三藩之亂,很少殺功臣。豪哥,年羹堯,和珅都是賜自盡。朱元璋喜歡剝皮萱草,崇禎喜歡凌遲。慈禧發動辛酉政變也只是將肅順等人斬首。清朝有凌遲,只是針對百姓,對大臣寬容多了。而明成祖朱棣,不但株連九族,還來了個株連十族。朱元璋殺大臣株連都在幾萬人,和珅賣官鬻爵那麼大案子,沒有株連一個大臣。不得不說,清朝比明朝強多了。真的讓李鴻章們上臺,不見得比清朝好。因為這些人對自己人特別狠。
回覆列表
滿清四大名臣雖是漢人,但他們都是文弱書生為官,手中雖有些權力,但沒有軍權,推翻清朝要靠武裝力量的配合。
清朝軍隊指揮權由清皇帝和八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