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 (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捷克作曲家安東寧• 德沃夏克在1841 年9 月8 日生於布拉格附近伏爾塔瓦河畔的尼拉霍基維斯村一個兼做屠夫的小客店老闆家中。小德沃夏克自幼開始學小提琴,對捷克民歌和民間舞曲特別感興趣,他在教堂唱詩班和客店節日的表演,常為聽者所讚賞。十三歲時,因為身為長子必須繼承父業,德沃夏克被送到鄰近市鎮當屠戶學徒,這期間他同時學習音樂,才賦大有發展。1857 年起進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後先後在布拉格的一個樂隊和“臨時劇院”的樂隊工作,一直到1871 年。在樂隊的工作,使德沃夏克有機會接觸斯美塔那的早期歌劇,包括《勃蘭登堡人在捷克》 和《被出賣的新娘》等,還有幸觀賞到柏遼茲、瓦格納和李斯特等名家的演出,熟知了大量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作品,積累了豐富的學識。六十年代,德沃夏克己經開始嘗試作曲,寫出範圍廣泛的各類作品,包括交響曲、彌撒樂、歌劇、聲樂套曲和室內樂曲,但是由於沒有上演,基本上不為人所知。 1871 年,德沃夏克辭去劇院樂隊的工作,婚後以教課為生,此外還兼任布拉格一所教堂的風琴師職務,但主要時間則用以創作。七十年代,他的兩部作品——愛國主義頌詩大合唱《 白山的子孫》和樂套曲《摩拉維亞二重唱》,是他進入創作成熟時期和成為民族藝術家的重要標誌。《 白山的子孫》 在1873 年由著名的“布拉格赫拉霍爾”合唱團首演成功,成為德沃夏克創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者說,一個重要的轉機,自此之後,他的一些作品,如《 第三交響曲》(bE 大調)等都相繼獲得演出。1875 年,由於申請奧地利政府發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藝術家”國家補助金,他附送的作品為當時參加補助金評議委員會的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所賞識,就此,這兩位志同道合的音樂家終生保持深厚的崇高友誼。勃拉姆斯熱情地關心德沃夏克的成長,具體幫助他提高作曲技巧,推薦他的作品給出版商出版,使他得以開始名揚國外;德沃夏克後來把勃拉姆斯的《 匈牙利舞曲》 改編為管絃樂曲,還把自己的《d小調絃樂四重奏》題獻給他——人們認為勃拉姆斯在德沃夏克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如舒曼在勃拉姆斯的創作生活中的地位一般。1878年,德沃夏克在布拉格舉行他的作品演奏會,生平第一次擔任樂隊指揮,又為他的藝術活動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 德沃夏克的主要創作,除上述幾部作品和七十年代末寫的第一套《斯拉夫舞曲》、三首《斯拉夫狂想曲》和《聖母衰悼曲》外,大都在八十年代間世,其中包括《第六交響曲》 到《第八交響曲》、《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歌劇《德米特里》和《雅各賓黨人》 、《胡斯序曲》和第二套《 斯拉夫舞曲》等。八十年代也是德沃夏克在國內外獲得巨大聲譽的年代,他五次赴英演奏旅行(九十年代又去四次),所獲得的輝煌成功,可以同亨德爾、海頓和門德爾松先後在英國得到的榮譽相比美。他在英國指揮自己的作品,首演神劇《聖柳德米拉》、清唱劇《鬼的新娘》和《第七交響曲》——他的《d小調第七交響曲》是專為同他關係特別密切的倫敦愛樂樂團而寫的,至於他的一部首先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甚至被題名為“英吉利交響曲”。為了表達對德沃夏克的最高敬意,英國劍橋大學在1891年授予他音樂博士的榮譽學位——十九世紀末,柴科夫斯基和格里格也獲得同樣的禮遇。 1888 年,德沃夏克同柴科夫斯基的結識,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柴科夫斯基的邀請,德沃夏克曾到莫斯科和彼得堡演奏自己的作品,同樣獲得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初,德沃夏克又多次在倫敦、柏林、布達佩斯、紐約以及歐美其他城市旅行,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1892 年秋,德沃夏克接受美國的優惠邀請,暫時離開他從1890年開始擔任的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職務,就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僑居美國期間,他寫出第九交響曲《新世界》和《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等重要作品。1894年春末,德沃夏克回到波希米亞,回到自己的家園和時刻關懷著他的捷克人民中間。他繼續在布拉格音樂學院的教課工作,1901年還被往命為音樂學院院長,他塔養出五十多位香樂家,其中包括著名的作曲家諾伐克(V. Nofvak , 1870——1949)、蘇克(J.Suk , 1574 一1035 )和保加利亞的克里斯多天(Xpuctob ,1875——1941) 等。德沃夏克回國後新寫的作品有四首交響詩和三部歌劇,其中《水仙女》在1901年首演後受到的長久而廣泛的歡迎,並不下於斯美塔那的《被出賣的新娘》。1901年當德沃夏克過六十歲生日時,在布拉格、倫敦和維也納,都為他舉行盛天的慶祝活動,但是,正是在這個時期,德沃夏克的腎臟等器官卻開始患了不治之症,到1904年5月1日終因腦溢血在布拉格突然辭世。 德沃夏克的創作浸染著深刻的捷克民間色彩,在主題與結構方面同捷克民間音樂的神韻和特點保有密切的取系。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熱誠和為復興祖國民族文化所做的且大努力:他的一些大型作品以人民的鬥爭和對先烈的讚頌為主題,還有許多作品再現了捷克大自然和民間日常生活畫面,另一些作品則採用捷克古代的歷史和美麗的神話為題材。德沃夏克同斯美塔那一樣,都認為用音樂來讚頌自己的祖國和鞏固人民對更加美好的未來的信念,是他們自己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只是在對待民間音樂素材方面,斯美塔那所矚目的只偏重於捷克,而德沃夏克不但注意到捷克的民間音樂,他也轉向摩拉維嚴和斯洛伐克,他似乎更加重視斯拉夫各民族間的相互聯絡。例如,在他那舉世聞名的《斯拉夫舞曲》中,斯洛伐克的奧德捷梅克、波蘭的瑪祖卡和波羅涅茲、南斯拉夫的科羅、烏克蘭的屯卡,就同波爾卡、索塞卡、斯科契那,孚利安特以及其他捷克舞曲兼收幷蓄。
德沃夏克 (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捷克作曲家安東寧• 德沃夏克在1841 年9 月8 日生於布拉格附近伏爾塔瓦河畔的尼拉霍基維斯村一個兼做屠夫的小客店老闆家中。小德沃夏克自幼開始學小提琴,對捷克民歌和民間舞曲特別感興趣,他在教堂唱詩班和客店節日的表演,常為聽者所讚賞。十三歲時,因為身為長子必須繼承父業,德沃夏克被送到鄰近市鎮當屠戶學徒,這期間他同時學習音樂,才賦大有發展。1857 年起進布拉格管風琴學校學習兩年,畢業後先後在布拉格的一個樂隊和“臨時劇院”的樂隊工作,一直到1871 年。在樂隊的工作,使德沃夏克有機會接觸斯美塔那的早期歌劇,包括《勃蘭登堡人在捷克》 和《被出賣的新娘》等,還有幸觀賞到柏遼茲、瓦格納和李斯特等名家的演出,熟知了大量古典樂派和浪漫樂派的作品,積累了豐富的學識。六十年代,德沃夏克己經開始嘗試作曲,寫出範圍廣泛的各類作品,包括交響曲、彌撒樂、歌劇、聲樂套曲和室內樂曲,但是由於沒有上演,基本上不為人所知。 1871 年,德沃夏克辭去劇院樂隊的工作,婚後以教課為生,此外還兼任布拉格一所教堂的風琴師職務,但主要時間則用以創作。七十年代,他的兩部作品——愛國主義頌詩大合唱《 白山的子孫》和樂套曲《摩拉維亞二重唱》,是他進入創作成熟時期和成為民族藝術家的重要標誌。《 白山的子孫》 在1873 年由著名的“布拉格赫拉霍爾”合唱團首演成功,成為德沃夏克創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者說,一個重要的轉機,自此之後,他的一些作品,如《 第三交響曲》(bE 大調)等都相繼獲得演出。1875 年,由於申請奧地利政府發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藝術家”國家補助金,他附送的作品為當時參加補助金評議委員會的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所賞識,就此,這兩位志同道合的音樂家終生保持深厚的崇高友誼。勃拉姆斯熱情地關心德沃夏克的成長,具體幫助他提高作曲技巧,推薦他的作品給出版商出版,使他得以開始名揚國外;德沃夏克後來把勃拉姆斯的《 匈牙利舞曲》 改編為管絃樂曲,還把自己的《d小調絃樂四重奏》題獻給他——人們認為勃拉姆斯在德沃夏克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如舒曼在勃拉姆斯的創作生活中的地位一般。1878年,德沃夏克在布拉格舉行他的作品演奏會,生平第一次擔任樂隊指揮,又為他的藝術活動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 德沃夏克的主要創作,除上述幾部作品和七十年代末寫的第一套《斯拉夫舞曲》、三首《斯拉夫狂想曲》和《聖母衰悼曲》外,大都在八十年代間世,其中包括《第六交響曲》 到《第八交響曲》、《a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歌劇《德米特里》和《雅各賓黨人》 、《胡斯序曲》和第二套《 斯拉夫舞曲》等。八十年代也是德沃夏克在國內外獲得巨大聲譽的年代,他五次赴英演奏旅行(九十年代又去四次),所獲得的輝煌成功,可以同亨德爾、海頓和門德爾松先後在英國得到的榮譽相比美。他在英國指揮自己的作品,首演神劇《聖柳德米拉》、清唱劇《鬼的新娘》和《第七交響曲》——他的《d小調第七交響曲》是專為同他關係特別密切的倫敦愛樂樂團而寫的,至於他的一部首先由英國出版社出版的《G大調第八交響曲》,甚至被題名為“英吉利交響曲”。為了表達對德沃夏克的最高敬意,英國劍橋大學在1891年授予他音樂博士的榮譽學位——十九世紀末,柴科夫斯基和格里格也獲得同樣的禮遇。 1888 年,德沃夏克同柴科夫斯基的結識,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於柴科夫斯基的邀請,德沃夏克曾到莫斯科和彼得堡演奏自己的作品,同樣獲得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初,德沃夏克又多次在倫敦、柏林、布達佩斯、紐約以及歐美其他城市旅行,指揮演奏自己的作品。1892 年秋,德沃夏克接受美國的優惠邀請,暫時離開他從1890年開始擔任的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職務,就任紐約國立音樂學院院長;僑居美國期間,他寫出第九交響曲《新世界》和《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等重要作品。1894年春末,德沃夏克回到波希米亞,回到自己的家園和時刻關懷著他的捷克人民中間。他繼續在布拉格音樂學院的教課工作,1901年還被往命為音樂學院院長,他塔養出五十多位香樂家,其中包括著名的作曲家諾伐克(V. Nofvak , 1870——1949)、蘇克(J.Suk , 1574 一1035 )和保加利亞的克里斯多天(Xpuctob ,1875——1941) 等。德沃夏克回國後新寫的作品有四首交響詩和三部歌劇,其中《水仙女》在1901年首演後受到的長久而廣泛的歡迎,並不下於斯美塔那的《被出賣的新娘》。1901年當德沃夏克過六十歲生日時,在布拉格、倫敦和維也納,都為他舉行盛天的慶祝活動,但是,正是在這個時期,德沃夏克的腎臟等器官卻開始患了不治之症,到1904年5月1日終因腦溢血在布拉格突然辭世。 德沃夏克的創作浸染著深刻的捷克民間色彩,在主題與結構方面同捷克民間音樂的神韻和特點保有密切的取系。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愛國熱誠和為復興祖國民族文化所做的且大努力:他的一些大型作品以人民的鬥爭和對先烈的讚頌為主題,還有許多作品再現了捷克大自然和民間日常生活畫面,另一些作品則採用捷克古代的歷史和美麗的神話為題材。德沃夏克同斯美塔那一樣,都認為用音樂來讚頌自己的祖國和鞏固人民對更加美好的未來的信念,是他們自己義不容辭的神聖職責;只是在對待民間音樂素材方面,斯美塔那所矚目的只偏重於捷克,而德沃夏克不但注意到捷克的民間音樂,他也轉向摩拉維嚴和斯洛伐克,他似乎更加重視斯拉夫各民族間的相互聯絡。例如,在他那舉世聞名的《斯拉夫舞曲》中,斯洛伐克的奧德捷梅克、波蘭的瑪祖卡和波羅涅茲、南斯拉夫的科羅、烏克蘭的屯卡,就同波爾卡、索塞卡、斯科契那,孚利安特以及其他捷克舞曲兼收幷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