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娪音樂秀
-
2 # 墨耕5
第一看做工。有單板和合板之分。單板的就是原生態的木頭。合板就是加工過木頭。所以兩個有音色之間的差別。
第二看手感。一把好的琴,手感應該握著非常舒服。紙板很薄。按弦按和旋的時候彈奏的時候都很輕鬆。
第一看做工。有單板和合板之分。單板的就是原生態的木頭。合板就是加工過木頭。所以兩個有音色之間的差別。
第二看手感。一把好的琴,手感應該握著非常舒服。紙板很薄。按弦按和旋的時候彈奏的時候都很輕鬆。
主要是區分木材,合板 單板 全單,好的吉他 使用的木材好 是實木的單板 做工也好一點,低端的就是合板吉他
首先,材質就不同,較高階的琴做工更精細,工藝好,手感好。
其次,音色可能不同,高檔的琴相對而言共鳴好,聲音大,飽滿1、音色好壞是一個主觀判斷;
2、以大多數人認為“好聽”為標準,音色有好壞之分;
3、小尾巴:挑選吉他時如何從它的聲音表現來區別好壞。
什麼是音色
Wikipedia的原文我就不引用了,美國標準協會(American Standards Association)的定義是:音色是一種感覺屬性,聽者能夠賴以音色判斷兩個同等音高及響度的聲音是不同的。例如,音色可以讓人區分開一個440Hz的A是由小提琴奏出的,還是由吉他或者鋼琴什麼什麼奏出的。
音色好壞是一個主觀判斷
每個人腦中都有一套體系來判斷自己聽到的聲音是否好聽,但應該指出大多數人的標準還是比較一致的。尤其是對木吉他和電吉他的clean音色來講,大部分人能達成比較一致的判斷。而有人不喜歡較大的失真而有的人愛死它們了這就屬於主觀判斷的不同。
以大多數人認為“好聽”為標準,音色有好壞之分
那麼音色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就聲音本身來講,是由聲音的諧波(頻率域)是否豐富,諧波的振幅如何分配,以及聲音延續的長短(時間域)決定的。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音色有好壞之分。
因為不同的音色在頻域就像一幅畫,按照不同的標準,個人的喜好等,我們可以區分兩幅畫孰好孰壞;同樣,按照不同的標準,個人的喜好等,我們可以區分兩個音色孰好孰壞。
如第一點中說的,判斷音色(一幅畫)的標準在大部分人裡面是比較一致的。正是有了這個標準,才有了世界名畫,才有了傳說中能彈出世界名畫般音色的天價琴。
勒般均衡明亮”和“馬丁般低音澎湃”之分。
音色有沒有好壞之分,這個問題或許是一個真命題,但大多時候是個偽命題,原因是:
首先,判斷音色好壞,完全是個人習慣,比如很多人喜歡的保羅吉爾伯特,大多數人都說他的音色跟()一樣,但是保羅自己覺得他的音色很好,而且一直也未作大的修改。比如答主非常喜歡的尼爾扎扎,很多人可能覺得渣渣的音樂好,音色也好,但答主雖然喜歡渣渣的音樂,但不喜歡扎扎的音色,感覺他的音色太扎。
其次,我們對於吉他音色的概念,往往來自於專輯磁帶、CD等介質,或者現場演唱會的聽感,樂手們會使用一些他們覺得音色比較好、 比較符合自己要求的裝置,來做現場、做專輯,甚至按照樂手的喜好來進行後期處理,所以我們聽到樂手喜歡的音色,也會不由自主地喜歡某一種音色,從而認定這些音色是“好音色”,而這些樂手,由於職業原因,是非常捨得在裝置上投資的,所以我們聽到的好音色=來自高階裝置的音色,就是這麼來的。
以上說完,現在來說說挑選吉他的好音色:
吉他的好音色,在業界通常是一種大多數人覺得聽起來舒服的音色,但不排除有的人聽著覺得並不舒服,與其說一把琴音色好,倒不如說是這把琴的音色討喜,更受人喜歡。所以在挑選音色的時候,也就有“業界標準了”。
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專業、半專業人士認定的好音色,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上面也說過了,音色的好壞是很個人的,所以吉他的好音色、不好音色的區分,來自於大多數人的喜歡。挑選吉他時如何從它的聲音表現來區別好壞
拋開手感外形等等因素,單從聲音表現上講,挑選吉他第一位的應該是音準,然後應該轉到響度和延音的判斷,最後才應該是音色。
響度和延音的表現是一個琴共振好壞的直接體現,可以說,一把共振不好的琴,即使它的音色你十分喜歡,也是要三思再入手的。共振好意味著更大的響度,更豐富的泛音和更長的延音(後面這兩點又影響了音色),是每一把好琴的共同屬性。如何判斷?拿起來彈一彈,感受一下背側板的振動和琴頸的振動就可以了。
最後才是音色,去掉共振後,對音色影響最大的就是木材和琴絃了,直到這部分才到了談論這個音色比較暖、這個音色比較冷、然後我喜歡不喜歡的時候。比如選擇均衡的雲杉面板、溫暖的雪松面板、昂貴的玫瑰木背側、整枝的還是拼接的琴頸、使用那個牌子的琴絃等等,就是這些因素造成了同等品質琴之間的音色有“泰勒般均衡明亮”和“馬丁般音色有沒有好壞之分,這個問題或許是一個真命題,但大多時候是個偽命題,原因是:
首先,判斷音色好壞,完全是個人習慣,比如很多人喜歡的保羅吉爾伯特,大多數人都說他的音色跟()一樣,但是保羅自己覺得他的音色很好,而且一直也未作大的修改。比如答主非常喜歡的尼爾扎扎,很多人可能覺得渣渣的音樂好,音色也好,但答主雖然喜歡渣渣的音樂,但不喜歡扎扎的音色,感覺他的音色太扎。
其次,我們對於吉他音色的概念,往往來自於專輯磁帶、CD等介質,或者現場演唱會的聽感,樂手們會使用一些他們覺得音色比較好、 比較符合自己要求的裝置,來做現場、做專輯,甚至按照樂手的喜好來進行後期處理,所以我們聽到樂手喜歡的音色,也會不由自主地喜歡某一種音色,從而認定這些音色是“好音色”,而這些樂手,由於職業原因,是非常捨得在裝置上投資的,所以我們聽到的好音色=來自高階裝置的音色,就是這麼來的。
以上說完,現在來說說挑選吉他的好音色:
吉他的好音色,在業界通常是一種大多數人覺得聽起來舒服的音色,但不排除有的人聽著覺得並不舒服,與其說一把琴音色好,倒不如說是這把琴的音色討喜,更受人喜歡。所以在挑選音色的時候,也就有“業界標準了”。
實際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專業、半專業人士認定的好音色,容易被大多數人接受,上面也說過了,音色的好壞是很個人的,所以吉他的好音色、不好音色的區分,來自於大多數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