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性的外陰潰瘍不僅區域性紅腫熱痛,而且可化膿潰破,膿水淋漓,有如蟲蝕,謂之陰瘡,或稱陰蝕。本病早在漢代《金匱要略》中已有記載,“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病因病機】
本病常由外陰炎症發展而來,外陰部的創傷感染亦可致此。陰瘡可分陽證、陰證兩種。一般情況下,由鏈球菌、葡萄球菌所致者類似陽證陰瘡的熱毒病因,大腸桿菌所致者與陽證陰瘡的溼熱病因相似,結核菌所致者絕大部分屬陰證陰瘡的寒凝病因。
1.陽證
經行產後衛生護理不當,邪毒侵襲,或溼熱蘊積,伏於肝脈,滯於衝任,侵蝕外陰肌膚,破潰成瘡。
2.陰證
久居寒溼之地,寒溼乘虛侵襲,凝滯於內,邪氣不能外達,內陷於衝任肌膚,或陽氣虛衰,氣血失和,與痰溼凝結,肌膚失養,日久則潰腐成瘡。
【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1)臨床表現外陰紅腫,有大小不等的多個潰瘍,潰瘍基底部呈紅色,上覆一層膿性分泌物,區域性灼熱癢痛不止,甚則膿水淋漓,或久不斂口。
(2)檢查除外陰部常規檢查外,必要時尚需行區域性組織病理檢查和性病的有關檢查,同時應注意有無合併眼部及口舌病變。
2.鑑別診斷
根據病史、區域性表現及細緻的檢查,可除外結核、性病(如梅毒硬下疳、軟下疳)、腹股溝肉芽腫及癌性潰瘍,並與口-眼-生殖器綜合徵相鑑別。此外,約有1/3的外陰癌在早期表現為潰瘍。
【辨證施治】
本病應注意辨別陰陽,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還要注意內外兼治,重視區域性用藥。
證候:一側或雙側陰戶充血腫脹,見多數小水皰或濾泡性小膿腫,繼則出現潰瘍,疼痛或燒灼感,行動艱難,同時伴有惡寒發熱,口乾納少,小便澀痛,舌苔黃膩,脈細滑數。
分析:溼熱之邪內侵,與陰部氣血相搏結,經脈阻塞,蘊結成毒,腐肉釀膿,故陰戶充血腫脹,有水皰或膿腫,疼痛灼熱;邪毒與正氣交爭,故身熱;熱盛傷津則口乾;溼熱下注則小便澀痛;舌脈黃膩,脈細滑數均為熱毒之象。
基本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運用: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金銀花、天花粉各10g,防風、生甘草、陳皮、乳香、沒藥各6g,白芷、貝母各5g,當歸尾10g,穿山甲、皂角刺各9g。
癰腫瘡毒多因熱毒壅結,氣血壅滯而成。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瘡腫,為治癰要藥;輔以歸尾、乳香、沒藥活血散瘀以止痛,陳皮理氣行滯以消腫,防風、白芷暢行營衛,疏風散結以消腫;貝母、天花粉清熱排膿,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絡,消腫潰堅,共為佐使。諸藥合而用之,共奏消腫散結之效。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劑。
加減:熱毒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0g;溼濁甚者,加薏苡仁、茯苓各15g。
證候:外陰皮色不變,不甚腫痛,潰爛日久,瘙癢充血,膿水淋漓,瘡久不斂,神疲體倦,納谷不香,心悸煩躁,舌質淡嫩,苔薄黃膩,脈細軟無力。
分析:氣虛不能託毒則皮色不變,腫痛不甚,或潰爛日久,膿水不多;氣血不榮則新肉不生,神疲體倦,納谷不香;心悸煩躁乃邪熱尚存之象;舌質淡嫩,苔薄黃膩,脈細軟無力為陰證之象。
基本治法:益氣養血,託毒化痰。
方藥運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味。
人參9g,白朮、黃芪各15g,茯苓、當歸、白芍、金銀花各12g,白芷、皂角刺、桔梗各6g。
本方為八珍湯去熟地,加金銀花、黃芪、桔梗、皂角刺、白芷而成。方中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託毒排膿;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通經託毒。兩組藥合用,氣血雙補,扶正託毒,以利排膿生肌。皂角刺、桔梗、白芷透膿潰堅;銀花清熱解毒,使膿出毒洩,癰腫消散。諸藥合用,共收補益氣血、托里消癰之功。
加減:體弱者去白芷,倍黃芪;腫塊堅硬,皮色不變者,加服小金丹。
【其他治療】
中成藥
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處方:白膠香、草烏頭、五靈脂、地龍、木鱉子、乳香、沒藥、麝香、墨炭、歸身。
服法:每次1.5~3g,每日2次。
適應證:外陰部陰證陰瘡腫塊稍硬者。
【轉歸及預後】
陽證者,及時治療多可短期癒合;陰證往往病程遷延,不易速愈;發生癌變者,預後不良。
【預防與調護】
注意外陰清潔衛生,帶下異常或伴有陰癢者,應即時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臨證經驗】
一般來說,發病急驟,一側或兩側陰部紅、腫、熱、痛,甚則膿水淋漓,多為熱證;一側或兩側腫塊堅硬或呈囊性,皮色不變,日久不消,多為寒證。熱證發病急驟,易治;寒證病變緩慢,難治。熱證形體壯實者,屬善證,預後良好。寒證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是陰瘡久潰不斂,膿水淋漓,奇臭異常,形體羸弱者,另一是外陰腫塊,堅硬不消,久治不愈者,均應行病理學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在治療本病時,必須配合外治法。先用外陰炎的驗方燻洗,然後區域性塗敷玉紅膏,必要時可配合針灸、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治療。
【小結】
1.本病辨證時要注意區別陽證和陰證。
2.治療時需注意祛溼,分利溼濁,或利溼,或燥溼,且應結合健脾補腎而用之。
3.若經治療後症狀並未緩解或有所加重,應及時活檢,排除惡性病變。
單純性的外陰潰瘍不僅區域性紅腫熱痛,而且可化膿潰破,膿水淋漓,有如蟲蝕,謂之陰瘡,或稱陰蝕。本病早在漢代《金匱要略》中已有記載,“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病因病機】
本病常由外陰炎症發展而來,外陰部的創傷感染亦可致此。陰瘡可分陽證、陰證兩種。一般情況下,由鏈球菌、葡萄球菌所致者類似陽證陰瘡的熱毒病因,大腸桿菌所致者與陽證陰瘡的溼熱病因相似,結核菌所致者絕大部分屬陰證陰瘡的寒凝病因。
1.陽證
經行產後衛生護理不當,邪毒侵襲,或溼熱蘊積,伏於肝脈,滯於衝任,侵蝕外陰肌膚,破潰成瘡。
2.陰證
久居寒溼之地,寒溼乘虛侵襲,凝滯於內,邪氣不能外達,內陷於衝任肌膚,或陽氣虛衰,氣血失和,與痰溼凝結,肌膚失養,日久則潰腐成瘡。
【診斷與鑑別診斷】
1.診斷
(1)臨床表現外陰紅腫,有大小不等的多個潰瘍,潰瘍基底部呈紅色,上覆一層膿性分泌物,區域性灼熱癢痛不止,甚則膿水淋漓,或久不斂口。
(2)檢查除外陰部常規檢查外,必要時尚需行區域性組織病理檢查和性病的有關檢查,同時應注意有無合併眼部及口舌病變。
2.鑑別診斷
根據病史、區域性表現及細緻的檢查,可除外結核、性病(如梅毒硬下疳、軟下疳)、腹股溝肉芽腫及癌性潰瘍,並與口-眼-生殖器綜合徵相鑑別。此外,約有1/3的外陰癌在早期表現為潰瘍。
【辨證施治】
本病應注意辨別陰陽,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還要注意內外兼治,重視區域性用藥。
1.陽證
證候:一側或雙側陰戶充血腫脹,見多數小水皰或濾泡性小膿腫,繼則出現潰瘍,疼痛或燒灼感,行動艱難,同時伴有惡寒發熱,口乾納少,小便澀痛,舌苔黃膩,脈細滑數。
分析:溼熱之邪內侵,與陰部氣血相搏結,經脈阻塞,蘊結成毒,腐肉釀膿,故陰戶充血腫脹,有水皰或膿腫,疼痛灼熱;邪毒與正氣交爭,故身熱;熱盛傷津則口乾;溼熱下注則小便澀痛;舌脈黃膩,脈細滑數均為熱毒之象。
基本治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方藥運用: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金銀花、天花粉各10g,防風、生甘草、陳皮、乳香、沒藥各6g,白芷、貝母各5g,當歸尾10g,穿山甲、皂角刺各9g。
癰腫瘡毒多因熱毒壅結,氣血壅滯而成。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瘡腫,為治癰要藥;輔以歸尾、乳香、沒藥活血散瘀以止痛,陳皮理氣行滯以消腫,防風、白芷暢行營衛,疏風散結以消腫;貝母、天花粉清熱排膿,穿山甲、皂角刺解毒透絡,消腫潰堅,共為佐使。諸藥合而用之,共奏消腫散結之效。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劑。
加減:熱毒甚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各10g;溼濁甚者,加薏苡仁、茯苓各15g。
2.陰證
證候:外陰皮色不變,不甚腫痛,潰爛日久,瘙癢充血,膿水淋漓,瘡久不斂,神疲體倦,納谷不香,心悸煩躁,舌質淡嫩,苔薄黃膩,脈細軟無力。
分析:氣虛不能託毒則皮色不變,腫痛不甚,或潰爛日久,膿水不多;氣血不榮則新肉不生,神疲體倦,納谷不香;心悸煩躁乃邪熱尚存之象;舌質淡嫩,苔薄黃膩,脈細軟無力為陰證之象。
基本治法:益氣養血,託毒化痰。
方藥運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加味。
人參9g,白朮、黃芪各15g,茯苓、當歸、白芍、金銀花各12g,白芷、皂角刺、桔梗各6g。
本方為八珍湯去熟地,加金銀花、黃芪、桔梗、皂角刺、白芷而成。方中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健脾益氣,託毒排膿;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通經託毒。兩組藥合用,氣血雙補,扶正託毒,以利排膿生肌。皂角刺、桔梗、白芷透膿潰堅;銀花清熱解毒,使膿出毒洩,癰腫消散。諸藥合用,共收補益氣血、托里消癰之功。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劑。
加減:體弱者去白芷,倍黃芪;腫塊堅硬,皮色不變者,加服小金丹。
【其他治療】
中成藥
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處方:白膠香、草烏頭、五靈脂、地龍、木鱉子、乳香、沒藥、麝香、墨炭、歸身。
服法:每次1.5~3g,每日2次。
適應證:外陰部陰證陰瘡腫塊稍硬者。
【轉歸及預後】
陽證者,及時治療多可短期癒合;陰證往往病程遷延,不易速愈;發生癌變者,預後不良。
【預防與調護】
注意外陰清潔衛生,帶下異常或伴有陰癢者,應即時治療,防止病情加重。
【臨證經驗】
一般來說,發病急驟,一側或兩側陰部紅、腫、熱、痛,甚則膿水淋漓,多為熱證;一側或兩側腫塊堅硬或呈囊性,皮色不變,日久不消,多為寒證。熱證發病急驟,易治;寒證病變緩慢,難治。熱證形體壯實者,屬善證,預後良好。寒證有兩種不同的情況,一是陰瘡久潰不斂,膿水淋漓,奇臭異常,形體羸弱者,另一是外陰腫塊,堅硬不消,久治不愈者,均應行病理學檢查以排除惡性病變。在治療本病時,必須配合外治法。先用外陰炎的驗方燻洗,然後區域性塗敷玉紅膏,必要時可配合針灸、中西醫結合等方法治療。
【小結】
1.本病辨證時要注意區別陽證和陰證。
2.治療時需注意祛溼,分利溼濁,或利溼,或燥溼,且應結合健脾補腎而用之。
3.若經治療後症狀並未緩解或有所加重,應及時活檢,排除惡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