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悅漫步海邊
-
2 # 海鏡清
劉銘傳確實能徵善戰,但這個善戰是農業文明背景下古代軍隊的善戰。面對文明之間的代差,國家之間的代差,軍隊之間的代差,不是一個劉銘傳能夠扭轉的。
劉銘傳在中法戰爭時期,曾經擊退過法軍對淡水的進攻。但是要注意的是,法軍只有600名陸戰隊和水兵,清軍加上民兵有上萬人,最終給法軍造成了60餘人的傷亡。從甲午戰爭的規模來看,不過相當於用一支方面大軍擊退了三個日軍中隊的進攻,造成了一個日軍小隊的損失而已。
後來臺灣的法軍增加了一千多名北非兵和外籍兵團,劉銘傳的清軍也增至數萬人,雙方陷入長期相持,法軍無法趕走據守在基隆外圍高地上的清軍,清軍也無法收復基隆。這樣直到戰爭結束。
淮軍是一支裝備西式武器的古代軍隊,不是劉銘傳能夠彌補差距的
從以上戰例可以看出,劉銘傳的確有能力,在兵力十倍於敵的情況下,可以和列強軍隊相持(絕大多數清軍將領做不到這一點)。但也僅此而已了。畢竟甲午戰爭和大清以往面臨的任何一場反侵略戰爭都不相同。
在距離上,歐洲列強遠隔萬里,只能拿出一小部分力量來和中國作戰,而且也讓中國有了動員的時間。而日本和中國近在咫尺,可以動員全國力量,可以迅Superb出大軍。甲午戰爭中,日本動員了二十多萬軍隊,其中派到中國的有十四萬餘人,動員一個師團只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以至於中國不可能像以前對付西方列強那樣花上幾個月的時間來招兵訓練。
銘軍號衣
劉銘傳如果在甲午復出,能夠指揮的無非也就是北洋淮系軍隊,其中盛軍六千,銘軍四千 毅軍四千。是主力,其他都是一些小部隊,此後就只能靠新募兵,不到二萬老兵,能抵擋十萬日軍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甲午戰爭期間,淮軍宿將劉銘傳未能出山領兵上陣的最主要原因其實只有一樁,就是此時劉銘傳已經是英雄遲暮,重病纏身,他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他再親歷軍伍了。
下面對此問題略作闡釋。
(淮軍將領劉銘傳)
劉銘傳其人
劉銘傳,字省三,1836年9月7日出生於安徽合肥西鄉一戶農家,兄弟六人,以劉銘傳最小。太平天國戰爭發生後,鄉間不靖,村落紛紛自辦民團,修築圩堡自保、互相攻討,劉銘傳當時也在鄉間辦理民團。1859年,劉銘傳組織的幾百人的民團接受“招撫”,跟隨清軍攻打太平軍。李鴻章奉曾國藩之命回安徽原籍招募團練、組建淮軍時,劉銘傳所部編入淮軍,根據劉銘傳名字中的“銘”字,稱為銘字營,後來又稱銘軍,是淮軍中歷史最早的13營之一。
之後,銘軍隨李鴻章赴援上海,在江南、浙江地區和太平軍作戰,屢建軍功,劉銘傳從千總逐漸升遷到總兵,成為淮軍中獨當一面的大將,其指揮的銘字營也從最初的1個營,擴充到12個營(步隊10營,水師2營),是淮軍中兵力雄厚的大山頭。
太平天國戰爭結束後,銘軍北上剿捻,增募至20餘營規模,分左、右、中三軍,劉銘傳因軍功受封一等男爵位。1870年,劉銘傳率銘軍赴陝甘,平定回亂,因檢舉陝甘總督左宗棠的諸多不當行為,被左宗棠獲知,二人發生嚴重矛盾,劉銘傳遂稱病回安徽原籍。
1884年中法戰爭時,劉銘傳被起用,赴臺灣總統軍務,後被派任為福建臺灣巡撫,成為淮軍將領中為數不多的幾位官至封疆的大人物。因為早年的軍功,以及中法戰爭時代保臺的聲譽,獲得了知兵的名聲。
甲午年催促劉銘傳上陣的情況
1891年,劉銘傳因有舊疾,加上在巡撫福建臺灣期間積勞過甚,請假回籍休養。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劉銘傳正處於抱病在籍休養的狀態。
有關準備起用劉銘傳上陣的決策,最早發生於1894年的7月,隨著日本在北韓日益咄咄逼人,和談的可能性日漸渺茫,清政府督促北洋大臣李鴻章開始準備作戰。1894年7月15日,北洋大臣李鴻章向劉銘傳發起電報,告知有意奏請委任劉銘傳為會辦北洋軍務大臣、督辦北韓軍務,協助處理可能即將發生的中日戰爭事件,事實上是有意奏請以劉銘傳直接督率指揮前敵各軍。
對於李鴻章的提議,以及隨後清政府的上諭,劉銘傳均以疾病在身難以成行而回絕。
此後到了1894年的10月,甲午戰爭戰局已經顯現出頹狀,清軍陸軍兵敗平壤、海軍兵敗大東溝,而且有風聞日軍即將登陸渤海灣內。10月4日,清廷在對於統兵大將人選一籌莫展之際,再度想起劉銘傳,上諭要求李鴻章催促劉銘傳赴京:
然而至此,劉銘傳仍然以病未能應召。
對於當時劉銘傳的情況和其性情,劉銘傳的兒子曾有十分生動的描述:
二十年,日本失和,府君憂憤時事,恆中夜起立,眥裂泣下,恨不置身行間,效古人馬革裹屍之義,以舊病固結,不能奉詔視師,憂思鬱結,病益增劇。
最終,劉銘傳未能出現到甲午戰爭的戰場上,而是因病於1896年1月12日在家中去世。
甲午沒有奇蹟
甲午戰爭當時,乃至現代很多華人,對於劉銘傳未能出現到甲午戰爭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深感痛惜遺憾,其本質的想法是,認為劉銘傳如果出師,必能創造奇蹟,扭轉當時兵敗如山倒的敗局。
但是隻要客觀、冷靜的思考,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事實上就算劉銘傳上陣,也不可能改變什麼。
首先。劉銘傳的軍功,主要產生於太平天國戰爭、捻軍戰爭中,這種戰爭裡敵手的武裝程度不高,遠不能和甲午戰場上近代化了的日本軍隊相提並論。劉銘傳是否有知識、能力應付一場近代化的戰爭,是非常值得懷疑的事情。
又有人以中法戰爭中的保臺為例,事實上中法戰爭期間與劉銘傳直接相關的戰事,是法軍進犯基隆之戰,劉銘傳既不是直接指揮者,也並未發生激烈程度能和甲午陸戰相比的戰事。
其次。從1871年回籍後,劉銘傳與其成功立業的老部隊——銘軍就失去了直接統轄關係,到了甲午戰爭時,劉銘傳麾下更是無一兵一卒。而劉銘傳昔年的老部隊——銘軍,在甲午戰爭戰場上的表現也並不出色,其中兵力最多的一支是駐防大連灣的北方銘軍,於1894年9月16日海運至大東溝,後來參加了鴨綠江防線作戰,結果在面對日軍進攻時潰不成軍。
所以,甲午之敗,原因並不是出在一二個指揮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