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並存,在南非,不用再到世界各地走一趟就能感受到和領略到亞非歐及美洲國家的多種文化和生活習慣。吃什麼和怎麼吃是較能體現不同文化的環節,所見所聞南非人不同的一些吃的方式就能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和相互滲透。 幾個世紀以前,最先是荷蘭人其後是英華人來到南非並帶來了歐洲的吃的方式,這就是就餐時用刀叉和盤子。這一方式幾乎也是如今南非人的主要的進餐方式。然而,由於摻入了其他國家和南非當地的方式,人們用刀叉似乎又有一些特別的地方。用刀和叉對付肉和麵包、餅之類的食物似乎是不成什麼問題。而對待米飯該怎麼辦呢。想像中除了華人的筷子,只有勺子能對付。但是在餐館打工和到朋友家做客,常看見南非人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還有另一種對付米飯的辦法,就是用叉子吃米飯。 當盤子裡盛有許多米飯時,用叉子似乎不難。但到盤子裡只剩下緊貼盤子的一些米飯時,就感到無法處理這些一粒粒的甚至是滾動的傢伙了。可是南非人很有耐心地用叉子壓住飯粒,讓其透過叉子之間的空隙往上擠,下面的米粒往上擠上面的,就這樣一粒粒地匯成一滿滿一叉子,再從容送進嘴裡。後來自己試了試,怎麼也無法用叉子把剩在盤子裡的米粒一粒粒壓擠上叉子。就像一般的老外不用一段時間訓練便無法用筷子吃飯一樣。後來認識了開普敦大學舞蹈學院的一位老教授,她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一聊起來就談到了吃。她不理解為什麼朋友提醒她吃飯不能大聲咀嚼。我就說,這是華人的儒家文化,孔子說過“食無聲”,否則就會被視為是沒禮貌和沒教養。理由嘛恐怕是怕人看到和聽到吃相難看,認為你家是窮人,像多少年沒吃過一頓飽飯一樣,被人瞧不起。但是端起碗來吃飯是正常的。 她說她還真不知道這種文化。他們有一個相似的吃的文化。在歐洲和南非,如果按西餐吃飯,是必須把盤子放在桌子上,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而且不許端起盤子來吃飯。但是由於南非人跟著亞洲人學吃大米飯,有時無法把米粒完全吃乾淨,就會端起盤子用勺子或叉子來把飯全部扒到嘴裡,就像華人端起碗來用筷子扒飯一樣。這時端起盤子吃飯就不會被視為是無教養,後來許多人無論吃什麼都端起盤子了。 哈哈,過去還有吃人的習慣。
由於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並存,在南非,不用再到世界各地走一趟就能感受到和領略到亞非歐及美洲國家的多種文化和生活習慣。吃什麼和怎麼吃是較能體現不同文化的環節,所見所聞南非人不同的一些吃的方式就能感受到文化的差異和相互滲透。 幾個世紀以前,最先是荷蘭人其後是英華人來到南非並帶來了歐洲的吃的方式,這就是就餐時用刀叉和盤子。這一方式幾乎也是如今南非人的主要的進餐方式。然而,由於摻入了其他國家和南非當地的方式,人們用刀叉似乎又有一些特別的地方。用刀和叉對付肉和麵包、餅之類的食物似乎是不成什麼問題。而對待米飯該怎麼辦呢。想像中除了華人的筷子,只有勺子能對付。但是在餐館打工和到朋友家做客,常看見南非人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還有另一種對付米飯的辦法,就是用叉子吃米飯。 當盤子裡盛有許多米飯時,用叉子似乎不難。但到盤子裡只剩下緊貼盤子的一些米飯時,就感到無法處理這些一粒粒的甚至是滾動的傢伙了。可是南非人很有耐心地用叉子壓住飯粒,讓其透過叉子之間的空隙往上擠,下面的米粒往上擠上面的,就這樣一粒粒地匯成一滿滿一叉子,再從容送進嘴裡。後來自己試了試,怎麼也無法用叉子把剩在盤子裡的米粒一粒粒壓擠上叉子。就像一般的老外不用一段時間訓練便無法用筷子吃飯一樣。後來認識了開普敦大學舞蹈學院的一位老教授,她非常喜歡中國文化,一聊起來就談到了吃。她不理解為什麼朋友提醒她吃飯不能大聲咀嚼。我就說,這是華人的儒家文化,孔子說過“食無聲”,否則就會被視為是沒禮貌和沒教養。理由嘛恐怕是怕人看到和聽到吃相難看,認為你家是窮人,像多少年沒吃過一頓飽飯一樣,被人瞧不起。但是端起碗來吃飯是正常的。 她說她還真不知道這種文化。他們有一個相似的吃的文化。在歐洲和南非,如果按西餐吃飯,是必須把盤子放在桌子上,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而且不許端起盤子來吃飯。但是由於南非人跟著亞洲人學吃大米飯,有時無法把米粒完全吃乾淨,就會端起盤子用勺子或叉子來把飯全部扒到嘴裡,就像華人端起碗來用筷子扒飯一樣。這時端起盤子吃飯就不會被視為是無教養,後來許多人無論吃什麼都端起盤子了。 哈哈,過去還有吃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