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南柯多萌
崇禎滅國之後,南明一共經歷了三個政權六位皇帝,其中南明第一個政權,史稱“弘光政權”。是福王朱由崧在順治元年五月在南京建立的,年號弘光。弘光政權被當時的東閣大學士馬士英和閹黨、兵部尚書阮大鋮所控制。
明朝此時已經滅亡,但是民心還是有的,但是弘光政權內部的官僚還在內鬥,政治昏暗,貪贓枉法。順治二年,福王被俘,弘光政權結束。
南明的第二個政權是由唐王朱聿鍵所建,朱聿與順治二年在福建建立“隆武政權”,但是隆武政權也沒能逃脫滅亡的悲劇,建國次年便被清軍所滅,總的來說,隆武政權還是沒能阻止統治集團內部的亂象,各方勢力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致使隆武政權破滅。
南明的第三個政權便是“永曆政權”,是由桂王朱由榔與順治三年在廣東的肇慶建立的,永曆政權相對於其他兩個政權來說,優勢比較大,但是此時已經沒有迴天之術,雖然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起義軍聯合抗清,無奈此時清朝已經勝券在握,但還是由於起義軍受到排擠,各方勢力未能持恆,導致集團內部矛盾重重,最終滅國。
-
3 # 買雲南
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破北京,明思宗朱由檢在北京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清軍入主中原之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建立了5個抵抗清朝的政權,他們統稱為“南明”政權。“南明”政權包括弘光政權、隆武政權、魯王監國、紹武政權以及永曆政權,前後共歷時18年。
弘光: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三,馬士英、史可法等人奉明福王朱由崧監國於南京。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即皇帝位,年號弘光,是為弘光政權。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孫子、老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最初被封德得昌王,後來進封世子。明弘光元年三月,寧南侯左良玉稱“奉崇禎太子密詔,入誅奸臣馬士英以清君側”,在武昌起兵進逼南京。正月十一日夜,興平伯高傑被暗降清軍的河南總兵許定國誘殺於河南雎州袁可立府第,巡撫越其傑、參政袁樞和巡按陳潛夫則隻身返回金陵。
隆武: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撫張肯堂、禮部尚書黃道周以及南安伯鄭芝龍、靖虜伯鄭洪奎等,奉唐王朱聿鍵在福州稱監國,閏六月二十七日稱帝,改福州為天興府,年號隆武。
朱聿鍵,是朱元璋九世孫崇禎五年嗣立為唐王,崇禎九年因為率兵勤王擅離南陽而獲罪,弘光時獲釋。順治二年五月避亂經過杭州,鄭洪奎等人將他迎入福建。即位之初,隆武帝想有所作為,他聚集廷臣討論抗清戰守。即位不到半月就下詔親征,影響很大,同時他還安撫難民,聯絡抗清義軍,改變了原來弘光朝廷聯虜滅賊的錯誤方針,使得江浙、安徽、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抗清號召。
魯王時期:隆武元年閏六月二十八日,在浙江餘姚、會稽等地抗清義軍以及故明官吏縉紳的扶持下,明魯王朱以海在紹興任監國。朱以海是朱元璋十世孫,魯王朱壽鏞的第五子,他於崇禎十七年二月嗣王位。
紹武:隆武二年十一月初二,大學士蘇觀生、隆武輔臣何吾騶等在廣州擁立朱聿鍵的弟弟為帝,改元紹武。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軍李成棟部攻入廣州,紹武政權滅亡。
永曆:隆武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明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等擁戴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年號永曆。
-
4 # 明月明朗明空明天
“南明”政權有五個加上一個監國,還有一些乘亂稱帝稱雄的。
這五個政權,分別是
1644年6月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在南京建立的弘光政權,維持1年時間。
1645年6月朱元璋第23子唐定王朱檉的第九代傳人朱聿鍵在福州稱帝,年號隆武,維持1年零兩個月時間。
1646年11月,朱聿鍵的弟弟朱聿鐭在廣州建立的紹武政權,這個政權只存在一個多月就滅亡了。
1646年,朱元璋第19子憲王朱松的後代朱本鉉在湖北房山稱帝,年號定武,這個政權前後延續了15年。
1646年,桂王朱常瀛的兒子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年號永曆,這個政權在南明的各個政權裡延續時間最長16年。
一個監國是
1645年,朱元璋第9子魯荒王朱檀的第九代傳人朱以派之弟朱以海在浙江紹興監國,1653年,取消監國名義。
南明的這幾個小朝廷不是互相傾軋,如朱以海與唐王朱聿鍵的隆武政權,永曆政權與紹武政權,甚至兵戎相見,內耗嚴重,恢復明朝大業成為泡影,要不就是內訌,如弘光政權文官集團與閹黨成員的黨爭,或者再如永曆皇帝的流浪逃亡生涯。
其它明皇族宗藩也紛紛稱兵建制,如明憲宗朱見深第六子益王朱祐檳後代朱常湖之子朱由榛在永曆元年(1646年)九月二十一在揭陽稱監國,僅3天失敗,韓王朱本鉉失敗後,李過義子李來亨擁立安東王朱盛儂(一說朱盛儂不是明朝宗室)繼續堅持抗清鬥爭,孫可望逼永曆帝封他為秦王,開府貴州,設宰相六部、九卿科道等官,還設立了駕前軍制度,甚至還要篡修國史,建國“後明”,被李定國打敗後投降清軍。
回覆列表
南明政權的數目,總的來說應該是四到五個,主要在於鄭家政權到底算不算南明的問題上。
第一個南明政權,自然就是天啟和崇禎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權,他也應該算是最具有正統性的南明政權,因為他是神宗皇帝的親孫子,和皇室的親緣關係最近,不過他完蛋的也最快,僅僅一年就被攻破南京,並在江南地區被清軍制造了巨大的慘案。
第二個南明政權是唐王朱聿鍵建立的隆武政權,這是南明裡頭最進取、最有作為的一個政權。隆武帝即位之初,就著手發動大規模北伐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於南明內部派系鬥爭激烈,僅僅存在了兩年左右,隆武政權也宣告滅亡。
而所謂的派系鬥爭,就是指與此同時,在浙東地區,魯王朱以海被扶植監國。但是在這個時候,兩位王爺不但沒有攜手共進,卻為誰是正統地位大打出手,結果就是被清軍各個擊破,魯王也在隆武帝身死前一年就被擒殺。
最長命的南明政權就是桂王朱由榔建立的永曆政權了,一共存在了十五年。此時各地的抗清勢力基本都在向永曆朝廷靠攏,也確實掀起了三次反清高潮。但是,內鬥再次席捲南明朝廷,1659年南明的撤到緬甸境內,標誌著實際上這個政權的覆滅。隨後的咒水之難,更是將這個王朝推進了萬丈深淵。
而鄭家王朝作為隆武帝的支持者,儘管鄭芝龍投靠了清朝,鄭成功卻依然堅持抗清,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功,由於他已經被賜姓朱而且封了延平郡王,因此可以算作明朝宗室。他在臺灣又堅持抗清了二十幾年,最終才被施琅平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