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這個人,有才華,善謀略,但是為人太狂傲,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的那種人,這導致了他仕途屢屢受挫。
據《三國志》記載,龐統是襄陽郡人士,年少樸實魯鈍,沒有啥名聲。在三國兩晉時期,一個人想要獲得重用,必須要打出名聲,你看諸葛亮,上來就選擇一塊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在那裡耕讀,是一片人才窪地。周圍的農民都是整日勞作,而諸葛亮呢,搖扇撫琴,鶴立雞群,周圍的人都認為他與眾不同,加上司馬徽、徐庶等名士的推波助瀾,終於被劉備請走,成為其第一謀士。
而龐統呢,也想著出名。所以在二十歲那年,龐統去拜見了穎川名士司馬徽,當時司馬徽正爬在樹上摘桑椹,據此推斷,應該是在夏天的六七月份。就這樣,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一直談論到晚上,當時司馬徽驚歎龐統的才華,認為他極不平凡,堪稱南州士子之翹楚。從此,龐統開始出名。
出名以後的龐統,心氣高傲,一心想要尋找一位有大本錢的主人做大買賣。他看不上曹操的為人,也看不上劉備那去區區幾萬人馬,他屬意的人選是孫權。
但是當時孫權手下有魯肅、周瑜等名士,赤壁之戰後,周瑜任南郡太守,龐統只做了做一位功曹。因此心中頗為不滿,特別是自己向曹操獻上連環計之後,他認為擊敗曹操的最大功臣是自己。
在周瑜死後,龐統護送周瑜靈柩回到東吳,當時諸葛亮也去弔唁周瑜。龐統在周瑜的陵前嘲笑周瑜氣量狹小、自取其辱,結果被魯肅“請”了出去。
接下來,魯肅派人查清了龐統所在之處,把他拉到自己住處,向孫權引薦龐統。結果被孫太后一口回絕,因為龐統在周瑜靈前的所作所為早就被孫太后知曉,她看不慣龐統這種狂妄之人,還斷定他“狂者必敗!”
事後,孫權還是給了魯肅一個面子,接見了龐統。當他見到龐統的長相時,心中不喜。既然來了,就試試這位“鳳雛”有何本領吧,孫權就問道:“汝之才略,比之公瑾如何?”龐統一聽,這是不相信我的才學啊,說道:“我平生所學,自然和公瑾不同!”孫權當時就來氣,你這是在侮辱我的偶像啊!他對龐統說:“你先退下吧,啥時候用您,我再傳喚你。”從此,孫權“誓不用之”。
龐統沒有受到重用,魯肅抹不開面子,畢竟是自己把人家從大街上追回來的。於是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
當時,劉備佔據了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和江夏的一部分;孫權佔據南郡和江夏一部分;曹操被擊敗,佔據荊州的南陽、襄陽以及江夏的一部分。
劉備被封為荊州牧,與鎮守南郡的魯肅挨著,所以,龐統就到了劉備那裡。
龐統見到劉備,見而不拜,劉備看到長相如此齷齪之人,竟然如此狂傲,就把他打發到了耒陽當了一位小縣令。龐流自然是不屑此位,終日飲酒,不問政事,不久被劉備罷免了。
魯肅知道後,對劉備說:“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職,當展其驥足耳。”意思是說劉備不能大材小用。諸葛亮也寫信舉薦龐統,誇讚龐統才學十倍於自己。劉備這才決定和龐統談,結果,談得很愉快,劉備大器之,讓他出任治中從事,寵信亞於諸葛亮。
受到劉備重用,龐統自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學,他建議劉備取益州。為此,他向劉備定了三套方案:一、直接派出特種部隊殺掉劉璋;二、設計殺掉鎮守白水關的楊懷、高沛二將,進攻成都;三,退回白帝城,從長計議,徐圖之。
當時,益州面臨的局勢是孫權和曹操都想要奪取它,哪頭都不好惹,劉璋想想就頭大。這時,劉璋手下的張松和法正、孟達他們都極力主張請劉備來幫忙,為何?
在益州有這樣幾個派別:本土派、隨劉璋入川的東州派、非本土非東州派的扶風派。劉璋時常利用東州派打壓本土派,至於扶風派則被不斷邊緣化。而扶風派又偏偏都是高人,像法正、孟達他們。
張松是本土派,但是和法正、孟達、李嚴他們交往甚密,關係非同一般,支援劉備入川,為此成了劉備的“臥底”。
劉備面對龐統的三條計謀,選擇了中策,到了霞萌關,停而不前。對於中策的實施,龐統是這樣說的:鎮守白水關的楊懷、高沛向來反對主公入川,早就建議把我們遣送回荊州。我們可以假借荊州戰事告急,與他們辭別,二人知道後,必然過來辭謝,到時,可以一舉殺掉二人,拿下白水關,然後進攻成都。
但是劉備在等一個機會,並且機會很快就來了,建安七年的十月,曹操攻打孫權,目標是長江上的濡須口。孫權頂不住,向劉備求援。劉備向劉璋寫信說,曹操攻打東吳,唇亡齒寒,樂進又攻打鎮守荊州的關羽,雖然張魯要打,但是,當務之急是回援荊州,希望仁兄調撥一萬兵馬,外加諾幹軍需物資給我,以解燃眉之急。
劉璋一看,氣憤異常,你這是準備拿了好處走人的節奏啊!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劉璋不敢和劉備翻臉,湊足了4000兵馬,外加一半的軍需,送給了劉備。
處於內應的張松看到劉備要撤,不知是計,寫信質問劉備:“大事可期,今奈何撤之?”不巧的是,這封信被他的膽小怕事的哥哥張肅告發。這下劉璋火了,這是要裡應外合啊,下令殺死了張松。
劉備聽說劉璋殺死了自己的臥底,終於撕破臉皮,設計殺死了楊懷、高沛,奪取了白水關,又在涪陵擊敗了劉璋的援軍,形式一片大好。
劉備在培城大擺筵席,喝到高興之處,劉備就問龐統:“今日之會,可謂樂矣!”誰知龐統回答了一句腦殘的話:“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眼下之意是說,你劉備奪取兄弟之國,還樂成這樣,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匡扶漢室,你這不是偽善嗎!
劉備當時就氣的不輕:“武王伐紂,先歌后舞,非仁者耶?卿言不當,宜速退出!”直接把龐統轟了出來。後來一想,劉備後悔了,又把龐統請了進來。龐統回來之後,也不像劉備道歉,坐下就吃,飲食自若。試想,如此狂傲之人,豈能不敗!
就在這時,在荊州的諸葛亮遣馬良來見劉備,帶來了一封信:亮夜觀太乙,北斗指西,太白之星指向雒城,主於將帥,吉少兇多。
劉備就把諸葛亮信上所寫的內容告訴了龐統,多有猶豫之色。龐統一看就來氣,夜觀天象,誰不會啊!你諸葛亮說出師不利,就一定凶多吉少嗎?我龐統就是不認這個邪!
於是龐統主動請纓,率軍攻打雒城,殺死了張任,結果被劉璋的兒子劉循所阻,戰鬥相持不下,龐統出去檢視形勢,被冷箭射死,時年36歲。
龐統這個人,有才華,善謀略,但是為人太狂傲,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的那種人,這導致了他仕途屢屢受挫。
據《三國志》記載,龐統是襄陽郡人士,年少樸實魯鈍,沒有啥名聲。在三國兩晉時期,一個人想要獲得重用,必須要打出名聲,你看諸葛亮,上來就選擇一塊城鄉結合部的農村在那裡耕讀,是一片人才窪地。周圍的農民都是整日勞作,而諸葛亮呢,搖扇撫琴,鶴立雞群,周圍的人都認為他與眾不同,加上司馬徽、徐庶等名士的推波助瀾,終於被劉備請走,成為其第一謀士。
而龐統呢,也想著出名。所以在二十歲那年,龐統去拜見了穎川名士司馬徽,當時司馬徽正爬在樹上摘桑椹,據此推斷,應該是在夏天的六七月份。就這樣,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一直談論到晚上,當時司馬徽驚歎龐統的才華,認為他極不平凡,堪稱南州士子之翹楚。從此,龐統開始出名。
出名以後的龐統,心氣高傲,一心想要尋找一位有大本錢的主人做大買賣。他看不上曹操的為人,也看不上劉備那去區區幾萬人馬,他屬意的人選是孫權。
但是當時孫權手下有魯肅、周瑜等名士,赤壁之戰後,周瑜任南郡太守,龐統只做了做一位功曹。因此心中頗為不滿,特別是自己向曹操獻上連環計之後,他認為擊敗曹操的最大功臣是自己。
在周瑜死後,龐統護送周瑜靈柩回到東吳,當時諸葛亮也去弔唁周瑜。龐統在周瑜的陵前嘲笑周瑜氣量狹小、自取其辱,結果被魯肅“請”了出去。
接下來,魯肅派人查清了龐統所在之處,把他拉到自己住處,向孫權引薦龐統。結果被孫太后一口回絕,因為龐統在周瑜靈前的所作所為早就被孫太后知曉,她看不慣龐統這種狂妄之人,還斷定他“狂者必敗!”
事後,孫權還是給了魯肅一個面子,接見了龐統。當他見到龐統的長相時,心中不喜。既然來了,就試試這位“鳳雛”有何本領吧,孫權就問道:“汝之才略,比之公瑾如何?”龐統一聽,這是不相信我的才學啊,說道:“我平生所學,自然和公瑾不同!”孫權當時就來氣,你這是在侮辱我的偶像啊!他對龐統說:“你先退下吧,啥時候用您,我再傳喚你。”從此,孫權“誓不用之”。
龐統沒有受到重用,魯肅抹不開面子,畢竟是自己把人家從大街上追回來的。於是寫信給劉備,推薦龐統。
當時,劉備佔據了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和江夏的一部分;孫權佔據南郡和江夏一部分;曹操被擊敗,佔據荊州的南陽、襄陽以及江夏的一部分。
劉備被封為荊州牧,與鎮守南郡的魯肅挨著,所以,龐統就到了劉備那裡。
龐統見到劉備,見而不拜,劉備看到長相如此齷齪之人,竟然如此狂傲,就把他打發到了耒陽當了一位小縣令。龐流自然是不屑此位,終日飲酒,不問政事,不久被劉備罷免了。
魯肅知道後,對劉備說:“龐士元非百里之才,使處治中、別駕之職,當展其驥足耳。”意思是說劉備不能大材小用。諸葛亮也寫信舉薦龐統,誇讚龐統才學十倍於自己。劉備這才決定和龐統談,結果,談得很愉快,劉備大器之,讓他出任治中從事,寵信亞於諸葛亮。
受到劉備重用,龐統自然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學,他建議劉備取益州。為此,他向劉備定了三套方案:一、直接派出特種部隊殺掉劉璋;二、設計殺掉鎮守白水關的楊懷、高沛二將,進攻成都;三,退回白帝城,從長計議,徐圖之。
當時,益州面臨的局勢是孫權和曹操都想要奪取它,哪頭都不好惹,劉璋想想就頭大。這時,劉璋手下的張松和法正、孟達他們都極力主張請劉備來幫忙,為何?
在益州有這樣幾個派別:本土派、隨劉璋入川的東州派、非本土非東州派的扶風派。劉璋時常利用東州派打壓本土派,至於扶風派則被不斷邊緣化。而扶風派又偏偏都是高人,像法正、孟達他們。
張松是本土派,但是和法正、孟達、李嚴他們交往甚密,關係非同一般,支援劉備入川,為此成了劉備的“臥底”。
劉備面對龐統的三條計謀,選擇了中策,到了霞萌關,停而不前。對於中策的實施,龐統是這樣說的:鎮守白水關的楊懷、高沛向來反對主公入川,早就建議把我們遣送回荊州。我們可以假借荊州戰事告急,與他們辭別,二人知道後,必然過來辭謝,到時,可以一舉殺掉二人,拿下白水關,然後進攻成都。
但是劉備在等一個機會,並且機會很快就來了,建安七年的十月,曹操攻打孫權,目標是長江上的濡須口。孫權頂不住,向劉備求援。劉備向劉璋寫信說,曹操攻打東吳,唇亡齒寒,樂進又攻打鎮守荊州的關羽,雖然張魯要打,但是,當務之急是回援荊州,希望仁兄調撥一萬兵馬,外加諾幹軍需物資給我,以解燃眉之急。
劉璋一看,氣憤異常,你這是準備拿了好處走人的節奏啊!但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劉璋不敢和劉備翻臉,湊足了4000兵馬,外加一半的軍需,送給了劉備。
處於內應的張松看到劉備要撤,不知是計,寫信質問劉備:“大事可期,今奈何撤之?”不巧的是,這封信被他的膽小怕事的哥哥張肅告發。這下劉璋火了,這是要裡應外合啊,下令殺死了張松。
劉備聽說劉璋殺死了自己的臥底,終於撕破臉皮,設計殺死了楊懷、高沛,奪取了白水關,又在涪陵擊敗了劉璋的援軍,形式一片大好。
劉備在培城大擺筵席,喝到高興之處,劉備就問龐統:“今日之會,可謂樂矣!”誰知龐統回答了一句腦殘的話:“伐人之國而以為樂,非仁者之兵也!”眼下之意是說,你劉備奪取兄弟之國,還樂成這樣,還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匡扶漢室,你這不是偽善嗎!
劉備當時就氣的不輕:“武王伐紂,先歌后舞,非仁者耶?卿言不當,宜速退出!”直接把龐統轟了出來。後來一想,劉備後悔了,又把龐統請了進來。龐統回來之後,也不像劉備道歉,坐下就吃,飲食自若。試想,如此狂傲之人,豈能不敗!
就在這時,在荊州的諸葛亮遣馬良來見劉備,帶來了一封信:亮夜觀太乙,北斗指西,太白之星指向雒城,主於將帥,吉少兇多。
劉備就把諸葛亮信上所寫的內容告訴了龐統,多有猶豫之色。龐統一看就來氣,夜觀天象,誰不會啊!你諸葛亮說出師不利,就一定凶多吉少嗎?我龐統就是不認這個邪!
於是龐統主動請纓,率軍攻打雒城,殺死了張任,結果被劉璋的兒子劉循所阻,戰鬥相持不下,龐統出去檢視形勢,被冷箭射死,時年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