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虎臣,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於福建路長溪縣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頭村),德祐元年(1275年)任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尉。鄭虎臣在押解大奸臣賈似道途中將其誅殺,為天下除奸。事蹟被載入《閩都別記》。翌年,賈似道的同夥陳宜中逃至福州,擁立趙昰,捕殺鄭虎臣。鄭虎臣遭害後,葬於南山村 的館園旁,鄉人及其後裔在村前建祠紀念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明代王紫衡也就鄭虎臣誅賈一事寫詩云 :“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曝日奔。誰謂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福建長溪縣(今福安)人,唐神龍二年(706年)進士,也是福建史上第一位進士。開元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後因李林甫冷落東宮,賦詩諷諫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滿,遂託病辭官歸鄉。歸鄉後遷居廈門島洪濟山北,所居處因而得名薛嶺。薛令之以詩文名,為閩人以詩賦登第第一人。有《明月先生 集》行世。在廈門期間,曾倡修同安東嶽廟。廈門島下張社(今禾山鎮下忠村)舊有薛令之墓,墓碑碑文為“唐侍御薛公墓”。薛令之與同時期的陳僖同為廈門島最早的開拓者 ,後人有“桃李薛公園”之讚譽。
抗金將軍陳最,字季常,今福安市溪潭鎮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考中進士,授官新昌(現浙江新昌縣)縣丞。陳最有勇有謀,平時高宗皇帝有所諮詢,陳最總是對答如流, 切中要旨。宋紹興九年(1139年),陳最調任左從事郎。不久,陳最調任禮部侍郎鄭剛中的副使,出使金國劃定國界。為人忠義正直,面對金使的故意刁難,他據理力爭,怒斥金使的囂張氣焰,最終按協議劃界。他與名滿天下的岳飛同朝為臣,當時秦檜力主議和,陳最極力反對,秦檜就把陳最 調到興國軍(現江西興國縣)擔任知軍。最終,陳最與岳飛同樣的命運,都被秦檜慘遭殺害。陳最逝世後,祀於鄉賢祠。
趙萬年,字方叔,祖籍浙江衢州,移居福建長溪縣西鄉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鄉溪填村),南宋抗金將領。從開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襄陽城被圍九十多天,大戰二十多次,水陸攻城三十四次;以萬餘守卒,抗金人二十萬大軍,城得以全,圍得以解。因守襄陽城有功, 趙萬年被封為武德大夫。
陳從潮,福安上杭人。為人謹慎守分,不隨波逐流,從小喜歡學習古文,對唐宋文學很有研究尤其酷愛韓愈的文章。對於諸家學說的鑽研造詣也比較深。才華橫溢的他在十六歲 那年便中秀才。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以古文為時文者”的他獲鄉試第一,榮獲解元,也是八閩第一解元。其古文當年名噪京師,大家爭先讀閱。但當他進京參加會試,由 於他的文風不受當時評卷官的青睞未能榜上有名 ,後來他接連遭受父母的故去,無意於功名,轉而從事教書育人、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主講紫陽書院歷三十餘年,桃李滿 天下。他的德言善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聲望甚至比當時當官者還要大。在文學方面他著有《韓川詩集》二卷、《韓川詩集》一卷於世。其中頌、論、考、序、記、書、跋、詩 等多篇為縣誌收錄。
鄭寀,字載伯,號北山。宋紹定二年(1229年)甲科進士,長溪縣穆陽西銘村(今屬福安市康厝畲族鄉西銘村)人,《宋史》有傳。南宋理宗朝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南宋時期閩 東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學術人物之一,其生平事蹟參見劉克莊的《樞密鄭公行狀》。關於鄭寀的歷史定位和評價,可參考今人朱其超所著的《閩東樞密鄭公私諡議》。
劉中藻,字薦叔,號泂山,1605年出生於福安市蘇陽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自幼勤奮好學。甲申國變後,清兵大舉南下,當時退守福建的鄭成功、劉中藻(明末曾任兵部尚書)打起“抗清復明”的旗號,糾集明軍數萬人下。當時,浦源屬劉中藻明軍轄區。錫繁公之父方三公毀家紓難,資助錢糧給明軍。義軍於監國魯三年(1648年)兵敗退守福安城,清總督陳錦率兵十萬、圍困福安城達四個月。清兵前後來攻,所殺傷數千人;清兵傅城十里 掘壕樹柵圍之。中藻不得出戰,糧食消耗殆盡。監國魯四年四月十二日,劉中藻從容赴難,為文自祭,吞金自絕於福安龜山,部將董世南等同死者數百人。後人褒其“ 忠比文 山”。 清順治封劉中藻故居為“劉中藻堂”。
羅文藻,乳名羅才,又名火沼,字汝鼎,號我存,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生於福建省福寧府福安縣羅家巷村(今屬閩東賽岐羅江村羅家巷)。中國天主教第一位華籍主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羅馬教皇宣佈在中國成立北京和南京兩個主教區,與澳門分立,羅文藻為南京教區主教。同年十月間,羅文藻在巡視教務途中,突患重病,轉回南京。 康熙三十年病逝,葬於南京雨花臺。
黃釧,字珍夫,號後谷,福建福安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生。幼年喪父,由母季氏撫養成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舉人,任浙江溫州郡丞。善詩文,常與同鄉、監察御史郭文 周相唱和,交誼深厚。當時,東南沿海倭患頻仍,而溫州首當其衝。黃釧親督士兵修城牆,造戰具,加強備戰。在自己居所,題楹聯自勉:“覽鏡徘徊,老我成翁雙鬢白;揮戈 慷慨,平生許國寸心丹。”
郭文周,字景復,號東山,福寧福安鹿鬥(今城關蓮池街)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官授中書舍人、雲南道御史、順天府丞。兩次巡按 廣東,人稱“鐵面青天”。為官清廉,他曾擔任雲南道監察御史,兩次巡按廣東,官雖只有七品,但皇上給予的職權很大,通掌彈劾及建言。特別是道監察御史乃“巡按御史”,人稱“代天子巡狩”。明 代巡按御史銜命巡察州縣,代天子巡察地方行政,舉凡吏政、刑名、錢穀、治安、檔案、學校、農桑水利、風俗民隱,無所不察。小事當即處理,事大者奏請皇帝裁決,或候差 滿回京覆命時交中央有關部門處置。
林九弟,又名洛九,福建福安甘棠南塘村人。明嘉靖間,倭人騷擾閩浙沿海。萬曆四十年(1612年)六月,兩艘倭艦闖入白馬門,大肆燒殺擄掠。林九弟奮率哨丁鄉勇數十人乘兩隻艋舟出戰,與倭船遭遇於長岐江面。一艘倭 船因不諳港道,擱淺,林九弟趁機率眾猛攻,倭人遂合於一船逃竄。鄉勇們奮勇追擊,倭人急擲火罐阻之。火罐打中艋船上的硝桶,林九弟毅然“抱硝桶投水”,艋舟化險為夷 ,林九弟殉難。甘棠及四鄰民眾為其立碑於南塘林四使宮左,志其抗倭壯舉。明崇禎四年(1631年)福安知縣巫三祝撰祭文並親到石牛前祭奠。
鄭虎臣,字廷翰,又字景兆,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生於福建路長溪縣柏柱南山(今福安市溪柄南山洋頭村),德祐元年(1275年)任會稽(今浙江紹興)縣尉。鄭虎臣在押解大奸臣賈似道途中將其誅殺,為天下除奸。事蹟被載入《閩都別記》。翌年,賈似道的同夥陳宜中逃至福州,擁立趙昰,捕殺鄭虎臣。鄭虎臣遭害後,葬於南山村 的館園旁,鄉人及其後裔在村前建祠紀念他。明朝抗倭名將俞大猷在木棉庵前的石亭中亦立下石碑,並親書“宋鄭虎臣誅賈似道於此”。明代王紫衡也就鄭虎臣誅賈一事寫詩云 :“當年誤國豈堪論,竄逐遐方曝日奔。誰謂虎臣成勁節,木棉千古一碑存。”
薛令之,字君珍,號明月。福建長溪縣(今福安)人,唐神龍二年(706年)進士,也是福建史上第一位進士。開元間累遷左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後因李林甫冷落東宮,賦詩諷諫唐玄宗,引起玄宗不滿,遂託病辭官歸鄉。歸鄉後遷居廈門島洪濟山北,所居處因而得名薛嶺。薛令之以詩文名,為閩人以詩賦登第第一人。有《明月先生 集》行世。在廈門期間,曾倡修同安東嶽廟。廈門島下張社(今禾山鎮下忠村)舊有薛令之墓,墓碑碑文為“唐侍御薛公墓”。薛令之與同時期的陳僖同為廈門島最早的開拓者 ,後人有“桃李薛公園”之讚譽。
抗金將軍陳最,字季常,今福安市溪潭鎮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考中進士,授官新昌(現浙江新昌縣)縣丞。陳最有勇有謀,平時高宗皇帝有所諮詢,陳最總是對答如流, 切中要旨。宋紹興九年(1139年),陳最調任左從事郎。不久,陳最調任禮部侍郎鄭剛中的副使,出使金國劃定國界。為人忠義正直,面對金使的故意刁難,他據理力爭,怒斥金使的囂張氣焰,最終按協議劃界。他與名滿天下的岳飛同朝為臣,當時秦檜力主議和,陳最極力反對,秦檜就把陳最 調到興國軍(現江西興國縣)擔任知軍。最終,陳最與岳飛同樣的命運,都被秦檜慘遭殺害。陳最逝世後,祀於鄉賢祠。
趙萬年,字方叔,祖籍浙江衢州,移居福建長溪縣西鄉富溪村(今福安市溪潭鄉溪填村),南宋抗金將領。從開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到次年二月,襄陽城被圍九十多天,大戰二十多次,水陸攻城三十四次;以萬餘守卒,抗金人二十萬大軍,城得以全,圍得以解。因守襄陽城有功, 趙萬年被封為武德大夫。
陳從潮,福安上杭人。為人謹慎守分,不隨波逐流,從小喜歡學習古文,對唐宋文學很有研究尤其酷愛韓愈的文章。對於諸家學說的鑽研造詣也比較深。才華橫溢的他在十六歲 那年便中秀才。乾隆四十五年(1780)“是以古文為時文者”的他獲鄉試第一,榮獲解元,也是八閩第一解元。其古文當年名噪京師,大家爭先讀閱。但當他進京參加會試,由 於他的文風不受當時評卷官的青睞未能榜上有名 ,後來他接連遭受父母的故去,無意於功名,轉而從事教書育人、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主講紫陽書院歷三十餘年,桃李滿 天下。他的德言善行受到了人們的尊敬,聲望甚至比當時當官者還要大。在文學方面他著有《韓川詩集》二卷、《韓川詩集》一卷於世。其中頌、論、考、序、記、書、跋、詩 等多篇為縣誌收錄。
鄭寀,字載伯,號北山。宋紹定二年(1229年)甲科進士,長溪縣穆陽西銘村(今屬福安市康厝畲族鄉西銘村)人,《宋史》有傳。南宋理宗朝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南宋時期閩 東最有影響力的政治、學術人物之一,其生平事蹟參見劉克莊的《樞密鄭公行狀》。關於鄭寀的歷史定位和評價,可參考今人朱其超所著的《閩東樞密鄭公私諡議》。
劉中藻,字薦叔,號泂山,1605年出生於福安市蘇陽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自幼勤奮好學。甲申國變後,清兵大舉南下,當時退守福建的鄭成功、劉中藻(明末曾任兵部尚書)打起“抗清復明”的旗號,糾集明軍數萬人下。當時,浦源屬劉中藻明軍轄區。錫繁公之父方三公毀家紓難,資助錢糧給明軍。義軍於監國魯三年(1648年)兵敗退守福安城,清總督陳錦率兵十萬、圍困福安城達四個月。清兵前後來攻,所殺傷數千人;清兵傅城十里 掘壕樹柵圍之。中藻不得出戰,糧食消耗殆盡。監國魯四年四月十二日,劉中藻從容赴難,為文自祭,吞金自絕於福安龜山,部將董世南等同死者數百人。後人褒其“ 忠比文 山”。 清順治封劉中藻故居為“劉中藻堂”。
羅文藻,乳名羅才,又名火沼,字汝鼎,號我存,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生於福建省福寧府福安縣羅家巷村(今屬閩東賽岐羅江村羅家巷)。中國天主教第一位華籍主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羅馬教皇宣佈在中國成立北京和南京兩個主教區,與澳門分立,羅文藻為南京教區主教。同年十月間,羅文藻在巡視教務途中,突患重病,轉回南京。 康熙三十年病逝,葬於南京雨花臺。
黃釧,字珍夫,號後谷,福建福安人,明正德五年(1510年)生。幼年喪父,由母季氏撫養成人。嘉靖十六年(1537年)舉人,任浙江溫州郡丞。善詩文,常與同鄉、監察御史郭文 周相唱和,交誼深厚。當時,東南沿海倭患頻仍,而溫州首當其衝。黃釧親督士兵修城牆,造戰具,加強備戰。在自己居所,題楹聯自勉:“覽鏡徘徊,老我成翁雙鬢白;揮戈 慷慨,平生許國寸心丹。”
郭文周,字景復,號東山,福寧福安鹿鬥(今城關蓮池街)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官授中書舍人、雲南道御史、順天府丞。兩次巡按 廣東,人稱“鐵面青天”。為官清廉,他曾擔任雲南道監察御史,兩次巡按廣東,官雖只有七品,但皇上給予的職權很大,通掌彈劾及建言。特別是道監察御史乃“巡按御史”,人稱“代天子巡狩”。明 代巡按御史銜命巡察州縣,代天子巡察地方行政,舉凡吏政、刑名、錢穀、治安、檔案、學校、農桑水利、風俗民隱,無所不察。小事當即處理,事大者奏請皇帝裁決,或候差 滿回京覆命時交中央有關部門處置。
林九弟,又名洛九,福建福安甘棠南塘村人。明嘉靖間,倭人騷擾閩浙沿海。萬曆四十年(1612年)六月,兩艘倭艦闖入白馬門,大肆燒殺擄掠。林九弟奮率哨丁鄉勇數十人乘兩隻艋舟出戰,與倭船遭遇於長岐江面。一艘倭 船因不諳港道,擱淺,林九弟趁機率眾猛攻,倭人遂合於一船逃竄。鄉勇們奮勇追擊,倭人急擲火罐阻之。火罐打中艋船上的硝桶,林九弟毅然“抱硝桶投水”,艋舟化險為夷 ,林九弟殉難。甘棠及四鄰民眾為其立碑於南塘林四使宮左,志其抗倭壯舉。明崇禎四年(1631年)福安知縣巫三祝撰祭文並親到石牛前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