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如果存在A、B兩個事物,它們之間具備某種相似性,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相似性,用A來描述B(或者相反)。這種描述方法和表達方式,我們稱其為比喻。
比喻基本的結構是:B像A(或者相反)。為了說明的方便,通常約定把要描述的事物稱為本體,把用來描述本體的事物稱為喻體;表明本體和喻體之間關係的詞,稱為比喻詞。
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卻也像緋紅的輕雲。
上邊就是一個比喻句。去掉一些修飾的詞語,很容易找到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爛漫櫻花”、“緋紅的輕雲”和“像”。
這種從結構上分析一望而知的比喻句,我們稱其為明喻。在中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需要重點了解三種比喻句的形態:明喻、暗喻和借喻。
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在這個比喻句中,本體(高高聳起的學生制帽的頂)和喻體(富士山)是明確的,但找不到常用的比喻詞“像”、“好似”等,而用了一個動詞“形成”來聯絡本體和喻體。帽子頂肯定是無法形成富士山的,作者顯然在使用比喻的描寫方法。這種本體和喻體明確,但缺少標誌性比喻詞的比喻方法,就是所謂暗喻。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燕雀和鴻鵠並不是實指,而是有所喻,但所喻是什麼?作者並沒有說,句子中也找不到,需要運用想象力去推想、猜測。相比前兩個例子,這類比喻只能看到喻體,卻看不到本體,也根本沒有比喻詞,稱為借喻。
下邊這個圖表,標明瞭明喻、暗喻和借喻之間的異同:
說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注:在暗喻中,通常認為“是”、“成為”、“形成”等謂語成分充當了比喻詞。如果我們狹義地理解比喻詞,則暗喻也可以視為沒有比喻詞,這樣就可以填充上邊的表格,能更清晰地看出三種比喻形態之間的邏輯關係。)
從明喻發展到借喻,本體在逐漸隱去,喻體的真實所喻,也逐漸隱藏起來。為什麼要採用明喻、暗喻、借喻等不同的比喻方式呢?從修辭效果上,明喻更加清晰、直接、快速;暗喻則含蓄、宛轉、緩慢;到借喻這一層,本體被完全隱藏起來,意義更加複雜、迂迴、蘊蓄,有時候甚至令人費解。
下邊再舉幾個例子,按照明喻、暗喻、借喻的順序列舉,試著體會它們的異同:
隔戶垂楊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上都是明喻。本體和喻體的界限清晰分明,表達效果也鮮明生動。
這人就是一個棒槌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以上是暗喻。“棒槌”的喻體已經開始有點費解了,“刀俎”和“魚肉”的喻體也很抽象,這些比喻的著眼點,是經過深層次思考之後產生的聯想。這類比喻的修辭目標不是生動,而是深刻。相比之下,“形成一座富士山”這樣的暗喻,其實只是變了一種形式的明喻。把“形成”換成“就像”,完全無損於意義的表達。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以上是借喻。到了借喻這一層,本體完全隱藏了起來,好像它根本不存在一樣。當我們遇到一個借喻句子的時候,如果不瞭解這句話出現的上下文和前因後果,很可能就無法理解作者的本意。因此,借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文學表現的基本形式。在寫作史上,很多經典的借喻喻體,最終演變成了某種獨具意義的象徵符號。
一般來說,如果存在A、B兩個事物,它們之間具備某種相似性,我們就可以利用這種相似性,用A來描述B(或者相反)。這種描述方法和表達方式,我們稱其為比喻。
比喻基本的結構是:B像A(或者相反)。為了說明的方便,通常約定把要描述的事物稱為本體,把用來描述本體的事物稱為喻體;表明本體和喻體之間關係的詞,稱為比喻詞。
上野的櫻花爛漫的時節,望去卻也像緋紅的輕雲。
上邊就是一個比喻句。去掉一些修飾的詞語,很容易找到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爛漫櫻花”、“緋紅的輕雲”和“像”。
這種從結構上分析一望而知的比喻句,我們稱其為明喻。在中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需要重點了解三種比喻句的形態:明喻、暗喻和借喻。
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在這個比喻句中,本體(高高聳起的學生制帽的頂)和喻體(富士山)是明確的,但找不到常用的比喻詞“像”、“好似”等,而用了一個動詞“形成”來聯絡本體和喻體。帽子頂肯定是無法形成富士山的,作者顯然在使用比喻的描寫方法。這種本體和喻體明確,但缺少標誌性比喻詞的比喻方法,就是所謂暗喻。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燕雀和鴻鵠並不是實指,而是有所喻,但所喻是什麼?作者並沒有說,句子中也找不到,需要運用想象力去推想、猜測。相比前兩個例子,這類比喻只能看到喻體,卻看不到本體,也根本沒有比喻詞,稱為借喻。
下邊這個圖表,標明瞭明喻、暗喻和借喻之間的異同:
說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注:在暗喻中,通常認為“是”、“成為”、“形成”等謂語成分充當了比喻詞。如果我們狹義地理解比喻詞,則暗喻也可以視為沒有比喻詞,這樣就可以填充上邊的表格,能更清晰地看出三種比喻形態之間的邏輯關係。)
從明喻發展到借喻,本體在逐漸隱去,喻體的真實所喻,也逐漸隱藏起來。為什麼要採用明喻、暗喻、借喻等不同的比喻方式呢?從修辭效果上,明喻更加清晰、直接、快速;暗喻則含蓄、宛轉、緩慢;到借喻這一層,本體被完全隱藏起來,意義更加複雜、迂迴、蘊蓄,有時候甚至令人費解。
下邊再舉幾個例子,按照明喻、暗喻、借喻的順序列舉,試著體會它們的異同:
隔戶垂楊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
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上都是明喻。本體和喻體的界限清晰分明,表達效果也鮮明生動。
這人就是一個棒槌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以上是暗喻。“棒槌”的喻體已經開始有點費解了,“刀俎”和“魚肉”的喻體也很抽象,這些比喻的著眼點,是經過深層次思考之後產生的聯想。這類比喻的修辭目標不是生動,而是深刻。相比之下,“形成一座富士山”這樣的暗喻,其實只是變了一種形式的明喻。把“形成”換成“就像”,完全無損於意義的表達。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以上是借喻。到了借喻這一層,本體完全隱藏了起來,好像它根本不存在一樣。當我們遇到一個借喻句子的時候,如果不瞭解這句話出現的上下文和前因後果,很可能就無法理解作者的本意。因此,借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法,更是一種文學表現的基本形式。在寫作史上,很多經典的借喻喻體,最終演變成了某種獨具意義的象徵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