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別是有的,至於說哪個更勝一籌,只是看喝茶人的口味來判斷的,下面不評說優劣,只分析下兩種茶的區別:
主打產品不同
而政和白茶,目前也都有這五類茶品,但主要是以一芽一二葉的白牡丹為打產品。
原料分級差異
福鼎分級細,政和較粗放。
主打產品不同,自然就是與歷史傳統及分級嚴格與否相關。
福鼎白茶,知名度高,產量高大,規模全、體系完備,原料採摘、分級也比較突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新工藝等級標準明晰。
政和白茶發展總體相對落後,再加上品牌茶企數量相當較少,一直以來分級不太明晰。因次,也就造成茶友們對政和白茶的認知,主要是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連最大量的壽眉都很少有茶友談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茶品外觀不同
閩東地區白茶色澤較灰綠,閩北地區色澤多鐵灰。
福鼎白茶的特點是白毫特明顯,外形好看,較肥碩短粗,以芽茶見長,芽粗壯肥;政和的條形多稍瘦細長,會顯較多的梗,毫也挺多略薄,較福鼎白茶稍灰。就是說政和白茶沒有福鼎的白茶漂亮誘惑人,也就是說福鼎白茶多是白富美,比較招搖。
茶品滋味有異
福鼎白茶,以毫芽潔白肥壯、多茸毛、香氣清鮮有毫香、滋味清醇鮮爽勝出。
政和白茶,滋味鮮醇濃厚,主是滋味較濃,香高味甜。
就是說政和白茶滋味清鮮稍遜福鼎白茶,但味更醇厚,茶湯顏色也更濃一些。
樹種不同
製作茶葉的樹種而言,福鼎白茶,主要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樹種為主。
而政和白茶,主要是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樹種。
由於製作幹茶的茶樹品種不同,那麼茶的基因就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每個茶樹種,都有它自己的內含物質成分的差異,特別是茶多酚、氨基酸、芳香物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色素等,每個茶樹品種,差異很大。
再加上葉形大小、育芽早晚生種的不同,更是會影響到製成品品質和色香味形等。
這裡只提一點,政和大白茶,屬於晚生種。而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都屬於早生種。正是歷史以來,這樣的區別,才會有了接下來的“工藝不同”。
工藝不同
由於採摘時間早晚不同,會較多的受到天氣好壞的影響,而天氣的陰晴又直接影響著農民製茶工藝、製作方法的不同。因為起初都是農業,看天吃飯。
雖說,白茶的基本工藝過程都叫“萎凋、乾燥”。但細講起來,差別巨大。白茶工藝的區別,最大的就在“萎凋”這個步驟,萎凋方式方法、時間長短的差異,造就了最後眾多風格各異的白茶口味。
政和地域整體較福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再加上政和因雨季與茶季重疊,政和當地的特色建築,是板房、廊橋,以前白茶的萎凋,就是在這些通風良好的板房、廊橋內進行。
因此政和白茶加工工藝不同於其它白茶地,屬全萎凋輕微發酵茶,即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將鮮葉均勻地攤晾在水篩上,置於通風的專用茶樓裡進行自然晾青(萎凋),類似陰乾。
福鼎地區,茶樹種生髮早、採摘早,再加上晴天較多,能較好較多的趕上好天氣製作白茶,因此,福鼎白茶,較多是以日光萎凋為主,就是“曬”,讓茶葉較多的享受“日光浴”,有了更多的太陽味。
因此,政和白茶,是以陰乾為主,日曬為輔,茶色稍暗灰,茶香高揚,茶味濃厚。
價格價值不同
福鼎政府這幾年在白茶產業的投入非常大,推廣力度大,市場認可度高。價格自然而然也就高。因此福鼎白茶,有了更多的創新,新工藝白茶在福鼎誕生,也是有依據的。
政和白茶,市場知名度低,被熱炒的時機還少,雖然相對價格低廉了很多,因而很多的茶農、茶廠能夠沉下心來,較多的堅守傳統做法。
茶品存放後價值的判斷,就不是一時一地能說的清了,未來皆可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說不準。
產地環境的不同
這個之所以放在最後說,只是覺得“產地、環境的不同”,才是造就不同的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風格的根本。
一方水土養一方茶。離開產地、水土、環境來談茶的區別與好壞,就像人沒了家、沒了根,一切都不能落地、不切實際。
儘管茶樹種可以互相移植扦插培育引種、工藝可以互相學習借鑑、採摘時機分級可精細、色香味形可模仿一致。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不同,根本的就是產地的不同,在地域上,兩者才是無法調和的對立。雖說,這不是廢話嗎,其實蘊含大學問。
不同的水土造就不一樣的品質。雖說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在千年前樹種相同,但經過千年的繁殖和樹種的改良工藝的提升,二者之間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們在各自的土壤上繁衍出了各自的流派,並在各自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福鼎,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南瀕東海。依山傍海,三面環山一面靠海,氣候溫和,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政和,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主要是丘陵地貌,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多數茶園海拔較福鼎茶園海拔高,是白茶中名符其實的高山茶。
應該說政和白茶的生長環境會更偏向於高山,政和的環境還是要優於福鼎。
福鼎和政和兩地,海拔、年積溫、年降水量、溫差、光照、風向、土壤風化礦物質等等很多環境因素都不同。
不同的環境,孕育著不同的茶樹品種特色,有著地方特色的內含物質和風味特徵,自然又有了當地的風土人文,又因而有了千百年來不同的環境下生存的人民習性和探索出來的適應當地茶的製作加工方式方法。
這一切都是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因循而來。
總之
產地環境的不同>樹種的不同>工藝的不同>產品分級原料的不同>色香味形的不同>價格價值的不同。
這樣的前後因素、重點的不同,造就著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各自的特色。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想理會這些差別,建議可以多喝多比較,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白茶。茶無貴賤,適口為珍。
無論是北路福鼎白茶,還是南路政和白茶,兩個地方的白茶都各有優勢,都是歷史悠久的白茶原產地和良好樹種,也都有著良好的適宜製作高品質白茶的條件和工藝。至於一款白茶是否正宗,那就要看每一道工序是不是按規矩來,有沒有偷懶走捷徑!
區別是有的,至於說哪個更勝一籌,只是看喝茶人的口味來判斷的,下面不評說優劣,只分析下兩種茶的區別:
主打產品不同
而政和白茶,目前也都有這五類茶品,但主要是以一芽一二葉的白牡丹為打產品。
原料分級差異
福鼎分級細,政和較粗放。
主打產品不同,自然就是與歷史傳統及分級嚴格與否相關。
福鼎白茶,知名度高,產量高大,規模全、體系完備,原料採摘、分級也比較突出,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新工藝等級標準明晰。
政和白茶發展總體相對落後,再加上品牌茶企數量相當較少,一直以來分級不太明晰。因次,也就造成茶友們對政和白茶的認知,主要是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連最大量的壽眉都很少有茶友談起,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茶品外觀不同
閩東地區白茶色澤較灰綠,閩北地區色澤多鐵灰。
福鼎白茶的特點是白毫特明顯,外形好看,較肥碩短粗,以芽茶見長,芽粗壯肥;政和的條形多稍瘦細長,會顯較多的梗,毫也挺多略薄,較福鼎白茶稍灰。就是說政和白茶沒有福鼎的白茶漂亮誘惑人,也就是說福鼎白茶多是白富美,比較招搖。
茶品滋味有異
福鼎白茶,以毫芽潔白肥壯、多茸毛、香氣清鮮有毫香、滋味清醇鮮爽勝出。
政和白茶,滋味鮮醇濃厚,主是滋味較濃,香高味甜。
就是說政和白茶滋味清鮮稍遜福鼎白茶,但味更醇厚,茶湯顏色也更濃一些。
樹種不同
製作茶葉的樹種而言,福鼎白茶,主要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樹種為主。
而政和白茶,主要是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樹種。
由於製作幹茶的茶樹品種不同,那麼茶的基因就有著本質的不同。因為每個茶樹種,都有它自己的內含物質成分的差異,特別是茶多酚、氨基酸、芳香物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色素等,每個茶樹品種,差異很大。
再加上葉形大小、育芽早晚生種的不同,更是會影響到製成品品質和色香味形等。
這裡只提一點,政和大白茶,屬於晚生種。而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都屬於早生種。正是歷史以來,這樣的區別,才會有了接下來的“工藝不同”。
工藝不同
由於採摘時間早晚不同,會較多的受到天氣好壞的影響,而天氣的陰晴又直接影響著農民製茶工藝、製作方法的不同。因為起初都是農業,看天吃飯。
雖說,白茶的基本工藝過程都叫“萎凋、乾燥”。但細講起來,差別巨大。白茶工藝的區別,最大的就在“萎凋”這個步驟,萎凋方式方法、時間長短的差異,造就了最後眾多風格各異的白茶口味。
政和地域整體較福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再加上政和因雨季與茶季重疊,政和當地的特色建築,是板房、廊橋,以前白茶的萎凋,就是在這些通風良好的板房、廊橋內進行。
因此政和白茶加工工藝不同於其它白茶地,屬全萎凋輕微發酵茶,即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將鮮葉均勻地攤晾在水篩上,置於通風的專用茶樓裡進行自然晾青(萎凋),類似陰乾。
福鼎地區,茶樹種生髮早、採摘早,再加上晴天較多,能較好較多的趕上好天氣製作白茶,因此,福鼎白茶,較多是以日光萎凋為主,就是“曬”,讓茶葉較多的享受“日光浴”,有了更多的太陽味。
因此,政和白茶,是以陰乾為主,日曬為輔,茶色稍暗灰,茶香高揚,茶味濃厚。
價格價值不同
福鼎政府這幾年在白茶產業的投入非常大,推廣力度大,市場認可度高。價格自然而然也就高。因此福鼎白茶,有了更多的創新,新工藝白茶在福鼎誕生,也是有依據的。
政和白茶,市場知名度低,被熱炒的時機還少,雖然相對價格低廉了很多,因而很多的茶農、茶廠能夠沉下心來,較多的堅守傳統做法。
茶品存放後價值的判斷,就不是一時一地能說的清了,未來皆可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說不準。
產地環境的不同
這個之所以放在最後說,只是覺得“產地、環境的不同”,才是造就不同的福鼎白茶、政和白茶風格的根本。
一方水土養一方茶。離開產地、水土、環境來談茶的區別與好壞,就像人沒了家、沒了根,一切都不能落地、不切實際。
儘管茶樹種可以互相移植扦插培育引種、工藝可以互相學習借鑑、採摘時機分級可精細、色香味形可模仿一致。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的不同,根本的就是產地的不同,在地域上,兩者才是無法調和的對立。雖說,這不是廢話嗎,其實蘊含大學問。
不同的水土造就不一樣的品質。雖說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在千年前樹種相同,但經過千年的繁殖和樹種的改良工藝的提升,二者之間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們在各自的土壤上繁衍出了各自的流派,並在各自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福鼎,位於福建省東北部,東南瀕東海。依山傍海,三面環山一面靠海,氣候溫和,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政和,位於福建省北部,與浙江省南部相鄰,主要是丘陵地貌,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多數茶園海拔較福鼎茶園海拔高,是白茶中名符其實的高山茶。
應該說政和白茶的生長環境會更偏向於高山,政和的環境還是要優於福鼎。
福鼎和政和兩地,海拔、年積溫、年降水量、溫差、光照、風向、土壤風化礦物質等等很多環境因素都不同。
不同的環境,孕育著不同的茶樹品種特色,有著地方特色的內含物質和風味特徵,自然又有了當地的風土人文,又因而有了千百年來不同的環境下生存的人民習性和探索出來的適應當地茶的製作加工方式方法。
這一切都是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因循而來。
總之
產地環境的不同>樹種的不同>工藝的不同>產品分級原料的不同>色香味形的不同>價格價值的不同。
這樣的前後因素、重點的不同,造就著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各自的特色。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不想理會這些差別,建議可以多喝多比較,選擇更加適合自己的白茶。茶無貴賤,適口為珍。
無論是北路福鼎白茶,還是南路政和白茶,兩個地方的白茶都各有優勢,都是歷史悠久的白茶原產地和良好樹種,也都有著良好的適宜製作高品質白茶的條件和工藝。至於一款白茶是否正宗,那就要看每一道工序是不是按規矩來,有沒有偷懶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