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年青山

    強烈建議大家讀一讀《異類》這本書。書的內容簡直就是為該題量“題”打造的:作者透過多年的調研,提出成功是由“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綜合打造而成:

    【成功的第一因素:個人因素:智商≥120(先天基因高智商=邏輯思維能力)+一萬小時練習+合適的出生時間】

    首先高智商只是邁入成功門檻的起步條件(智商≥120)。並且智商也有“門檻效應”,比如150的智商肯定比90的智商在邏輯思維能力方面要出色。但只要達到了120的高智商門檻,更高的智商,並不表示在現實生活中,擁有更多的優勢。(書中提到,美國公認智商最高的一箇中年大叔,生活長期維持在溫飽線)這就如同想進入nba打職業籃球,起步身高起碼在180以上,但是2米1的身高並不一定比1米98的身高更有優勢。剩下的比拼的就是,速度,技術等等。那麼,讓人成功的“速度”,“技術”因素又是什麼呢?

    根據作者的“一萬小時理論”:想要在任何行業走到金字塔頂端的專家級人士,必須在此行業練習時間不低於一萬小時。一萬小時理論告訴我們,後天努力重要性大於,起碼不低於,先天智商;同時,根本沒有天生勞碌命,或者懷才不遇。並且一萬小時是大量的時間(十年左右),而年幼或者年輕時,因缺乏自制力,需要家長的支援,並且家庭經濟條件不能太差,否則,你將無力支援長期培養,或者因需要兼職,沒有多餘時間。 如果你智商在120以上,並且在一個行業也擁有了1萬小時的高質量“練習”時間,卻還是沒能成為成功人士,那麼也許是因為你生不逢時。我並不是在安慰你,作者關於個人成才的指南就指出了:“天時造英雄”的觀念:即你出生的時間也非常重要的,他能在冥冥之中左右你的成功。例如作者認為,想成為電腦行業的佼佼者,需要出生於1953到1957年之間。而到了個人電腦時代起點的1975年,剛好是20,21歲。如果是1952年以前出生就是23歲以上,此時,工作穩定,或者已婚,孩子在襁褓中需要賺錢養家,不可能放棄穩定的工作和養老保險,而對新興的個人電腦行業買單花精力。又如果是1958年以後出生,年齡太小,17歲以下,正在讀中學,即使想從事該行業也沒有機會。家喻戶曉的網際網路大佬,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和他的發小兼公司合夥人之一的保羅蓋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分別是1955年和1953年出生。

    【成功的第二個因素:家庭因素:家庭中產階級或以上+父母對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

    美國的大學心理學教授劉易斯.特曼,曾對加利福尼亞州,所有中小學生進行嚴格的智商測試,從最聰明的百分之十的學生中,又挑選出更加聰明的百分之十的學生,這些學生智商超群,這群頂尖的學生,被特曼教授寄予厚望,他十分信心的認為,這群學生將來必定是社會各行業的中流砥柱,隨後幾十年,特曼教授對這群學生進行長期的跟蹤調查,並將此研究計劃,命名為“特曼人計劃”。但出人意料的是,許多年後,當“特曼人”走上社會,結果令人失望,他們非但沒有成為社會的棟樑,不少人都只是從事普通行業,拿著普通薪酬,成為了一個普通人。只有少部分人,勉強邁入成功人士的行列,對社會有非常影響力的幾乎沒有。“特曼人計劃”正式宣告失敗,隨後不甘心的特曼教授把特曼人分為“成功”和“普通”的兩組,進行深入調查,發現一個關鍵現象:“成功組”的家庭普遍是中產階級或富裕家庭。他們的家庭教育,從很小就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並注重培養孩子的維權意識,所以在不斷地社交活動中,孩子很小就培養出了,在複雜的社會群體裡,和人打交道的能力。而“普通組”的家庭普遍在底層,父母把孩子和成人活動分開對待。所以,家庭的合理培養才能打造高情商的人。

    【成功的第三個因素:社會因素:改善教育選拔機制:將同一個年齡段(不同月份)的孩子分配到一個班或組別,減小青春期前生理差異造成的差距,和人才流失】

    那麼除了“個人”和“家庭”因素外,宏觀的社會對你的成功有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它的影響力不容輕視。也許教育機構的一個不科學的選拔機制,就會埋沒大量的行業精英。而透過科學的選拔,也許只需稍微增加一點管理工作量,不需要額外增加資金投入,就會帶來更多的“喬丹”,更多的“牛頓”誕生的巨大回報。根據作者的“馬太效應”理論:優秀的人因為獲得越來越多的高質量培訓的機會和次數,而越發優秀。而相對平庸的人,因為落後,獲得培訓資源愈發落後和匱乏。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社會教育機構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分配機制造成的:不管是體育選拔還是文化課分班,因為年齡造成的生理上的差異,會導致有些年齡大的人優勢明顯,從而更容易進入所謂的火箭班,獲得更優秀的師資和更好的學習氛圍。進步更快。這種差距一開始並不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逐漸拉開。優秀的人自然更優秀,落後的人就更顯得平庸。最後優秀的人自然成為了所謂的“天才”!

    作者列舉了關於加拿大職業冰球隊的典型例子:一個社會心理學家在看職業冰球運動花名冊時,無意中發現,隊員的出生日期,大多數集中在1到3月份。這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這位心理學家的好奇。他透過深入研究發現,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關鍵在於加拿大的冰球人才選拔機制:冰球運動是加拿大的國寶級運動專案。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時就開始了冰球的啟蒙。並且,冰球的選拔方式,是按照年齡(1月1日到12月31日)來分組的。而組中按照訓練水平的高低,再進行劃分,表現優異的小運動員就可以分配到更高級別的組別裡(而一年的生理差異,造成青春期以前,年齡越大的孩子的運動生理能力更高,於是更容易進入高級別的組別)。在高級別組中,一起訓練的隊友更優秀,教練更有水平,並且進入巡迴賽的運動員每年比賽次數比落選的隊員多2到3倍。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優秀的冰球運動員進步飛速。於是,轉眼到了13,14歲的年齡,更有希望當上職業隊員。這一現象在籃球圈,足球圈甚至體育界之外的文化教育培訓上也一樣存在。

  • 2 # 資料完善度低

    智商高未必就一定有成就.智商高只能說這人聰明,反應能力、學習能力等都較強.但要在行業領域取得成就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興趣愛好、選擇方向、工作態度、鑽研精神、意志、耐心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象棋的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