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樂滑鼠墊
-
2 # 山橫江蘭
100增長一倍,是200。
而500增長哪怕20%,就和他齊平了。
劉皇叔底蘊太弱,三分天下己經不易。
-
3 # 黑人9318
就是諸葛亮本身是蜀漢領導人,也不可能統一三國,後主劉禪己經把權力都給諸葛亮,還是不能成功,雖然諸葛亮的智商比司馬懿高一點點,但是雙方的國家強弱很明顯,以及領導人共事的團隊也差別很多,所以說自三顧芧蘆開始,諸葛亮就知道不能成功,所以對劉備第一次來請,諸葛亮就避而不見,之所以後來親自幫助劉備也是出自一種人情,人家三次上門拜清,你再不出來,可能會招殺身之禍,劉備要起義爭奪天下,也是黑社會性貨,心恨之人,相當於現在社會,要爭奪碼頭控制權,都是社會上惡棍,所以諸葛亮出來幫忙劉備,也是在救自己和家人,
-
4 # 無名島6
不會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三分天下,先佔荊州再取西川,以劉備當時的兵力,戰線又長,不能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
5 # 司馬相棋
諸葛亮就是一個大忽悠。從開始一出場就吊劉備胃口,華容道捉放曹,失街亭斬馬謖,哪一個不是設計好的?六出祁山無功而亡,徒耗國資。實話說吧,即便沒有火燒連營,劉備也不可能完成統一。打仗拼的是財力物力人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背後是東漢這棵腐而不朽的大樹,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統一北方也是情理之中。
倒是劉禪是個明君,比他老子仁德。不戰而降,百姓免於生靈塗炭,實在是善莫大焉。戰爭說白了就是有錢人或者利益階級的遊戲,付出生命代價的卻是平民百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6 # 泗上詩隱
劉備要是處處都聽諸葛亮的,
蜀國早已完蛋了!
能在三國鼎立的環境中佔得一足,
劉備這個統帥還是有戰略眼光的!
-
7 # 雪山飛狐2016
我的回答是不行。因為諸葛亮雖然個人能力很強,能掐會算。但是按照現代管理學知識可以知道,蜀國的管理模式是諸葛亮一個人做決定,事無鉅細,是一個舉輕若重的人。其幹部培養模式也有問題,不能做主。一旦諸葛亮不在了,其它人就無法頂替管理。沒有做到主事者舉重若輕,對下屬要分工負責層層分解任務和逐級對上負責。同時要對幹部或者接班人進行培養,這些事情蜀國沒有做好,因此必定不行。
-
8 # 冰雨在胡亂的拍
說劉備一切都聽諸葛亮的,應該是說劉備不應該在關羽死後執意討伐東吳,以至於有夷陵慘敗,使蜀國喪失了一大批中生代人才,而且劉備也死在白帝城。
那麼,該不該討伐東吳呢?劉備關羽情同手足,而關羽死在東吳的背信棄義。如果這樣劉備都不給關羽報仇雪恨,是不是很讓手下人寒心啊!人情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很多人都說當時的形勢是魏強吳蜀弱,應該連吳伐魏,那麼蜀在荊州四郡都丟了,關羽死了的情況下,屁都不放一個,誰能保證,蜀在下一次和曹魏決戰的時候,孫吳不會反水?還要在一個坑裡摔兩次嗎?
從劉備攻巴蜀用龐統,到漢中用法正,再到因伐吳而夷陵慘敗,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頂多在後方轉運糧草,是蕭何的角色,六出祁山而無功而返就能看出諸葛亮的軍師才能並不出眾!
很多人都說劉備在沒有諸葛亮的時候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在有了諸葛亮以後才三分天下有其一。但是別忘了中間還有一個能人徐庶,正是徐庶開闊了劉備的視野,豐富了指揮才能!關羽張飛才對徐庶心悅誠服。
所以劉備不能統一三國,不是因為不聽諸葛亮的,而是同期的英雄太多了!對手實力太強導致的,正如說曹操三分天下有其二,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一樣,三國為什麼被後人津津樂道,英雄輩出的結果!
-
9 # 上善若水125197181
有可能。如果關羽能安諸葛亮的囑咐聯吳抗曹,再如果劉備不擅自伐吳,讓火燒連營的話,蜀的實力完全可抗衡曹魏,絕對有一統天下的可能!但劉備對孔明根本不全信任!導至最先滅亡的!實屬可惜!
-
10 # 後來農夫
劉備想統一三國、但是兵力不足無法完成統一大業、諸葛亮給他出了許多點子但最終還是打不過司馬懿族群、一切聽叢諸葛亮、劉備最後還是要滅完、這是歷史變證發展規律。
-
11 # 朱朱爸爸1
沒有可能,在絕對的實力差距面前,任何謀略都沒有一點作用。公元263年魏國滅蜀的時候,劉禪向鄧艾奉上戶口薄,計:“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萬四,帶兵甲士十萬二千,史四萬人”。換成阿拉伯數字來看較為直觀,當時魏華人口443萬人,吳國有230萬人,蜀國僅有94萬人。那個時代的戰爭就是靠堆人頭,首先你這個人頭數量就差幾倍,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諸葛亮縱然有滔天的謀略,也不可能做到把把以少勝多,所以劉備聽不聽諸葛亮的結果是一樣的,蜀國無力統一三國。
-
12 # 北大荒二代農墾人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是時代的造就的,也是曹操,劉備,孫權軍閥勢力達到最高程度。
三大軍事集團,互相誰也滅掉不了誰?才形成了三國鼎立時代。
劉備一直遵循著諸葛亮,制定的戰略決策,一直是按著諸葛亮大政方針往下走。
但是,蜀國力量還是太小,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打敗強大的魏國。
也戰勝不了孫權,所以,劉備只能聯合東吳共同抗擊曹操,這是他的最好的戰略決策。
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就給劉備講了三國鼎立的重要性。
西出西川,建立蜀國,東聯吳國,結盟抗擊曹操的攻擊。
諸葛亮劉備集團,經過多次征戰,儘管徵魏打擊曹操,但他們深深知道,是不可能戰勝魏國的。
蜀國地處偏遠,人員稀少,資金糧草都不富裕。
他們也沒有更多的兵力來組織,來打擊曹魏勢力,更不可能一統天下。
-
13 # 睡不醒夢正酣
不可能。諸葛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所以三分天下有其一是諸葛骨子裡的最高理想境界。之所以每日北伐征戰不息,一是為體現其個人存在價值,二是以攻為守,固化三分天下的格局。而真正面臨魏延“奇兵致勝”直取西安,只有膽小如鼠的份兒了,連五千兵都捨不得分,哪來奪取中原恢復漢室的大胸懷?
劉備唯一次行動未遵從諸葛亮,就是夷陵之戰。這次戰役盡顯劉備的狂妄,更無雄才大略可言。戰役的結果直接宣告了蜀漢政權的日暮途窮,直至滅亡。
-
14 # 智天使893
不可能!隆中對不是諸葛亮想出來的,是劉邦的創業史,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神話,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劉備一條也不佔,不可能完成統一。就是諸葛亮給劉備講的一個笑話,劉備當真了!史實上,諸葛亮是治國之能臣(內政),軍事上是劉備自己指揮,不信?劉備一死,諸葛亮還打過勝仗嗎?連平孟獲的叛亂都不是諸葛亮當主力!當然,劉備聽不聽諸葛亮的,都統一不了天下!這也不能怪諸葛亮!
-
15 # 笑傲江湖161104
劉備事事聽諸葛亮是不可能的,諸葛亮也不可能事事給劉備出主意,因為劉備是主子,諸葛亮是參謀,諸葛亮無法代替劉備。劉備作為一個梟雄有自己的用人之道,也不可能事事聽諸葛亮的,諸葛亮是戰略家外交家,不是搞權謀出陰招那種人,比如巧取豪奪西川,奪漢中擊敗曹操基本就沒有諸葛亮的事。隆中對劉備聽了,聯吳抗曹也聽了,甚至與孫權聯姻劉備也聽了,劉備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是關羽慘敗丟失荊州後,劉備再次面臨戰略決策的十字路口,是忍下來繼續聯吳先進攻曹魏,還是進攻東吳。事實後來劉備不聽諸葛亮,決定先發動伐吳,想先吃定孫權,最終導致夷陵慘敗,確實是劉備一生最大也是最後的遺憾。
回覆列表
典型不讀書而問的問題,歷史有其發展規律。不是你聽不聽的問題,是看符不符合歷史發展。漢末是世家大族上臺的局面,劉備即便成功也是和魏一樣下場,最多是和司馬氏一樣。這就是客觀歷史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