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金色小南瓜

    我們每個人都是從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中年老年,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坎坷,而青少年的叛逆往往最讓人頭疼。其實這種心理是一個成長的自然過程,但是卻絕對不能忽視,所以我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青春期叛逆吧!

    青少年叛逆怎麼辦?

      首先要儘早瞭解青少年出現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認識到他們出現的這些變化不是什麼大問題,坦然地去接受這種變化,學會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和立場上和他們傾心交談,透過對話達成共識;其次,要找出他們產生叛逆心理的原因,對症下藥。

    叛逆有哪些原因

      由於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智慧和思想再不斷的發展,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也日益增強。處於這一時期的青少年會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確立自我的意識。有的家長常常把孩子作為實現我們自己理想的工具,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自作主張地為孩子安排生活。可青少年會反感家長的做法,進而產生了叛逆的心理。

    叛逆有哪些表現

      不喜歡被說教、故意唱反調,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我行我素,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當有矛盾或者碰壁,也不會輕易向老師家長求助,自己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 對正統的東西看不順眼,對正當的行為、優秀正派的人持敵對態度,進行打擊諷刺,喝倒采。衝動好鬥而不理智,報復心與破壞力強,以暴力壓服別人。

    叛逆的有哪些危害

      逆反期的心理、行為假如不加以正確引導,會招致青少年對人對事產生多疑、偏執、冷漠、不合群、對立社會等病態性格,使之信心動搖、理想泯滅、意志衰退、工作消極、學習被動、生活萎靡等,進一步開展還可能向立功心理和病態心理轉化。

    如何引導青少年平穩度過青春叛逆期

    如何引導青春叛逆期孩子

    父母要和孩子平等交往,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作為父母不能在想孩子小時候那樣事事給孩子拿主意,要更多地聽聽孩子的建議,對於你認為不對的你可以給孩子提提意見,幫助他改正,態度要和藹,千萬不能夠強制性的讓孩子安照你的想法來做事,那隻會讓孩子和你越來越遠。

    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的性意識,這一時期孩子漸漸發育成熟,男女差異越來越大,就會使孩子對異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作為父母要交給孩子正確的青春期知識,這種事不能賭,越賭就會越容易出事,正確的教育是必要的。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孩子進入青春期,對於一些不想和別人說的事情就會寫在日記裡面,父母不要去隨便亂翻,你可能一次沒有被孩子發現,兩次沒有被發現,但你總有被發現的時候,這時你的偷看就會使你們和孩子的關係出現裂痕。

    孩子就會認為你不尊重他,直接導致家庭大戰的爆發。父母要教育孩子遠離誘惑,青春期孩子會接觸到更多的不良誘惑,如上網打遊戲,吸菸喝酒等這些不良的習慣,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遠離這些誘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在成長到青春叛逆期的時候,需要的更多的是關注,或者說你對他/她的態度已經讓他/她覺得已經是對待一個已經長大的孩子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其實與他們不難相處。

    叛逆期的孩子,更願意得到一份尊重,一些隱私,一些認可,那麼他/她會對你敞開心扉,與你分享一些學校裡發生的事情,身邊朋友的有趣的事情,或者討厭或者喜歡哪個朋友。

    這個時候,在孩子在像你傾訴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當作一個嚴厲的家長,擅自決定哪個是好的,哪個是不好的。不如換個角度,引導他/她做出正確的做法,改正一些錯誤的想法、行為,說不定會有更好的效果。

    多帶孩子出去玩耍,或者多的時間與他一起度過,不要用嚴厲的表情去告訴他/她應該去做什麼,也不能過度溺愛的隨著孩子去做事情。更多的是告訴他/她,如何去安排自己的事情,與他/她一起去製作時間安排表,讓孩子從小就能好好計劃自己的事情,偶爾去檢查一下,是否按照安排表在執行。

    如何正確引導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子

    首先在思想觀念上的正確引導,作為父母,道德要從自己做起,自覺抵制一些不良思想的侵襲,作孩子的榜樣。將孩子引到正確的軌道上來,同時激勵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在學習上教育孩子,家長要以身作則。首先要為孩子釀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行教勝於言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果家長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整天沉溺於上網、打牌等等,這樣怎麼能教育好孩子。

    走進孩子的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這個時候的女孩子很容易情緒波動,感情十分脆弱,此時需要家長和老師配合,適時引導幫助。瞭解孩子的心理變化,這點尤其重要。只有真正瞭解了孩子所思、所好、所行,才能走入孩子的世界。

    對於孩子這個時候可能會產生的逆反心理。作為媽媽,發現問題千萬不要粗暴干涉,那樣孩子會離你越來越遠。可以用聊天的方式引導女兒思想觀念。

    要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體魄。經常帶孩子到戶外運動,這樣不僅與孩子關係相處融洽,也能鍛鍊好身體。家長不要一味的注重孩子的文化知識,如果沒有強健的體魄,沒有健康的心態。再大的理想與抱負也因心有餘而力不足而難以達到。

    如何幫孩子度過青春期的危機

    從現實角度講,青春期教育需要父母科學及時的指導,同時孩子也要做好自我管理。由於中國缺乏系統的家庭教育培訓,教育的效果難遂人願,而孩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習慣也因為這種家長式教育的擠壓而難以形成,從而造成孩子的青春期教育成為一個難題。

    教育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不是某一個單一的自然人所能獨立完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強壓性措施實際上是教育不得法的結果。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父母的角色定位應該是引領者,而不是領導者。引領者重在言傳身教,重在提供建議,基於的是一種平等民主的意識,而領導者顯然更注重釋出命令。

    強加方法,處於一種上對下的不平等狀態。父母對孩子領導者的扮演,在孩子的孩童時期是很有效果的,但當孩子進入能夠獨立思考和具有反叛意識的青春期時,強壓式的領導角色往往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從而使得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人有什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