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又稱毛竹,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具有材質好、生長快、用途廣、收益高的特點。楠竹是中國用途最廣、利用價值最大的經濟竹種,集材用、食用、觀賞、藥用等眾多用途於一體,除廣泛應用於造紙、綠色食品、日用品、旅遊工藝品、城鄉綠化等各個領域外,還大量用作楠竹地板、竹膠板、竹炭等。
楠竹造林後5~6年可成林成材,年年採伐利用,一次造林長期受益。用楠竹播種苗造林具有生產成本低、苗木運輸方便、種植容易、造林成活率高等優點,是大力發展楠竹的理想途徑。在這裡結合我們對楠竹播種育苗的大量實踐,著重就楠竹播種育苗經驗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2苗圃的整理
2.1苗圃地的選擇
楠竹喜溫怕寒、喜溼怕旱、喜酸怕鹼、喜肥怕澇。苗圃地要選擇地勢平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背風朝陽的地方,以生荒地、疏鬆地和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為最好,忌排水不良的粘土或土層淺薄地。
2.2整地作床、土壤處理
苗圃地要精耕細作,施足底肥。每畝可施農家肥3000kg,鈣鎂磷肥 100~150kg,過磷酸鈣150kg。鈣鎂磷肥過磷酸鈣最好先同農家肥堆漚腐熟後施用。同時每畝用70%甲基硫菌靈5kg進行土壤消毒和90%敵百蟲2kg進行土壤滅蟲。土壤處理後開始作床,床高15~20cm,床寬100~120 cm,步行溝寬25~30 cm,其長度依實際地形而定。床四周開好排水溝,做到雨停不積水。
2.3 種子處理
播種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一是浸種消毒:先用清水浸半小時,再用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4h後洗淨。最後用淨水浸泡24h,從水中撈出後涼幹1~2h。二是種子催芽:將砂子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淋溼,再按3∶1的比例與種子混合,堆積在磚屋內催芽,溫度保持在18~25℃,每天灑水翻動1次,至種胚露白點後篩出拌砂,用清水洗後即可播種。
2.4 播種
楠竹種子宜隨採隨播種。播種時間在10月中旬,採用條狀開溝點播。床面先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在苗床上每隔20cm開溝一條,溝深3~5cm、寬10cm,在溝內每隔20cm開穴點播8~10粒種子,細土覆蓋約 1.0cm,以不見種子為度。用經催芽的種子播種,播後要經常淋水,防止“回芽”爛種。為保持土壤溫度和溼度,保證楠竹幼苗能夠安全越冬,播後做簡易拱棚並蓋上地膜,將四周壓實。晴天溫度較高時應及時揭開薄膜兩頭,使棚內能通風降溫,預防“燒苗”,傍晚復原。如需除草等可將薄膜全部開啟,傍晚前復原。播後20天左右發芽出土,霜凍前全部成苗。播後還要注意鳥、鼠、蟲的危害,在苗床周圍施放毒餌誘殺。
3 土壤管理
3.1灌溉
楠竹既喜溼又怕澇,因此雨季要排除圃地積水,旱季要及時灌水。楠竹出苗期和幼苗期對水份需要量不多,但比較敏感,因此要適量勤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則。苗圃長期積水將會影響楠竹幼苗的生長,嚴重時將導致根腐病。
3.2施肥
楠竹出苗30天后可在晴天傍晚噴施0.2~0.5%尿素溶液,以後可每週1次。4月中旬楠竹生長速度加快,其需肥量大大增加,此時可在雨天每畝撒施尿素5kg ,5月初再撒施1次。為保證其生長所需,6月初選擇雨天再撒施複合肥每畝1.5kg 。(注:此複合肥遇水能溶)
3.3中耕除草
竹苗出土後,應及時中耕除草。除草必須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證不傷幼苗、分櫱芽和帶動苗根部。雨後、澆水和追肥後應及時鬆土,竹苗周圍淺松細松,行間深松疏鬆,深度1~3cm。隨著分櫱苗的逐漸成長,鬆土逐漸加深加厚。
4 竹苗管理
4.1 遮蔭
楠竹喜溫怕旱,尤其怕暴曬。在翌年春天,天氣轉暖後應揭去地膜,搭建蔭棚。蔭棚要搭成東高西低或北高南低,有一定的傾斜度,使透光度在40~50%,秋後天氣涼爽,蔭棚即可拆除。在山區育苗,如選用坐西向東的半陰半陽坡地育苗,則可不必遮蔭。
4.2間苗移植
為了使竹苗分佈均勻,提高竹苗質量和數量,可利用陰雨天氣把過密的竹苗帶土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穴1~2株。移植小苗的做法是:先將每穴有苗3株以上的留下2株,多餘的用竹籤連根帶土移植到缺苗的穴中。移栽時每穴施0.1�K複合肥或過磷酸鈣。此工作應在立夏以前進行,同時要經常淋水,以保成活。
5病蟲害防治
楠竹冬播苗易得根腐病,應每隔15天左右噴施波爾多液或託布津、多菌靈1次,並隨時清除病株。5月下旬,天氣炎熱,此時為病蟲害發生的高峰期,可每10~15天噴灑0.5%的波爾多液預防病害的發生。苗期常見的病蟲害有毛竹枯梢病、竹卷葉蟲等。
5.1毛竹枯梢病
病原為竹喙球菌。
症狀:每年7月上旬開始零星發病,發病部位均在當年新梢的主梢或枝條的節叉處。病斑為淺褐色小點,隨著氣溫上升則新病斑出現,較早的病斑不斷向縱橫擴充套件成梭形或不規則形狀,顏色不斷加深成醬紫色,當病斑繞主枝或枝條一週時,葉片開始萎蔫、縱卷、而後枯黃、脫落。當病害嚴重時,竹冠黃褐色,遠看似火燒。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病竹的病部越冬,一般翌年4~6月病組織上產生子實體。子囊孢子5月中旬開始釋放,借風力傳播。
防治方法:清除圃內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期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3~4次防治。
5.2竹卷葉蟲
在6月中、下旬幼蟲吐絲卷葉取食。防治方法:在5月底,晚上用燈誘殺成蟲:發現蟲苞,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殺。
楠竹又稱毛竹,屬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植物,具有材質好、生長快、用途廣、收益高的特點。楠竹是中國用途最廣、利用價值最大的經濟竹種,集材用、食用、觀賞、藥用等眾多用途於一體,除廣泛應用於造紙、綠色食品、日用品、旅遊工藝品、城鄉綠化等各個領域外,還大量用作楠竹地板、竹膠板、竹炭等。
楠竹造林後5~6年可成林成材,年年採伐利用,一次造林長期受益。用楠竹播種苗造林具有生產成本低、苗木運輸方便、種植容易、造林成活率高等優點,是大力發展楠竹的理想途徑。在這裡結合我們對楠竹播種育苗的大量實踐,著重就楠竹播種育苗經驗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2苗圃的整理
2.1苗圃地的選擇
楠竹喜溫怕寒、喜溼怕旱、喜酸怕鹼、喜肥怕澇。苗圃地要選擇地勢平緩、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背風朝陽的地方,以生荒地、疏鬆地和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為最好,忌排水不良的粘土或土層淺薄地。
2.2整地作床、土壤處理
苗圃地要精耕細作,施足底肥。每畝可施農家肥3000kg,鈣鎂磷肥 100~150kg,過磷酸鈣150kg。鈣鎂磷肥過磷酸鈣最好先同農家肥堆漚腐熟後施用。同時每畝用70%甲基硫菌靈5kg進行土壤消毒和90%敵百蟲2kg進行土壤滅蟲。土壤處理後開始作床,床高15~20cm,床寬100~120 cm,步行溝寬25~30 cm,其長度依實際地形而定。床四周開好排水溝,做到雨停不積水。
2.3 種子處理
播種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一是浸種消毒:先用清水浸半小時,再用0.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4h後洗淨。最後用淨水浸泡24h,從水中撈出後涼幹1~2h。二是種子催芽:將砂子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淋溼,再按3∶1的比例與種子混合,堆積在磚屋內催芽,溫度保持在18~25℃,每天灑水翻動1次,至種胚露白點後篩出拌砂,用清水洗後即可播種。
2.4 播種
楠竹種子宜隨採隨播種。播種時間在10月中旬,採用條狀開溝點播。床面先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在苗床上每隔20cm開溝一條,溝深3~5cm、寬10cm,在溝內每隔20cm開穴點播8~10粒種子,細土覆蓋約 1.0cm,以不見種子為度。用經催芽的種子播種,播後要經常淋水,防止“回芽”爛種。為保持土壤溫度和溼度,保證楠竹幼苗能夠安全越冬,播後做簡易拱棚並蓋上地膜,將四周壓實。晴天溫度較高時應及時揭開薄膜兩頭,使棚內能通風降溫,預防“燒苗”,傍晚復原。如需除草等可將薄膜全部開啟,傍晚前復原。播後20天左右發芽出土,霜凍前全部成苗。播後還要注意鳥、鼠、蟲的危害,在苗床周圍施放毒餌誘殺。
3 土壤管理
3.1灌溉
楠竹既喜溼又怕澇,因此雨季要排除圃地積水,旱季要及時灌水。楠竹出苗期和幼苗期對水份需要量不多,但比較敏感,因此要適量勤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把握“少量多次”的原則。苗圃長期積水將會影響楠竹幼苗的生長,嚴重時將導致根腐病。
3.2施肥
楠竹出苗30天后可在晴天傍晚噴施0.2~0.5%尿素溶液,以後可每週1次。4月中旬楠竹生長速度加快,其需肥量大大增加,此時可在雨天每畝撒施尿素5kg ,5月初再撒施1次。為保證其生長所需,6月初選擇雨天再撒施複合肥每畝1.5kg 。(注:此複合肥遇水能溶)
3.3中耕除草
竹苗出土後,應及時中耕除草。除草必須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保證不傷幼苗、分櫱芽和帶動苗根部。雨後、澆水和追肥後應及時鬆土,竹苗周圍淺松細松,行間深松疏鬆,深度1~3cm。隨著分櫱苗的逐漸成長,鬆土逐漸加深加厚。
4 竹苗管理
4.1 遮蔭
楠竹喜溫怕旱,尤其怕暴曬。在翌年春天,天氣轉暖後應揭去地膜,搭建蔭棚。蔭棚要搭成東高西低或北高南低,有一定的傾斜度,使透光度在40~50%,秋後天氣涼爽,蔭棚即可拆除。在山區育苗,如選用坐西向東的半陰半陽坡地育苗,則可不必遮蔭。
4.2間苗移植
為了使竹苗分佈均勻,提高竹苗質量和數量,可利用陰雨天氣把過密的竹苗帶土移植在缺苗的地穴中,每穴1~2株。移植小苗的做法是:先將每穴有苗3株以上的留下2株,多餘的用竹籤連根帶土移植到缺苗的穴中。移栽時每穴施0.1�K複合肥或過磷酸鈣。此工作應在立夏以前進行,同時要經常淋水,以保成活。
5病蟲害防治
楠竹冬播苗易得根腐病,應每隔15天左右噴施波爾多液或託布津、多菌靈1次,並隨時清除病株。5月下旬,天氣炎熱,此時為病蟲害發生的高峰期,可每10~15天噴灑0.5%的波爾多液預防病害的發生。苗期常見的病蟲害有毛竹枯梢病、竹卷葉蟲等。
5.1毛竹枯梢病
病原為竹喙球菌。
症狀:每年7月上旬開始零星發病,發病部位均在當年新梢的主梢或枝條的節叉處。病斑為淺褐色小點,隨著氣溫上升則新病斑出現,較早的病斑不斷向縱橫擴充套件成梭形或不規則形狀,顏色不斷加深成醬紫色,當病斑繞主枝或枝條一週時,葉片開始萎蔫、縱卷、而後枯黃、脫落。當病害嚴重時,竹冠黃褐色,遠看似火燒。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在病竹的病部越冬,一般翌年4~6月病組織上產生子實體。子囊孢子5月中旬開始釋放,借風力傳播。
防治方法:清除圃內病株、病枝、病梢;在病菌侵入期用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續噴3~4次防治。
5.2竹卷葉蟲
在6月中、下旬幼蟲吐絲卷葉取食。防治方法:在5月底,晚上用燈誘殺成蟲:發現蟲苞,用90%敵百蟲5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