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古史微
-
2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對西邑相當忌諱,當成一種祭祀的物件,好像很怕什麼!
《禮記》《緇衣》引《尚書》逸文尹吉說,「惟尹躬先見於西邑夏。」目前傳世文獻中最早記載夏朝的就是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尚書》。一段文字就提到了商湯“敗西夏邑“
商周是不直接稱“夏朝”的,而是稱“有夏”(族名、國名)或者“西邑夏”,“西邑”(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
而夏邑卻在夏啟成夏以前就存在了,西夏邑也稱三帝一都
從《今本竹書紀年》可以看到:
帝禹:“帝即位冀”、“六月金雨於夏邑”。左傳記載的夏虛也在晉南,方位晉南,是虛地,非實地。
所以西邑夏在唐國未必,而且夏建唐邑時(夏的都城一直在遷移)到商建唐邑時中間己隔七百多年了,滄海桑田事過境遷了!
從《尚書-五子之歌》的歷史記載看,太康的時候,國都就已經在洛水一帶了,而不是失國後才到洛陽的。
從近年的考古發現看,西"陶 ,堯"古音應該是相同的,陶寺也出土了一個懷疑是堯的字,估計陶寺不是唐邑就是堯的辦公地點或者陪都!
甲骨文中有“作大邑於唐土”。是因為為了武力鎮壓下土方的反抗。而先一個唐邑早就有了。應不是原址修的。
商人自稱“上國”(商通上),貶稱敵對的夏為“下土方”。周人以“夏”字來稱呼以減輕貶義。山西鄉寧簡稱"鄂”,通鱷魚的"鱷",據說上古有鱷魚的緣故!
而土方的土是土龍是鱷魚,甲骨文中的方是圖騰加方國,禹父鯀是鱷魚,禹母有莘氏修己是蛇(己是蛇,莘是草,草裡蛇也。修己是藍頭黑體的母蛇)
夏姒姓是女加己。
甲骨文商人自稱“大邑商”、“大邑”。因為商人之所以叫商人就善於經商,看到比較大的都市就羨慕的用大邑來稱呼。用西邑夏稱呼夏是很正常的。表示對敵人的不屑,直接稱西邑也很正常。
但因為是前朝,還是要進行一定的祭祀活動,心裡面還是楚楚的。所以,對夏是又愛又恨又忌諱。在甲骨裡就透露出來。
那麼排除“夏”這個可能後世才出現的稱呼,就會發現“西邑”其實早就出現在了甲骨文中了。一個方面就證明了夏(下,西邑)的存在
遂公盨是目前所知中國最早的關於大禹及德治的文獻記錄。證實了大禹及夏朝的確存在
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徵,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 貴)唯德,民好明德,寡 顧 在天下。用厥邵 紹 好,益幹 懿德,康亡不懋。孝友,籲明經齊,好祀無 。心好德,婚媾亦唯協。天釐用考,神複用祓祿,永御於寧。遂公曰:民唯克用茲德,亡誨。唐國先是商朝滅亡豕韋國(下土方)後給夏孫甲養龍卻養死了御龍氏後人(帝堯的後人也是陶唐氏)
等到後來周成王滅亡唐國,又將唐國封給了弟弟虞,唐叔虞也就是晉國的始祖了。中間兜兜轉轉換了幾波人了。當然原來的夏后氏早不知奔逃遷移到那裡去了!
而且夏也是黃帝之後和陶唐氏也是血親。
《史記,夏本紀》鯀之父日帝顓,顓頊之父日昌意,昌帝之父日黃帝。
《山海經,海內經》“顓頊五世而生鯀”
菩兒總結下
西邑應該是指夏,西邑應該在唐土(唐堯),而這個西邑和唐邑應是一個邑兩稱呼,建立王朝朝的時候總不會馬上遷都,夏的早期都城應該在唐邑,山西南邊,慢慢遷到河南。
唐國,中心在今山西省翼城縣、襄汾縣一帶。正好陶寺在其中,應少康復國時的發生地。
陶唐氏是商後來才被封在唐土的。
有人推測西邑可能代指夏朝,而根據研究西邑就是唐邑,唐國不是陶唐氏後裔嗎跟夏后氏有啥關係?
西邑疑即唐邑。《禮記》《緇衣》引《尚書》逸文尹吉說,「惟尹躬先見於西邑夏。」殷代有幾個重要城市,首都大邑商在中央;東有亳土,為殷之舊都;西有唐土,為夏之舊都。除首都大邑商外,於唐土亦作大邑。因其地正在殷都的西方,所以又稱西邑。
卜辭或貞帝茲邑,或貞帝唐邑。茲邑為殷之首都大邑商,唐邑為西方重鎮西邑唐。因其為東西兩大重要城市,所以要特別貞卜,帝是否要給它們帶了災害來
回覆列表
一、問題的起源
西邑,在卜辭中有記錄。1959年,胡厚宣在《歷史研究》發表《殷卜辭中的上帝與王帝》一文,談到了西邑為唐邑為的觀點。題主所附的背景資料就是胡厚宣在該文中的一部分,蔡哲茂先生在2016年《中國文化》發表的《夏王朝存在新證說殷卜辭的“西邑”》一文中有引用這些內容。
如果我們進一步去看胡厚宣發表在《歷史研究》上的原文就知道,他的這個觀點是建立在推測卜辭中的唐邑在山西這個基礎上的。而晉南有夏墟之稱,又有說是陶唐氏居邑的說法,所以題主才會產生唐國跟夏后氏有什麼關係的問題。因此,題主的問題表面包括兩個大問題,即:第一,西邑是唐還是夏的問題。第二,唐和夏后氏關係的問題。其實,這裡面還隱含著一個更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先秦史年代框架的問題。
二、從目前學術界的研究來看,胡厚宣把西邑視為唐邑的觀點並非一種有影響力的觀點;而把西邑看成夏的學者,其實更多。從傳世文獻的來記載來看,夏與西邑的聯絡是明確的。如《禮記·緇衣》引《尹誥》說:
惟尹躬天,見於西邑夏,自周有終,相亦惟終。隨著清華簡的面世,我們對《尹誥》的原文有了更清楚的瞭解,知道這條文獻與夏商之戰有關。清華簡《尹誥》原文作:
唯尹既及湯,鹹有一德。尹念天之敗西邑夏,曰:“夏自絕其有民,亦惟厥眾,非民亡與守邑。厥闢作怨於民,民復之用離心,我烖滅夏。”“西邑夏”又可簡稱“西邑”,如清華簡《尹至》說:
自西烖西邑,戡其有夏。從這些文獻來看,西邑就是夏可說是非常明確的。至於甲骨文中的西邑,蔡哲茂先生的文章比胡厚宣的研究又更進了一步,根本的優勢在於蔡哲茂先生有新出的清華簡可以利用。他在這篇文章明確指出,甲骨文的西邑可以被祭祀,也會作祟為害,是具有神靈性質的。並由此結合清華簡的記載指出,甲骨文中的西邑不是地名人格化,而是指夏王朝的歷代亡靈。
三、題主提到的唐國和夏后氏的關係問題,這是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雖然,陶唐氏族屬與夏人的關係在《左傳》中有多條文獻記錄,但是我們在《史記》中只能從《夏本紀》裡看到一點陶唐之後劉累事孔甲的記載,其他關於唐國或者陶唐氏的記錄是非常少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史記》的夏史體系出了問題。筆者研究三星堆的過程中,發現有許多先秦史料都是在《史記》的歷史體系下不能解釋的。這裡關於唐人的問題可以說再次證明了這一點。同時,在《史記》體系下,我們對於現在已經發現的大量考古文化,如金沙、城固、新幹、盤龍城等也是很難解釋的。由此,筆者在研究的過程中,提出了夏與商周並行、夏與唐虞並行的觀點。關於唐的觀點,筆者在最近釋出的《夏與唐虞並行論:從陶寺、石家河文化看四千年前的中國歷史格局》這篇文章中已經有一些論述,或許有助於您對夏與唐關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