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淨法律
-
2 # 對影c三人
外公在世的時候,最大的愛好就是到茶館聽書,每次聽完回家,他都會把故事講給家人以及鄰居們聽。所以,媽媽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在我小時候,她也能“之乎者也”地給我講一些,她從外公那裡聽到的故事。我從小是個口無遮攔的孩子,說話總會得罪人(現在好多了),媽媽總會對我說:“你要和村上“蔡家”的人好好學學,他們蔡家人看過《三國記》。”那時年齡小,不懂得什麼叫《三國記》,也不知道看《三國記》和說話有什麼關係。等到了初中,才知道《三國記》,其實是陳壽寫的《三國志》,除此之外,還有羅貫中在《三國志》的基礎之上改寫的《三國演義》。初中的語文課本中《失街亭》這篇文章,促使了我看《三國演義》的想法,於是就從學校圖書館借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對於那時只有13歲的我,只是對裡面精彩的故事感興趣,對於其中的人物對話,可以說不能理解或者說一知半解,等高中畢業,再次拿起《三國演義》,想起媽媽的話,我就對其中人物的對話比較關注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寫得真是好,不僅僅故事精彩,而且,從人物的對話中,能夠看清一個人的個性特點。比如:諸葛亮、劉、關、張、曹操、司馬懿、呂布、孫權、黃蓋等等,雖然人物眾多,但黑白分明,絕對不會讓你搞錯!把這本書看完,才明白了為什麼母親讓我看《三國記》的原因。所以,《三國演義》,是我看的次數最多的書之一。對於本來口無遮攔的我,在說話方面,確實是有很大幫助的。《三國演義》不愧為“名著”的稱號!
-
3 # 春華秋實151010414
這個問題問的有點籠統,之所以成為古典名著,被後人納入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從各方面來享讀,都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甚至是讓這種演義的故事,影響了無數代人對正史的誤解。下面結合北京大學學者的研讀,一併分享給大家……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漢、魏、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一、成功地運用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
作者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現實主義的,他根據正史記載和民間傳說加以擴充套件,估計人物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可能有的言語行動,作了生動具體的描繪,並剔除了傳說中一些過於離奇的成分。由於許多人物的故事千百年來在群眾中流傳,經過不斷地加工創造,因此這些人物的性格、品德和才能已經不同程度地超越了特定歷史人物。在作品中作者又在這些傳說上加以想象發揮,他們的性格也就更完整、更充實、更鮮明瞭。像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事件中料事如神的智慧,關羽在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中威風凜凜的英雄氣概,等等都充滿了浪漫主義的傳奇色彩。
二、善於描寫戰爭,是《三國演義》的重要特點
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悽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
、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1799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鬥爭中,放在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透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
四、文白間雜雅俗共賞的語言
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
-
4 # 學習傳統文化3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成就最高的歷史演義類長篇歷史小說,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珍寶,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篇幅宏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所述故事縱橫捭闔,精彩紛呈。
1.《三國演義》透過描寫“智足以攬人才而欺天下“的曹操,刻畫了一個純用霸術的奸雄形象,一個成功的統治者的形象。其基本特徵是:他的行為雖以權謀為出發點,但卻符合中國傳統的道德原則,比如忠君、愛民、賞識和重用人才等。他的成功是合情合理的。較多的運用直接心理描寫與第三人稱限知敘事的技巧,“劉玄德三顧草廬”是個典型的例子。在“三顧草廬"過程中,他見到了若干場景,若干人物,如農夫荷鋤而歌,諸葛遠遊、踏雪而行的黃承彥等互相之間並無因果聯絡。用劉備一個人的見聞來加以貫穿,並藉助於他的誤會、猜測來製造懸念和神秘的氛圍,本來平淡鬆散的事件逐漸顯得緊湊嚴密,曲折有致了。《三國演義》寫諸葛亮出場場時又採取了劉備三顧草廬的方式。在臥龍崗上,劉備是個陌生人,外來者他不認識諸葛亮,這就免不了誤會,免不了做推測性的判斷,於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誤會和推測中,諸葛亮被越來越濃郁的神秘氛圍所籠罩。
2.全書最突出的是關於三大戰役的描寫。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三大戰役有共同特點,都是以弱勝強,用了火攻,結果都是強弱轉化弱者戰勝了強者,但作者寫的卻各不相同。《三國演義》寫戰爭不完全是一種軍事力量的較量,而是更著重於表現指揮員的戰略戰術、指導思想是否正確,突出了戰爭中人的主觀作用。赤壁之戰是最複雜最豐富的,也描寫的最為精彩。作者在描寫戰爭時,不是隻看到具體的戰役本身,而是對戰爭的程序和全域性有全面把握和深刻認識。全書共寫了大小41次戰爭,這些戰爭寫的千變萬化,各有特色。整個戰爭描寫風雲變幻,曲折跌宕。
回答完畢。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裡面的人物角色描寫的繪聲繪色,現在的人值得讀。並且角色寫得感人,又讓人深思。好書,值得大家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