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詩夜城主

    國畫已經歷史悠久了,文化底蘊濃厚,怎麼看都看不膩,看著看著就讓人陶醉痴迷,心曠神怡,躁動不安的心情都會變的心靜如水,這是國畫的魅力;國畫也叫中國畫有分山水、花鳥、人物畫,

    簡單通俗的區分國畫與油畫吧,油畫的畫面看起來比較油膩,油畫都是赤裸裸的人體,而且人體的每個部位都顯得很形象逼真,油畫色彩鮮豔濃重,看多看久了會膩味噁心;國畫的人物畫即使是裸露(幾乎都不裸露的),讓人看起來都有種復古、虛幻的感覺,畫面顏色較淺,很清純。

    作為一個繪畫愛好者,應該多去學習欣賞中國畫,不要老是學那些西方人除了畫裸體還是畫裸體,每個人都清楚瞭解自己的身體,還有必要使勁畫嗎?對吧。

  • 2 # 鄞粵強

    中國畫的根本是中國文化在繪畫領域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與西方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最大的區別是用線造型和用光影造型,中國畫的造型基礎是線,在這條線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畫的審美觀和藝術觀,因此,中國畫的最重要的特徵是用線造型。

    早期的中國畫是以簡單的線條為基礎,加入簡單的設色而組成的,造型古樸,簡單,但是已經形成了中國畫的雛形。帛畫《人物馭龍圖》是最早期的國畫之一,但是已經具備了中國畫的基本特徵。魏晉南北朝時,出現了幾幅傳世的繪畫,如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這幅作品以人物為主,配以樹木,山水,雖然造型簡單,但是已經具備了山水畫和人物畫的特點,這幅作品是早期中國畫的典型代表作,也為後世中國畫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時代,出現了一些關於繪畫藝術的理論著作,如謝赫的《畫品》中的六法論,成為後世中國畫美學理論的基礎。到了隋唐,中國畫有了長足的進步,人物畫走向成熟,出現了吳道子,閻立本,周舫等著名畫家,留下了《送子天王圖》《歷代帝王圖》《簪花仕女圖》《女史箴圖》《搗練圖》等傳世鉅作。山水畫在此時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出現了展子虔的《遊春圖》,李思訓的《明皇幸蜀圖》等鉅作,此時的山水畫也是以線條造型為主,所謂空勾無皴,有骨無肉,但是,因為有人物畫線條的基礎,此時的山水畫線條流暢挺拔,裝飾性強烈,加上豔麗的顏色,使當時的山水畫非常好看,與後世的成熟山水畫有相當的可比性。人物畫五代到宋代是中國畫的成熟期,人物畫有了長足的進步,李公麟,武宗元,梁楷等畫家留下很多人物畫經典,《朝元圖》《潑墨仙人圖》《維摩詰演教圖》,出現了最早的寫意畫,這對後世寫意畫和文人畫的發展有著里程碑式的貢獻。山水畫走向成熟,荊關董巨的皴法,讓山水畫有了神采,所謂有骨有肉,有勾有皴的山水畫真正出現了,李劉馬夏繼承了他們的衣缽,將皴法進一步發展,另外郭熙的《三遠法》的提出,為後世山水畫的創作提出了中國畫特有的透視方法,這是山水畫真正成熟的標誌。花鳥畫在此階段也成熟起來,五代黃荃的《寫生珍禽圖》宋徽宗的《芙蓉錦雞圖》《文同的墨竹圖》是花鳥畫的代表作。至此,中國畫的三科:人物,山水,花鳥正式形成,直到現在,中國畫還是以這三科來分類的。宋朝之後的中國畫繼續高速發展,從工筆到寫意,從宮廷畫到文人畫,唯一未有變化的就是用線造型,書法入畫,到了近代,西風東漸,很多西方繪畫的元素出現在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中,但是唯一不能放棄的,還是用線造型,脫離了這一點,就不能稱為中國畫。

  • 3 # 眼鏡哥說科技

    既然稱之為國畫那就肯定跟中國的傳統文化分不開的,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受儒家影響較深遠。儒家講究中庸之道,而中庸之道指得是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道”,早已成為華人觀念世界裡的一種文化基因,滲入華人內在的文化血液,成為支配當代人乃至後來人生活和思考的重要方法論與價值觀。

    而從國畫的技法以及理念上也完全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的觀念,不刻意去描摹具體的事物,透過水與墨、紙與筆的渲染再加上畫者的內心想法進行創作,這是其他畫種所不具備,所以只有符合中國傳統文化,符合中庸之道的繪畫才是國畫。

  • 4 # 筆墨丹青2018

    國畫是一種藝術,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來所表達的一種精神世界,透過在絹,絲綢,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沒有電子科技產品,沒有電腦,沒有網路,沒有照相機,人們透過繪畫,把美好的事物給記錄下來,國畫顏料可以儲存千年不掉,就像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一樣,依舊鮮豔如初,讓人歎為觀止!因為用的是最原始,純天然的色彩,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這是國畫的本質,豐富,又富含韻味,水墨丹青,真是中國的寫照,國畫是中國的瑰寶,應該永傳不朽!

  • 5 # 庸人國畫

    國畫就是中國畫,用宣紙或者絹,用毛筆墨,顏色為輔,這就是國畫。回答的咋樣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張大千和畢加索見面,畢加索講,很多人國外求藝,實際藝術就在中國,就說這麼多吧,下面上一張我的畫,忘咯畫鬍鬚了

  • 6 # 憶中的番茄國畫

    國畫一詞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

    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

    一般國畫的題材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技法分類:寫實、寫意、工筆。規格分類:軸、卷、冊頁、扇面。

    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和紙上。

    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國畫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中,採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並在活動中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參與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觀或侷限在某個固定點上。

    它滲透著人們的社會意識,從而使繪畫具有“千載寂寥,報圖可籤”的認識作用。

    既使山水,花鳥等純自然的客觀物象,認識和表現中也自覺地與人的社會意識和審美情。趣相聯絡,借景抒情,託物言志,體現了華人“天人合一”的觀念。

  • 7 # 雲壑聽泉

    用中國特有的材料,工具,比如毛筆、墨汁、宣紙、絹帛、中國畫顏料等,按中國畫的理論要求,比如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等創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畫,其它都不是中國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看待一些言情小說的讀者總是覺得女主什麼都好,做什麼都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