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霽視角
-
2 # 歷史戲語
這個保守是她對於大清來說,自認為是世界最強的天國,實力情況是落後了不知多少年代了。
慈禧太后保守在閉關鎖國,對於西洋的東西,自己不知道說什麼好,因為人家的東西卻是牛,但她又不願意承認這個事實。
至於同意安裝電話,也是一時之好奇而已吧。
-
3 # 且愛且珍惜
慈禧是晚清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她是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母親,經歷了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掌握晚清政局半個世紀之久!可以說比皇帝還皇帝,也是晚清時期的保守派,當紫禁城安裝電燈時她不但沒有反對還比較支援!為什麼呢?下面作者從幾點來分析!
一、只要沒有危及自己的權利,什麼都可以接受!
慈禧是個權利比較重的女人,風風雨雨幾十年看慣了勾心鬥角,宮廷爭鬥,時刻提醒自己權利的重要性,晚清很多名臣在慈禧面前都不值得一提,例如: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等,都是慈禧提攜的,可見慈禧很厲害的,所以沒有危及到慈禧的地位,在紫禁城裝電燈,她是無所謂的。
二,晚清和國外已接軌,慈禧也會與時俱進。
1840年以後,國外慢慢進入了大清,很多華人慢慢接受了外國的東西,比如洋火、洋布、照相、電話、鐵路、電報等等,並且在慈禧的支援下,李鴻章,張之洞等大臣的倡導下,全國轟轟烈烈開展了洋務運動,做為慈禧她知道只有發展變革大清才有救,所以她不但接受皇宮裝電燈,並且自己還喜歡上了照相。
三,處於好奇心。
人都有好奇心,慈禧也不例外,當宮內裝上電燈以後,自己感覺確實比蠟燭強,紫禁城晚上也有了燈光,還是外國的東西好,發光發熱。
以上三點就是作者分析慈禧是保守派,但她不反對在宮內裝電燈的原因。
-
4 # 小林歷史觀
“保守”與安裝電話並不起衝突。慈禧所謂的“保守”僅體現在對權力的掌控上,對於新鮮事物,只要符合其利益,慈禧太后往往都會接納。
大清第一臺御用電話:慈禧思想觀念的改變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慈禧太后的印象都是如同看待封建社會一樣:即野蠻、封閉、落後、保守等等一系列有關抨擊封建歷史的詞彙。不可否認,作為掌專制之權四十多年之久的慈禧,她的價值觀念和思想體系也難免受專制落後理念所影響。當然,這種影響並非完全且絕對,慈禧對於那些保守、封閉的思想還是有所突破:
比如在政治方面,大清在經歷兩次鴉片戰爭之後,國門洞開迎來了千年未有之變局,一方面傳統的封建專制思想修建開始接受西方民主思想的衝擊,朝廷中央的頑固勢力們卻仍抱著抵制的鄙夷思想。但另一方面,在兩次鴉片戰爭當中以及證明了大清至少在軍事技術方面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如此一來,大清統治者在此局面之下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繼續固步自封還是以學習的姿態接受西方的新鮮事物呢?
在此抉擇之下,慈禧選擇了朝中較為開明的主張:中體西用,即以大清政治體制為根本,在此基礎上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器物。然而這種主張被後世所詬病,因為它本末倒置,對於西方的學習只是觸之皮毛而已,但是現在當時的立場來看,這對於以天朝自居的封建社會來講其實已經是一種突破。
因此,在慈禧的同意之下,地主階級洋務派開展了一場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這場運動趕上了西方工業革命的末班車,引進了當時世界上先進的工業文明成果。
對於這些工業文明成果的接觸,不僅僅侷限於那些洋務派官員,就連慈禧本人也有所嘗試:
比如她在1881年乘坐火車前往東北祭祖。在西方攝影技術傳入大清之後,慈禧也予以嘗試,為後世留下了關於她的珍貴歷史照片。
回覆列表
1888年,在儀鴦殿中亮起了京城的第一盞電燈,從此北京開始進入了電燈時代。不過這電燈在中國的推廣過程是十分艱難的。
當愛迪生髮明電燈後,國外大力推廣電燈,而中國雖然已經被外華人用武力轟開中國的國門,但是大清依舊很抵制外國的洋玩意進入中國。像什麼火車、電話、汽車等等。這裡面帶頭反對的就有慈禧。
慈禧作為一個久居深宮的女人,雖然接觸了朝廷的政治,也瞭解到了各國的發展,但是受封建思想統治多年的慈禧依舊不能徹底接受這些新鮮事物。比如像火車、汽車這些交通工具最初也是讓慈禧享受過它們的便捷的,而慈禧剛接觸以火車會影響大清的龍脈,相機會勾人魂魄等理由拒絕了它們,這些新鮮東西,只有相機深受慈禧喜愛。因為慈禧喜歡照相,她還是一個角色扮演迷。而電燈在中國的命運就沒有相機這麼順利。
一開始電燈在中國傳播是由恭親王負責的,但是恭親王奕訢在看過電燈照亮後覺得這不符合自然規律,比較神奇,就拒絕了外華人想要讓電燈在中國的推廣。而此時作為洋務大臣的李鴻章正在積極地開展洋務運動,興建船廠,炮廠等。但是缺乏子彈連發的技術,李鴻章想要找外華人購買這樣一種能夠實現子彈連發的槍,而外華人提出的要求就是讓李鴻章在中國推廣電燈。李鴻章迫於無奈,只能答應試試。
李鴻章大老遠的跑回去,向慈禧大力推薦電燈,說了一堆電燈的優勢,可慈禧卻覺得外華人之所以這麼想要在中國推廣電燈,是為了在中國買發電機,等裝置,企圖賺取中國的錢財。慈禧沒有聽完李鴻章的話就讓他回去了。
任務沒有完成,子彈連發的技術就沒有了。李鴻章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慈禧面前的紅人李蓮英的身上。收了李鴻章銀票的李蓮英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接受了這項艱難卻重大的任務。剛收了錢,李蓮英也不急著辦事,說你等我找個合適的時機,這等著等著,還真就等到了。一開始的時候啊,李蓮英瞞著慈禧讓人在慈禧寢宮安上了電燈,並且找來了一臺發電機為電燈供電。
說這天慈禧看書看得眼睛累了,光線又不好,李蓮英貼心地說為慈禧掌燈,李蓮英命人拿來幾個燈泡,說:太后你看,我給您變個戲法,你數一二三,你數幾,這第幾個就亮。這燈泡是李蓮英讓人控制好的,他想讓那個發光,哪個就會發光。慈禧不信啊,你這麼個茄子一樣的玩意還能發光,慈禧說三,第三個燈泡就亮了,說二,這第二個燈泡又亮了,明晃晃的燈光從電燈中發出,慈禧就像遇見新事物的小孩一樣,問這是什麼,李蓮英只回答了這是電燈,可以讓太后看見“福壽天齊”的玩意。慈禧覺得神奇,於是下令讓宮中都安上這種電燈。從那以後,電燈正式進入北京城,許多大臣的府中都裝上了電燈。在紫禁城中還修建了三所電燈公所。
但是在經濟並不發達的當時,電燈並沒有被大量普及,因為百姓們沒有那個能力來承擔如此高昂的電費。多數人還是選擇了煤油燈來照明。就連慈禧照明的費用都是一筆極大的開銷,對於百姓來說是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