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澳財網

    澳洲是典型的西方國家,日常生活習慣、法律和約定俗成的規矩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想要"快速融入"並不容易,通常一年內能夠融入澳洲民眾生活,已經是比較快的了。

    一般來說,有兩類人會想融入澳洲,一是留學生,二是移民。

    我們先來說說這兩類人融入澳洲都需要解決的基本事情。

    開放的心態、包容的思想和為他人著想的觀念是融入的前提,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是融入的基礎。

    1,找到地方落腳,可以是事先租好的房子,合租的公寓,借住朋友的房子,學校宿舍,寄宿家庭等等,總之一定要有一個能夠收到郵件的地址。此外,一個常用的電子郵箱也必須有,最好是OUTLOOK或者GMAIL的,儘量別用國內的電子信箱。

    2,申請銀行帳戶和稅號(TFN,只要你在澳洲居住超過183天/年,通常就會被視為澳洲稅務居民,有向澳洲稅局ATO申報收入的義務),拿到銀行卡,才能開始正常生活。

    3,辦行動電話卡,通常三大運營商TELSTRA, VODAFONE和OPTUS比較穩定,當然費用也高一些,每個月的費用依流量不同,在15-50澳元不等。剛來澳洲如果辦不了後付費的包月套餐,選擇“預付卡”(prepaid sim card)就行。儘可能在TWITTER,FACEBOOK, WHATSAPP, INS,LINKEDIN等社交媒體上開通賬號,方便日後與澳洲人的交流。

    4,無論是留學還是移民(持中國駕照的永居者三個月之後必須考澳洲駕照),均可申請澳洲駕照,駕照在澳洲是PHOTO ID,有證明身份的作用,租房、出遊、住店……在澳洲許多事情都離不開駕照,因此建議大家儘早申請。中國駕照不能直接轉換,必須重新從理論開始考上一遍,當然澳洲行車方向與中國相反,學習一下沒有壞處,尤其是澳洲的行車規矩要牢記。學車可以找一個華人教練,這樣上路練習可以放心一些。

    5,儘快結交熟悉本地情況的本地朋友,不用太多,兩三個足矣,ABC也行。這樣可以透過他們瞭解當地的基本情況。比如連鎖大超市、市場、亞洲超市的位置,公交卡的購買、充值、費率,本地有哪些好玩的活動等。

    接下來說說留學生的“融入”

    留學澳洲,當從機場海關出來之後,就算真正踏上了澳洲的土地,想要融入澳洲生活,首先得把自己所就讀的學校熟悉起來,本地同學和教工是非常好的澳洲生活的“引薦人”。

    除了學業之外,學校日常會開展社團活動,在迎新週上找一個有興趣的加入,這樣能夠認識更多的人,並有機會成為朋友。

    每門課通常都會有小組作業,與同學結組時儘量找有本地同學的,避免幾個中國學生扎堆,這樣也能瞭解很多本地人的想法。

    澳洲人對誠信、學術品行非常看重,抄襲、作弊都是會被一票否決的“重罪”,此外千萬不要花錢找人代寫作業,一來會被開除,二來有被犯罪份子敲詐勒索的風險。

    再來說說移民的“融入”

    技術移民和商業投資移民(此處不包括SIV移民,每年只往40天不能算融入澳洲)通常要長期在澳洲居住生活,因此完成了最初的幾件事情之外,還要考慮就業、住房、子女教育、生意投資等問題。

    申領MEDICARE醫療卡,永居者享受澳洲的公費醫療體系,到了澳洲就去就近的MEDICARE營業廳申請,並在住所附近的全科診所註冊(如孩子的疫苗接種計劃等)。

    買一輛車是必要的,除非你住市中心的公寓,而且活動半徑很小,要不然就一定得有一輛車,上班、買菜、接小孩、鍛鍊都得用到。原因是澳洲居住密度遠遠小於國內,因此公交、通勤火車的線路和班次的密度也較國內大城市要少得多。

    對於技術移民來說,就業是融入澳洲最快的方式之一。澳洲的招聘網站有SEEK, JORA, INDEED等,也可以去就行的CENTRELINK(大體類似中國的民政部門,負責民眾福利和失業保險),有了工作,就有了同事,也就能開始建立你在澳洲的社會關係。

    子女教育方面,亦可聯絡移民中介的幫助,也可上網查詢本地區的教育資訊,直接聯絡學校就讀。要知道,孩子同一個班級的家長,亦是增加社會關係的一個重要渠道。

    這些基礎性的事情做完之後,自然你的“融入”的程序也就開始了。

    以上是最最概要的介紹,若有疏漏請多多海涵。澳洲物價很高,居大不易,但適應之後就會很自在。以後有機會跟大家詳細講述。

  • 2 # 維基出國

    首先一定要與當地人多溝通交流,其次還要注意生活中的細節。

    1.在澳洲也好,在歐美一些國家也好,在談工作和事情的時候,不要拐彎抹角,最好直接切入主題。

    2.在社交場合,尤其是與女士交往過程中,如果女方沒有注重伸出手,男方切記不要主動相握,在澳洲人看來,男人的這種行為是很不禮貌的。

    4.在澳洲用牙籤剔牙這種動作最好不要當眾進行,在他們看來這是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5、澳洲餐廳需要支付小費,小費的多少可以根據餐廳的檔次和自己能力給予。

    6、在澳洲一定要注意守時,與當地人約會最好提前商議並且要準時赴約。

    7、晚飯很正式,如果被邀去家裡吃晚餐一定要帶點禮物,一束花、一瓶紅酒都可以。

    9、澳洲人見面喜歡使用握手禮,並直呼彼此的姓名,這讓他們感覺輕鬆和熱情。

  • 3 # UncleJon醬叔

    雖然身在美國不是澳洲,也來插一腳。

    融入當地社會是我們華人的弱項,大多數海外華人華人數百年,都很難融入當地主流價值社會,我們更多的像國外Sunny裡的隱形人。

    我的建議第一,唯一也就是語言。你是移民生活在別人的領土,並不是被拍過去改造當地社會,把當地改造成中國的海外省不是你的任務。所以語言一定要過關,這裡說的過關不是買菜買單問路,而是需要可以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海外華人大多數語言不通,所有對於當地社會政策法規的瞭解都是透過老鄉的道聽途說,因為說不明白聽不清楚,所以見到當地人就會有畏懼感,距離感,久而久之只能依靠華人團體生存生活,這就也造成了當地人對華人社會的不夠了解或者刻版印象,君不見好萊塢電影裡華人的生活狀態嘛?陰暗不透明,這就是我們就給他們的印象,這不是其實,你只要走進各地各國的中國城,你會發現同電影裡非常相似的氣氛。

    所以語言過關,會讓你溝通的時候更加自信,也可以更好的表達自己,讓當地人更好的瞭解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真的是不可確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