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叫我小ia咯
-
2 # 練字小匠
唐玄宗前期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撥亂反正,任用賢能。開創了唐王朝的又一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後期逐漸貪圖享樂,怠慢朝政,寵信奸臣,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鎮守邊界。導致了八年的安史之亂,唐王朝開始由盛轉衰
-
3 # 時間276518561
唐朝是在安史之亂後衰落的,主要表現在政治上,中央政權無力管轄地方,節度使權力過大,不聽從中央的指揮,割據一方。
-
4 # 玲瓏小玉
軍閥割據漢朝南北朝都是有的,但是唐朝中後期有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軍鎮的主人不是軍閥本身而是士兵本身,尤其是魏博鎮,士兵殺大帥成為一種傳統,
這種傳統一直維持到五代,後唐莊宗翻車的根源就是魏博的兵賭錢輸了結果搞事情,最終造成後唐崩盤。
-
5 # 等待黎明的一千零一夜
擁有少數民族血統的李唐皇室對於外來的民族與文化,以及宗教信仰都非常的開放,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唐朝早期的繁榮與強大。很多外華人都在唐朝政府和軍隊中擔任了重要的職位,這樣的做法是一把雙刃劍,異族番鎮的權力過大,他們甚至可以自己收稅和任免本地的官員,軍事力量幾乎能與中央分庭抗禮。這樣的情況就必然會導致野心家的誕生,再加上如同中國歷史上所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一樣唐明皇到了晚年也變得沉溺酒色,任用奸臣,並不是說玄宗很傻故意削弱國家的力量,而是他要達到個人權力的高度集中的同時又貪圖享樂,大搞君王之術就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結果。
-
6 # 老羅講歷史
唐中後期的歷史是怎樣的,它是如何衰敗的
唐朝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發展,綜合國力成為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國家,但是,到了唐朝中後期(一般史學界以唐玄宗李隆基統治的後半期作為斷限)開始走向衰落。唐朝共歷289年,21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後,從第8位皇帝唐肅宗李亨開始,他們當政時也意識到了唐朝的衰落以及衰落的根源,大有圖強復興的雄心壯志,也有實施革新,果敢有為之雄心,也曾想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的管理好國家,並且有的皇帝也進行過大刀闊斧的改革,由於社會的頑疾已經根深蒂固,各種腐朽勢力已經枝繁葉茂,而當時僅憑皇帝以及小部分皇帝身邊的大臣們根本無力扭轉唐朝衰敗的局面,最後終究在907年亡於農民戰爭,那麼,唐朝中後期的衰落情況是怎樣的。
1、天寶危機
唐朝在開元年間富強繁榮的情況下,唐玄宗李隆基以為志得意滿,開元后期,唐玄宗開始不願過問政事,只想去貪圖享樂,在納楊玉環為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李林甫和楊國忠等奸佞之人相繼當權,他們隨意發號施令,胡亂處理政事,使唐朝的政治更加昏暗。
2、安史之亂
當時鎮守京師的軍隊,腐化無戰鬥力;戍邊的衛士,戰鬥力強,卻掌握在節度使手中,他們不聽朝廷調遣,"內輕外重",威脅朝廷安全,安祿山史思明掌握重兵,在755年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導致北方生產大受摧殘,田地荒蕪,人民流離失所,許多州縣成為廢墟;安史之亂經歷了一共七年零三個月,雖然這個叛亂最後是被鎮壓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3、藩鎮割據
藩鎮割據是唐代特殊的歷史現象,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他們長期割據一 方,在其境內任意擴充軍隊,任命官吏,徵收賦稅,不向朝廷上報戶口,不讓朝廷在其轄區委派官吏徵收賦稅,部分強藩重鎮迅速坐大,擁有跟朝廷抗衡的實力,吐蕃(7世紀)、回鶻(7世紀)、西夏(11世紀)等少數民族相繼建立地方割據政權,最後造成了中央政府實際管轄地區縮小的後果。
4.宦官專權
宦官專權幾乎貫穿了唐朝的中後期,李輔國手握禁軍,被尊為“尚父”,又加司空、中書令,朝中一切大事都要與之商量,另一名宦官程元振又因殺李輔國有功,被皇帝重用,依然大權在握;到德宗時,宦官掌管宿衛皇帝的中央禁軍成為制度;憲宗時,正式設立樞密使,由宦官充任,參與管理國家的政治事務,中書、門下的權力,還有逼宮弒帝的俱文珍與王守澄、經歷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稱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時的權閹楊復恭、劉季述等人;宦官的權力越來越大,國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廢立,幾乎都有宦官把持。
5.農民起義
由於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連年戰爭,向百姓增加賦稅、徭役,強佔土地,勒索錢財,引起人民的極大不滿,反抗鬥爭此起彼伏;於是,唐朝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唐末王仙芝與黃巢農民起義爆發了,880年12月攻入長安,唐僖宗逃往成都,後在山東自殺;907年,朱溫廢唐哀帝而自立,改國號梁,定都開封,唐朝隨即滅亡了。
雖然從第8位皇帝唐肅宗李亨到第21位皇帝唐哀帝李柷止,也想有所作為一番,重振盛唐基業,確實做出了有利於國家政治的統治,振興了經濟的繁榮,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完整,消除了一部分弊政,但是最終也改變不了唐朝衰落歷史趨勢,導致最後的滅亡。
1.平定叛亂
唐朝完全平定了延續七年零三個月的安史之亂,但是經過這次戰亂,吐蕃乘虛大舉攻唐,佔領了長安,縱兵焚掠,長安被洗劫一空,唐朝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2.“元和中興”
憲宗在位15年間,勤勉政事,力圖中興,從而取得了是政治上有所改革,暫時平定了一些藩鎮割據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史稱“元和中興”。
3.打擊閹宦
從唐肅宗開始就進行了反宦官的鬥爭,這其中“二王八司馬事件”與“甘露之變”最具代表性,不但對宦官隨時抑制,並且為“甘露之變”中被宦官所害的百官平反昭雪;在宦官與官僚士大夫的鬥爭中,但是由於宦官力量過於強大,以及皇帝在打擊宦官過程中的軟弱性,最後這場以打擊宦官勢力為目標的改革宣告失敗。
4、反藩鬥爭
在維護領土完整的戰爭中,擊敗南詔,穩定了西南局勢,擊敗吐蕃,使得被吐蕃侵佔約一個世紀的河西各州迴歸祖國,擊敗塞北的奚族,大獲全勝,向北拓地千里,北邊再無戰事;邊疆的穩定,促進了人們安居樂業,但是戰爭並不徹底,藩鎮割據的局面還繼續存在。
唐朝的滅亡後,造成了長達50多年的五代十國割據局面,尤其是中原地區的生產和環境受到極大破壞,人民流離失所,但同時也促成了民族大融合,北方遊牧民族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開發了南方,中國的經濟重心由此開始轉移到南方。
回覆列表
安史之亂之後就已經衰弱了好多 宦官專權 中後期唐朝的皇帝大部分是宦官扶持起來的。 皇帝的能力還不行 除了短期宣宗中興 有點好轉 之後就不行了了 藩鎮割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