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a娜娜
-
2 # 梅梅小號
你好,拔罐可以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散寒!
為什麼拔罐後面板出現小水泡呢?
如果拔罐出了小水泡,那可能是拔火罐的力度比較大,另外說明身體內寒溼比較重所致,不過出了水泡不要緊,做適當性的消炎就沒事了!
拔火罐後,最好是不要洗澡,就算是要洗澡也不要搓拔罐的地方,防止感染。拔火罐有一定的週期性,不能天天在同一位置拔,拔罐可以將身體裡的溼氣、寒氣,透過面板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所以拔罐拔出水泡是常事,不必擔心!
-
3 # 輕養說
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保健療法,現在很多人也會選擇拔罐來保健養生,但是在拔罐後面板經常會出現水泡,這是為什麼呢?拔罐後起水泡該怎麼辦?
如何透過拔罐辨體質
1、面板呈白色:體內溫氣重
表現:通常這種表現只會出現在面板顏色的改變上,如果出現了類似白色的小水珠,那麼說明患者體內的溼氣太重。
2、出現黃色物質:體內有病邪
表現:出現黃色的物質,可能說明體記憶體在其他病邪;黃色的物質又散發著一股惡臭味,通常是面板病,如痤瘡。
3、面板呈黑紅色:感冒引起
表現:拔罐後面板呈黑紅色,無分泌物,顏色偏紅多為“痧”,通常為感冒。
4、面板呈偏黑色:勞累勞損所致
表現:顏色偏黑色為淤血阻滯,通常的症狀為勞累、勞損。
拔罐出現水泡的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溼溼毒較盛,以溼氣最為突出。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溼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有關係的。
3、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
4、部位的差異,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
5、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處理方法:
小水泡不需要處理,防止感染待其自然好就行了;
大水泡就得用消毒針將其扎破,敷上消炎藥,防止感染,注意衛生,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如果水泡過大,數量多去醫院處理。
女中醫專家提醒,拔火罐可有效防止起水泡方法:
一、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面板,或火罐漏氣脫落。
二、體位須適當,區域性皮肉如有皺紋、鬆弛、疤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
三、在應用針罐時,須防止肌肉收縮,發生彎針,並避免將針撞壓入深處,贊成損傷。
四、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面板,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五、在應用刺血拔罐時,針刺面板出血的面積,要等於或略大於火罐口徑。
六、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面板被火罐牽拉會產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七、根據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面板。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面板。
八、拔罐後針孔如有出血,可用幹棉球拭去。一般區域性呈現紅暈或紫紺色(淤血),為正常現象,會自行消退。如區域性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
拔罐後有哪些事項注意;
1、拔罐後不能夠立即洗澡
2、拔罐後出現出血情況
3、拔罐後出水泡
4、拔罐後要注意保暖
5、消毒
-
4 # 醫聯媒體
在拔罐之後,有些人可能發現機體的區域性有水泡的存在,這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其是否反映了機體的什麼訊號存在呢?
進行留罐的時間比較長,需要知道的是,拔罐留罐的時間長短往往因人而異,由於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而此時留罐的時間往往也不一樣。有人即使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現象的發生。但是也有人可能僅僅留罐5-10分鐘,就會出現有起泡的情況。因而,一般第一次進行拔罐的時間需要短一些,等較好掌握患者的情況,就才適當放寬時間,以減少一些不必危害的發生。
如果患者此時體內的溼度較重,其體內的風寒溼溼毒較盛,尤其以溼氣最為突出的話。那麼起泡則可能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可能會在罐壁上出現有小水滴,則往往也是機體溼邪的表現。
水泡的出現還可能與機體進行拔罐部位有關,同一個人進行拔罐,其機體有的部位沒問題,但是有的部位卻馬上出現起泡的情況。一般而言,是患者的背部、兩脅和臀部等部位容易發生起泡的情況。此外,如果拔罐較重,超出了機體承受的能力,此時也可能會導致水泡的出現。
指導專家:陳寶財,醫學碩士,主治醫師,滄州市人民醫院國醫館。擅長:在腫瘤中醫治療、臨床常見內科、婦科等疾病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自己的診療特色。
回覆列表
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保健療法,現在很多人也會選擇拔罐來保健養生,但是在拔罐後面板經常會出現水泡,這是為什麼呢?拔罐後起水泡該怎麼辦?
拔罐後起水泡是怎麼回事
中醫中的拔罐是透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將體內毒素逼出體外的過程,拔罐出水泡的實質就是面板皮下“充水”,體內的痰、飲、水、溼等病理產物以及水分在負壓的作用下透過皮下組織,進入並停留在面板中,這樣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後有時區域性面板除了出現出血點、瘀血等現象之外,有些患者會出現水泡,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溼溼毒較盛,以溼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溼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有關係的。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對患者情況瞭解了,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
3、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部位的差異,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那麼溼氣重怎麼祛除?
食療祛溼,老中醫們最推薦冬菊砂仁茶(麻仁,梔子,人參,冬瓜,砂仁,線葉金雀花,顯脈旋覆花,金銀花,茯苓,紫蘇,佛手,葛根,桔梗等20味中藥)。
運動(比如跑步),透過大量運動排汗的方式祛除體內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