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探為觀指
-
2 # 通訊一小兵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現在我們所指的5G是3GPP框架下的5GNR。3GPP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專利組織之一,目前在3GPP之中,經過中國通訊業的不斷努力,已經形成了中國、歐洲、美國三足鼎立的態勢。
由於中國擁有最大的移動市場,以及中國移動多年的TDD運營經驗,這次5GNR主要是是以TDD為主,中國的5G立項是最多的,主導了5GNR標準的制定。
在5GNR的標準必要專利之中,中國的公司也有大量的專利被寫入5GNR的標準,不過美國公司也有不少的專利被寫入標準。
美國的高通依然是5G基帶的全球最大的提供商。Intel退出5G基帶生產之中,全球還剩下高通、華為、三星、聯發科、展訊這5家可以生產5G基帶,但是在全球的手機市場中,由於三星和華為未對外開始銷售5G基帶,高通依然是全球最多的手機廠家的選擇,在5G基帶之中,高通的應用量是最大的。
在5G的整體裝置生產組網之中,美國的通訊製造業只有思科一家可以生產5G組網需要的核心網和傳輸網產品,而沒有企業可以生產5G接入網部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基站部分)。最開始的時候,其實美國也有一些比較強的企業是生產通訊裝置的,諸如高通、摩托羅拉、朗訊,還有也勉強可以劃到美國圈子裡的加拿大的電信業企業--北電。
不過,高通在2G時代為了推廣自己的CDMA技術,把通訊裝置生產賣給了歐洲的愛立信而推出了行動通訊裝置的生產;
摩托羅拉移動在2011年被谷歌收購後又轉賣給了中國的聯想公司,它的無線部門被當時的諾基亞西門子收購,也就是現在的諾基亞;
北電破產,破產之前已經將3G業務出售給了阿爾卡特,而其餘無線部分賣給了愛立信;
朗訊被阿爾卡特收購,後來阿爾卡特朗訊又被諾基亞收購。
可以看到,不知不覺之間,歐洲的愛立信和諾基亞完成了對美國行動通訊裝置商的無線業務的收購。
其實美國的行動通訊領域為了打破歐洲的壟斷,奪回1G時代的霸權地位,曾經在3G時代由IEEE挑頭提出了一個Wimax技術來爭搶全球的行動通訊市場。
當時的Wimax陣營很牛,有Intel、摩托羅拉、北電、IBM、思科、阿爾卡特朗訊這些巨頭加入,不過後來還是夭折了,順便坑死了北電。
現在整體上美國沒有裝置商可以生產5G需要的無線接入網部分的裝置,所以美國運營商組網在拒絕了中國的中興、華為等通訊業企業之後,就只能在諾基亞和愛立信,還有三星之間選擇了。
-
3 # 高大福
美國的5G技術到底怎麼樣,看看美國相關領域的公司就知道了。
如果從5G產業鏈角度來看的話,現在美國還真沒有一家拿得出手的公司,有的只是一些部分領域的能力。不要和我說高通,已經多次科普過,高通厲害那是當年的事情了,現在的高通除了還有部分5G專利和基帶晶片以外,核心網和基站都做不了,只能算是5G產業上下游的其中一家公司而已。
思科能做核心網的裝置,但是做不了基站,同樣也只能覆蓋5G中的一塊市場。以前還有英特爾做基帶晶片,現在英特爾也退出了,所以實際上美國是沒有一家5G全產業鏈公司的。
現在全球5G的主要玩家還是華為、諾基亞、愛立信和中興(排名分先後),三星也能勉強算的上,美國的高通和思科實力很一般,否則美國建設5G網路也不用去買諾基亞和愛立信的裝置了。
所以說特朗普對美國的現狀那麼著急是有原因的,雖然美國依然非常強大,在很多領域也是全球第一,但在通訊領域卻是被中國和歐洲甩在了後面。
不過說句實話,我們在5G「網路通訊」上領先了也不能太過得意,畢竟最後5G的競爭還是取決於「應用場景」,說白了就是技術的應用。中國能不能在5G時代出現像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這樣的公司才是絕對5G競爭最後結果的金標準,所以不管是美國還是中國目前在5G時代的競爭才是剛剛開始。
-
4 # 北方的狼
“司徒雷登走了,白皮書來了,很好,很好......多少一點困難怕什麼。封鎖吧,封鎖十年八年,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華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嗎?”每當回想起偉人的這些話,就會看到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就會想起老一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時代,如今,尼克松敲開的中國大門依然開著,而特朗普卻要對中國關閉美國的大門,很好,很好,不就是禁止向中國出售電腦晶片兒嗎?“華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趕上或超過世界先進水平”依然是偉人的預言,也依然會實現,美國不是要對中國封鎖電子計算機的"CPU產品嗎?難道中國就不能自己研究製造嗎?難道中國就不能自己製造出超過世界先進水平的CPU產品嗎?到時候你美國求中國進口你的CPU產品中國都會嫌你的產品落後,封鎖吧,封鎖三年五年,中國的CPU產品自給自足而且向全世界出口了,華人有的就是聰明才智,還怕搞不出這小小的CPU產品嗎?
回覆列表
目前,美國5G技術處於晶片很好,裝置不行的局面。
這兩天有一個科技界的大新聞,美國蘋果公司與高通公司宣佈在專利官司上實現和解。而這兩家宣佈和解的同一天,英特爾宣佈退出5G調變解調器業務。這兩條新聞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就是說,英特爾的5G基帶研發受阻,蘋果原本打算依靠英特爾的5G晶片來做自己的5G版本iPhone。結果英特爾不行,蘋果等不及了,就放棄了英特爾,選擇與高通和解。那麼目前在世界上,美國本土就只有高通一家公司在做5G晶片。
那麼高通的5G晶片又如何呢?高通目前釋出了驍龍X50單模晶片。所謂單模,就是這個晶片只能夠連線5G網路,不能連4G、3G、2G網路。因此,高通號稱商業化最快,但卻是一個“功能不全”的5G晶片。而高通真正能夠向下相容的5G晶片也要到2020年才能面市,就是驍龍X55,因此高通的真5G商業化時間段和其他競爭對手差不多。至於說技術水平高不高,說實話,高通畢竟是從2G一路升到5G的,華為都要每年交不少專利費給高通,說明人家的技術是真的行。
但是,美國在5G的基站裝置方面,沒有自己的公司。也許美國財團投資了愛立信,但是愛立信畢竟是人家歐洲公司,不是美國的,所以這一塊美國可以認為是空白。美帝不是有思科公司嗎?美國媒體自己報道,由於把HW公司排除在外,美國運營商只能依賴愛立信和諾基亞建設5G基站和解決方案。而思科沒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