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宗銘文化
-
2 # 漢城潤石
一代梟雄曹操之所以被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醜話,說到底還是“臣為君剛”的封建制度思想影響。
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曹操,不僅狡詐陰險,貪財好色,好大喜功,並且殘暴不仁,而形成鮮明對的劉備就是慈悲仁愛,心懷天下,愛民如子,忠肝義膽,從小說中人物出身同樣也不難看出,其作品對於出身是多麼的重視,也就是說天下只能是劉姓的天下,高貴不論貧富,骨子裡的高貴在血液裡流淌著,用一種從根源追問正統,從而佐證兩人生就的群眾認同感。
這裡不是說給誰翻案,只是我們在看作品的時候,同時在尊重原著作的同時,多一些作者給我們留下的思考。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3 # 綠茵往事
主要是後人以蜀漢為正,魏吳則屈。畢竟蜀漢在後人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但其實如果追述歷史看,劉備並非是漢室宗親,甚至沾親帶故都略顯勉強。
所以劉備以漢室自居則過於牽強。但形式已大於過程,人們僅僅停留在稱謂和血統,但劉備只是在偷換概念,他為的只是獨霸一方。其實劉備和曹操是一樣的人,都想一統萬方,但結果卻始終事與願違。
羅貫中為了【三國演義】能在當下和後世造成影響,所以選擇了抑魏揚蜀,貶曹褒劉。其實這也是符合了人們心中的嚮往和意志。有時作者也要顧及民眾思想,不能逆勢而為,更不能與民眾所思相左,否則就會變成罪人。
更別提揚名立萬。所以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後世造成巨大影響和名傳千古,都是作品提倡的貶曹褒劉的主流方向在發揮作用。
但如若根據歷史來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他才是三國的霸主,也是平定亂世的英雄,曹操在各種能力上都遠勝劉備,孫權。所以揚劉抑曹只能停留在演義,而褒曹貶蜀卻還原於歷史。
各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或者喜愛的梟雄,允許百家爭鳴,但不能過分揚蜀貶魏或褒劉抑曹,那是極端的想法,也是不符合歷史的戲說。我們要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用公正客觀的話語去辯駁,不能強詞奪理或無中生有,這樣未免就從理性走向了愚痴。所以我們必須保持理性,而不被感情左右,可以適當感性,但不能一直感性而失去理性。基本能七分理性三分理性就十分完美了。但對於歷史事實,我們必須理性。因為歷史就是歷史,歷史不能戲說,更不能嫁接和篡改,否則會給後世留下十分混淆的結果。勢必會影響後世對歷史真相開始模糊和是非顛倒。我們要尊重真相,更要尊重歷史。
-
4 # 三秀才
何為“演義”,“演義”要有趣味性,這樣老百姓才愛看,這樣作品才能永久的流傳下來。
要想達到趣味性就必須對史實有一定的取捨,對人物有一定的調整即有美化的有醜化的。
那麼為啥選擇美化劉備而醜化曹操呢?劉備是沾了自己身份的光了。劉備乃是正統的皇室宗親,這個身份優勢是曹操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後來有了躍馬檀溪的神話般的操作。
那又為啥醜化曹操呢?因為東漢末年是朝廷內部大亂,包括十常侍,包括後來的董卓,再到後來的曹操。他們都是一個視角上的人物。他們都是羅貫中筆下的“漢賊”。就連戲文裡都唱曹操:奸臣當道謀漢朝。
這樣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老百姓的審美里正統的觀念還是比較強的,因此羅貫中就一味的美化劉備。同樣在老百姓的眼裡,“強盜”“漢賊”的這樣的人也是他們所痛恨的,無疑曹操是最佳人選,誰讓他的名氣大呢
其實我們把小說要完完全全的看成藝術、文學性質就行。不要和正史糾纏不清。因為藝術、文學突出的就是矛盾,越矛盾越好。所以曹操在三國演義被醜化也是正常的哦。
-
5 # 文醬的問號
作為一箇中學語文教師,一個易中天先生的狂熱粉,這個問題小女子必須回答。
而小說家在寫小說時,也會考慮自己的受眾,順應觀眾的喜好才能流行起來,這一點非常重要。羅貫中經常看說書人講到劉備集團被打敗,觀眾唉聲嘆氣,哭成一片;講到曹操被打敗卻歡呼雀躍,這才奠定了自己寫《三國演義》的總基調——尊劉貶曹。
歷史上的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國家有個愛民如子的聖君,這樣生活總歸有盼頭。如果沒有聖君,天高皇帝遠的,那盼望有個清官也蠻不錯。如果沒有聖君,也沒有清官,那有個俠客路見不平一聲吼,為民除惡那也是大快人心的。
所以《三國演義》寫出攜百姓渡江、三讓徐州的仁君、聖君劉備;寫出了揮淚斬馬謖、臨死還不忘交代自己有幾畝地的清官諸葛亮;寫出了除惡霸而逃的關羽,鞭打督郵的張飛等俠客,圓了古代老百姓的三種夢。
劉備與曹操比較,劉備有其扶漢的正統性,曹操始終是竊取漢室的漢賊。因此類比到明朝,明朝的君主自然喜歡這類書籍,他會在潛意識裡給民眾灌輸有利於統治階級的價值觀。當明朝滅亡,各地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組織團體就是最好的例證。
-
6 # 南郭吹雪
這要怪曹操的兒子曹丕篡了漢獻帝的皇位,導致大漢王朝綿延數百年的國祚被終結。站在封建統治者的歷史角度來看,曹氏就是不忠不義的逆臣反賊,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
曹丕篡位後追諡他老爸為曹魏第一任皇帝,那麼曹操也自然成為了大漢終結的罪魁禍首。所以曹操必須要醜化,必須是寧負天下人的梟雄,而不是抵禦外族入侵和終結割據戰亂的英雄。
孫權沒有搶先稱帝,所以形象不正不負。
劉備漢室宗親,必須正面,要給其予光環。
這是最符合儒家價值觀的寫法,也是政治最正確的寫作視角,即使官府要查也無話可說。
-
7 # 南村群童701
作者的主導思想就是揚弱抑強。《三國演義》的看點就是作者按讀者、聽眾的需求~弱小一方代表正統來下筆的。弱者勝或雖敗尤榮。曹操被貶再合理不過了。
-
8 # 神樂東方
任何文學作品,其作者都是有階級性和立場的,羅貫中也逃避不了這個宿命,其正統的思想和立場,不可避免要醜化曹操。
再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稱謂是奸雄,意即~奸滑的霸主。
劉備才稱謂梟雄,意即~極其醜陋的霸主…
-
9 # 袁載譽
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曾在宴會上吟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詩句;也曾登山望海,抒發“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人生抱負;也曾在暮年感慨“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而這個人,正是三國時代的一代豪傑——曹操。
以事見人
想要表現一個人的品性,不論好壞,平鋪直敘直接說,可信度肯定是不夠的,只有以事見人才能更好地說服別人。顯然,《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是深諳此道的,否則,也不可能把曹操這樣一個亂世梟雄刻畫成一個奸詐多疑、無才無德又喜好聲色的反派。
以事見人,也不能單單隻說事,要根據自己的目標,讓這件事的所有地方,刻畫此事的所有文字都為自己所用。前後有側重,描寫要生動。通過對主要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等各方面的細緻描寫,還怕人物形象凸顯不出來嗎?在對曹操反面形象的刻畫上,羅貫中就很好地把握住了“細節”二字。
比如這一段,描寫曹操戰敗後退場的。
“操帶箭逃命,踅過革坡。”就在此時,有兩個步軍埋伏在草從中,一看見曹操騎馬過來,就“二槍齊發”。曹操驚慌不已,只能在馬中槍倒地前翻身下馬。
而那兩個士兵看見曹操落馬,立刻就圍了過來,想要擒住曹操。曹操為了逃命,只得滾下草坡。可後面兩個士兵依舊緊追不捨,幸好千鈞一髮之際,曹操的部下曹洪來了,曹操才逃過一劫。關鍵在逃跑路上,他們又遇上一條河,曹操為了活命,便脫下鎧甲,叫營救自己的曹洪揹著自己蹚過這條河。
看看這情節,設計得多好,這細節也是十分到位,把曹操的無能與蠢笨表現得淋漓盡致。身為一方主帥,居然連兩個小兵都打不過,遇上了就只會逃跑,跑還跑不過,只能等人來救。後來更是為了保命,連衣服都脫了,完全不顧自己作為將領的儀容儀表。
對比襯托
而除了大量的細節刻畫與事件描寫,羅貫中還採用了一個手法,那就是對比襯托。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正反對比才能更加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由此,人物的形象也就更加鮮明瞭。
而按照羅貫中的宗旨,他自然是要用劉備一方的神勇英武、仁德大義等一切美好的品質來對比曹操,表現曹操的陰暗與各種不足的。這樣,曹操的形象出來了,劉備一方的高尚與正義也由此顯現,一箭雙鵰。
舉個例子,比如同樣是戰事失敗逃跑,寫曹操就寫得無比狼狽、窩囊,好似他根本就不應該上戰場一樣;而寫劉備就是突顯人家逃跑時的無畏與大義凜然。兩相對比,讀者自然而然地就會覺得曹操這個人就不適合打仗,回回都失敗,而劉備則是上天註定的君主,連失敗都是那麼的冷靜、睿智。
不得不說,羅貫中這一招用得巧妙啊,效果也是響噹噹的。看看,讀了《三國演義》的,哪一個不對曹操恨之入骨,哪一個不想對他破口大罵?不要說古人了,就是現在的我們,甚至筆者自己,從前都是持這樣一個態度。
歷史上真正的曹操雖然也備受爭議,有人表揚有人批判,但批判他的點絕不是書上說的什麼無能無德、奸詐狡猾、姦淫好色等,都是說他竊漢一事,對於曹操的軍事才能以及愛惜人才等優秀品質,他們也沒有說過半個不字。
真實與虛構
作為一本小說,《三國演義》無疑是成功的,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鮮明,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也十分明確,遣詞造句上也無紕漏。羅貫中成功地用這本書“欺騙”了一代又一代讀者,讓大家對書中曹操的形象深信不疑。
參考資料:覃巨集賢.論曹操反面形象的生成[J].宜春學院學報,2011,33(9):94-96.
陳松柏.細節,臉譜化的油彩——曹操形象塑造藝術論之三[J].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6,(5):81-85.
-
10 # 讀懂城市
在世人眼裡,曹操是個頗有爭議的人物。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對曹操死後評價是“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實際上該書有褒蜀漢貶曹魏的傾向。其他關於曹操的小說、戲劇也多是把曹操描繪成多疑、狡猾、奸詐、陰險的白臉奸臣。小說、戲劇屬文學藝術,本屬虛構,《三國演義》的實史過半已屬不易。要想認識歷史上真實的曹操,還需將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與陳壽的史書《三國志》結合起來讀,既享寓教於樂之趣,又識曹操真容。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載:曹操年 20,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時,有犯禁者,皆責之。就連皇帝寵信的宦官蹇碩之叔犯禁,也是一樣處罰。後破黃巾,斬首萬餘,立大功(竊以為,這對漢帝是“功”,對農民起義軍是“罪”,不過這不是被醜化的原因)升任濟南相,整飭吏治,卓有成效。董卓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淫亂後宮,朝野震怒。曹操矯詔討董卓,利用破黃巾收來的30萬降卒組成青州軍,加入征討董卓的諸侯聯盟。董卓死,聯盟散,諸侯紛爭。曹操以求賢若渴寬廣的胸懷(如義釋關羽;“跣足出迎”謀士許攸;破袁紹後發現曹操的部下私通袁紹的密信,看都不看盡燒之,說“紹強時孤都不能自保,況眾人乎”,使這些人甘心為其賣命)招賢納士和善於用人、用兵的文韜武略,力挫群雄,消除了北方的軍閥割據。統一了中國北方後,實行“屯田制”,不僅解決了軍糧難題,減輕了農民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農民生活,終在三國鼎立中成為國力最強的一方。值得一提的是,曹操不僅重視教育,而且自身文學造詣頗深,與其子曹丕、曹植合稱“三曹”,留下不少傳世佳作。毛澤東主席詩詞名句“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讚的就是曹操的詩《觀滄海》。曹操的《短歌行》還被收錄到當今高中語文教材。總之,曹操是中國歷史上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魯迅說曹操是個“英雄”。
那麼,“英雄”因何就被醜化成白臉“奸臣”了呢?竊以為:
這是舊中國國情所決定的。舊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派生出來的封建意識,從皇宮深入到民間,根深蒂固的程度是其他世界各國不可比擬的。朝野都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就是皇帝家的天下,皇帝的兒子即使沒有才能,世襲皇位也是天經地義。皇帝無子,也只能從皇族同姓中選。在這樣的思想基礎之上,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褒劉貶曹就順理成章了。人家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18代孫,獻帝之皇叔。即使漢獻帝被廢,也應由劉皇叔繼位,你姓曹的要爭,豈不是朝野不容的“奸臣”了麼?今天看來僅僅用姓氏來決定國家領導人的人選,是多麼荒唐可笑,可舊中國封建社會裡人們都這麼認為,於是乎曹操白臉“奸臣”的臉譜就這樣定格了。
其實,用姓氏來決定國家領導人的人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無論是三國兩晉之前的夏商周秦漢,還是此後的隋唐宋元明清,上下5000年,江山易主,政權改姓幾十次。在改朝換代的過程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垮臺的皇帝多被貶為“昏君”,開國皇帝多被頌為“明主”。但也不盡然,那些短命王朝,多不被稱頌。曹操之所以被醜化,也是由曹操乃至曹魏政權的自身特點決定的。曹操雖被其子追諡為“魏武帝”,但並不被正統的封建傳統觀念所認可。因為,其子建立曹魏王朝是一個短命王朝。與宋朝的趙匡胤等相比,可見端倪。宋朝趙家執政300多年,而曹魏執政僅40多年。儘管都是兵不血刃奪取人家的天子之位,但趙家有無限風光,本不光彩的“陳橋驛兵變”也變得光彩了。而曹家卻醜聞迭出。倘若曹家當時也能執政300多年,曹操的“真命天子”的名分自然就轉正了。小說、戲劇的作者還敢醜化曹操嗎?即使你生在明朝,曹家奈何不了你,你所在的明朝乃至清朝的“真命天子”也會對號入座,說你影射當朝,治你的罪。
最後,再看醜化曹操的“罪名”有多少水分。
醜化曹操最大的罪名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事實真相是,東漢末年,年少無能的漢獻帝在董卓死後,又落入其爪牙李傕、郭汜等人之手,他們之間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將獻帝擄來掠去,使其幾近喪命。獻帝這才密詔遠在山東的曹操救駕,曹操將獻帝從洛陽迎至他的根據地許昌。
然後,將他的政見通過皇帝詔書釋出出去。實事求是地講,“詔書”的內容都是消滅軍閥割據,實現國家統一的治國良策,是當傀儡的獻帝做不出來的。三國鼎立後,它只能在曹魏發揮作用,卻不能到蜀漢、東吳去“令諸侯”。但對提高曹魏的“綜合國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這個角度看該“罪名”還是罪嗎?
再就是殺死呂伯奢一家。《三國演義》講,曹操行刺董卓未遂被追殺,逃至故人呂伯奢家,呂令子殺豬款待,並親自出門為其沽好酒,曹聽到磨刀聲和“縛而殺之”語,誤以為要殺他,就將呂一家8人全部殺死,搜至廚房發現縛而待殺的豬,方知誤殺。等呂沽酒回來,也一併殺之。同夥陳宮指責他“明知誤殺而殺之是不義”。曹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該故事很能達到醜化曹操的目的,但與事實不符。
此事《三國志》沒記載,但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對《三國志》作注引用了三個資料:《魏書》說曹逃至呂家,呂伯奢不在家,但其五個兒子及賓客都在,曹發現五子及賓客欲盜他的馬匹和財物,便手刃數人;《世說新語》、東晉中期史學家孫盛的《雜記》都說呂伯奢不在家,五子皆在,雖說殺人的原因不一,說是“太祖疑其圖己”才手刃8人,但三者共同證實,呂伯奢本人確實不在家,肯定沒被殺。證實“曹操明知誤殺後,仍將伯父呂伯奢殺死”的罪名不成立。因為疑其圖己,因自衛而誤殺他人,與明知誤殺後故意殺死恩人有本質的區別。
此外,《三國演義》還記載:曹操因軍糧不足,先令管糧的倉官王垕用“小斛散之”,軍士有怨言,曹對王說:“知你無罪,但不殺你不能平眾怨。”於是就將王垕殺死,並詔告軍士:“王垕故行小斛,盜竊軍糧,謹按軍法。”查《三國志》及有關資料都說史書上沒有王垕這個人,是個虛擬的人物。
曹操宴長江橫槊賦詩《短歌行》,既留下傳世之作,也留下罵名,即殺死對詩提異議的劉馥,此故事也是事出有因。曹操的詩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是明寫景暗抒情,是曹把自己比作明月,其他諸侯比作稀疏的星,把劉備比作南逃的烏鵲,去投靠孫權這個無枝的樹,繞了三圈,無枝可依。表明孫劉聯軍有隙,不堪一擊,曹軍必勝。再聯絡下文“天下歸心”句,更進一步表明曹操要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決心和信心。
曹操一人唱,軍士萬人和,簡直是一場戰前誓師動員大會,曹操的激情達到了沸點。而這時不識時務的劉馥,沒有理解曹詩的深刻內涵,居然在全軍群情激昂的戰前動員的誓師大會上“咬文嚼字”,指責曹詩是“不吉之言”,無疑是一瓢“渙散軍心”的冷水,此時,詩興、酒興達到高潮的曹操失去理智舉槊殺人,這與因閒時談詩而殺人的性質是不同的,因此定罪為“濫殺無辜”不妥。況且,他酒醒後撫屍大哭,並按三公的葬禮葬之。這件事充分體現了曹操的兩面人生,既有作為封建君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共同特徵,又有他在政治、軍事、文學諸方面才能的閃光點。
因此,我們讀書必須用“心”去讀,用腦去想。揭開戲劇舞臺上曹操那“白臉奸臣”的臉譜,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政治、軍事、文學及人品等不同層面的人或許都能從他身上汲取一些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
回覆列表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圖書館屬於1類作品,歷史作品類屬於k類,不要去錯誤的地方。文學作品不能避免藝術加工,物化的生動。歷史學家把《三國演義》評價為七實三虛,一部文學作品已經佔據了歷史的70%,你應該滿意了不是而且,羅貫中在寫書,書的情節不僅是正史,還來自野史、民間故事、戲曲等,完全是自己編的你是絕對亂說了。當然,羅老先生對這種收集的材料最大限度地添油加醋,才使他有了這樣迷人的作品。
具體地說,曹操這個人物,文學作品塑造人物,都要設定每個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徵。簡單地說,就是人稱。曹操的人稱就是“奸雄”,整本書都圍繞著這個特點寫。說對曹操誹謗,我覺得根本沒有。
具體分析來看,《三國演義》不是光黑曹操,對曹操的積極描寫也不少。正直和有責任,對朝廷的忠誠,重視人才,愛惜人才(當然,這也可以作出否定的解釋,畢竟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
當然,負面的描寫也不少。挾天子以令諸侯、好色、殘爆甚至殺害無辜生命、嫉妒、多疑等等、還有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奸詐。不過這也要看人如何去解讀。
整體上與歷史書上的曹操沒有太大區別。除了嫉妒有點與眾不同外,寫其他的曹操,多少是有根據的。文學作品總是要添油加醋,而且《尊劉貶曹也是迎合當時統治者和普通百姓口味。要提高劉備,當然要貶低曹操。
總之,確有貶曹的傾向,但談不上醜化,基本上揭示了曹操的這些消極特點,從使用的材料,都是有據可依的。因此,這個人物栩栩如生。三國演義中,除了劉備和諸葛亮外,用這麼多筆墨描寫的,曹操這個人物應該是排第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