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超人媽手冊

    如果是母乳的話,可以把液體鈣塗在乳房上,孩子吃的時候就百分百的吃進去,如果是奶瓶餵養,就塗在奶嘴上,不要刻意喂針管之類的,孩子反而會更加排斥。

  • 2 # 爸爸不講理

    寶寶13個月,骨密度肯定低。如果不低,就要出大問題的。

    骨密度檢查,主要用來衡量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用成年人的檢查標準讓寶寶檢查骨密度,結果值必然會偏低。因為嬰幼兒處於快速生長髮育期,骨骼被拉長了,骨密度不低才怪呢!

    反過來說,只有寶寶的骨密度偏低了,才能證明寶寶發育正常;如果骨密度值正常了,那就代表寶寶骨骼停止發育了,那就要出大問題。

    關於嬰幼兒骨密度檢查,早在2013年國家衛計委就早已明令禁止了。除非寶寶有骨折和骨骼發育畸形的症狀,需要用到骨密度檢查以外,用骨密度檢查來測量缺鈣,純粹就是大忽悠!以後家長們不要上當就是了,見下圖:

    1~3歲寶寶每天對鈣的需求量是600mg,對維生素D的需要是每天600~700iu。正常13個月的寶寶每天要喝奶400~480ml,如果是喝奶粉的話大約能提供500~550mg的鈣,再加上適當的輔食,寶寶是不會缺鈣的。

    但是寶寶補充維生素D,要一直堅持補充到寶寶2~3歲。維生素D能幫助增加對鈣的吸收,如果單純補鈣而不補充維生素D,那麼鈣就很難被沉澱到骨骼和牙齒當中去,因此寶寶補充維生素D是非常重要的。

    寶寶缺鈣,其實並不是缺鈣,主要原因還是缺維生素D。以下症狀包括:寶寶愛出汗、寶寶枕禿、肋骨外翻、出牙晚、囟門閉合延遲,都不是寶寶缺鈣的表現。

    寶寶缺鈣的真正表現是:喝奶量不夠,寶寶食慾減退、偏食挑食、免疫力低下、易驚易醒睡眠質量差、生長髮育緩慢、寶寶骨骼改變,以及寶寶長期腹瀉導致腸道對鈣的吸收不足等。

    ②,給寶寶及時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iu,寶寶1歲之後每天可以補到600iu。

    ④,預防寶寶腹瀉,以減少鈣的流失;

    ⑤,新增輔食的寶寶除了保證每天攝入一定量的奶水,還可以多吃以下含鈣量高的食物,比如:芝麻醬、豆腐乾、小油菜、小白菜、芹菜、河蝦等等。

    總之,13個月(一歲一個月)的寶寶不要用骨密度檢查缺鈣的問題,寶寶缺鈣首選母乳或牛奶,其次是豆類、蔬菜或河蝦。給寶寶補充鈣劑,不是沒用而是吸收率太低!

    鈣劑當中含鈣量較高的是碳酸鈣,其含鈣量為40%,吸收率也就是39%;醋酸鈣含鈣量22%,吸收率為32%;檸檬酸鈣含鈣量24%,吸收率30%;葡萄糖酸鈣含鈣量8.9%,吸收率27%;乳酸鈣含鈣量13%,吸收率32%;氨基酸鈣含鈣量7.75%,吸收率90%!

  • 3 # 家有二丫

    我家寶寶小的時候也出現過同樣的問題,很榮幸在這裡分享一下。

    首先,骨密度=缺鈣嗎?

    骨密度確實代表骨骼內鈣質沉著的程度,但是兒童和成人骨密度低的概念完全不同。如果成人骨密度低,那麼代表缺鈣,需要補鈣。但是兒童骨密度低並不代表缺鈣。兒童骨密度低,是因為兒童長得比較快,骨頭在生長過程中必然有空隙,這樣鈣質才能被吸收進骨骼。

    因為孩子生長快,所以骨密度總是輕度、中度甚至重度偏低,這樣才有更多的鈣質沉著進去。所以,快速生長期的兒童出現骨密度低,其實也是一種生理現象,並不是需要額外補鈣的指徵。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這麼焦慮,只要寶寶體重身高正常增長,大動作發育都能達標,基本就不需額外補鈣。

    我們當時醫生的建議是一定要每天補充維生素D,再儘量多曬太陽,早上7:00-10:00的太陽是兒童補鈣的最佳時機,要儘量把握好,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

    再有,如果確實是缺鈣嚴重,醫生建議補鈣,孩子又小,不願意吃顆粒鈣,可以買一些口服液,用小勺餵給他喝,或者拌在水裡給小孩喝。這些口服液一般甜甜的,大部分寶寶會喜歡喝的。

    祝寶寶健康成長。

  • 4 # 樂媽愛樂

    可以適當喂一些乳鈣。我家孩子只能吃進去乳鈣。就像伊可欣一樣,膠囊狀,把頭部去掉,裡面的乳鈣擠進孩子嘴裡就行。

    不過補鈣要遵醫囑,補鈣過量影響孩子發育。尤其是小寶寶生長快,長個比較快時骨密度低是正常的,如果孩子不是很難受盡量別補。只要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基本沒有問題。

  • 5 # 芝麻育兒

    骨密度,全稱是“骨骼礦物質密度”,是骨骼強度的主要指標。一般來說,只有60歲以上有骨質疏鬆症狀的成人和有明顯骨骼病症的人才需要做這個檢查。嬰幼兒做骨密度檢測沒有意義。就算給寶寶測出來骨密度值低,那也不是缺鈣。

    骨密度代表骨內鈣質沉積的狀況,嬰幼兒生長迅速,骨骼處於拉長增粗的過程,沉積的鈣質自然會偏低。只有骨密度偏低,才會有更多鈣質進入骨內,保證骨骼生長。如果寶寶測出來骨密度正常,那反而說明寶寶生長緩慢呢。

  • 6 # 仨個寶寶

    其實檢測骨密度這件事不是一個媽媽帶孩子做過,有不少媽媽都想著寶寶被查出骨密度偏低怎麼補鈣。

    骨密度是骨質量的一個重要標誌,反映骨質疏鬆程度,密度概念大家都明白,簡單來說,就是單位骨骼“面積”內,骨礦物質的含量。

    低了就說明體內鈣含量沒到平均值,對於整日怕娃缺鈣的媽媽來說,這聽上去簡直是判斷娃缺不缺鈣的黃金標準,畢竟醫學檢查結果是騙不了人滴!

    而事實的檢測結果,大部分孩子測出來的骨密度值都是偏低的。

    因為目前骨密度的檢測標準只是針對成人的,是根據成人的骨頭大小、身材體態計算的,國際上沒有針對嬰幼兒的骨密度標準值。

    寶寶的骨頭尚未長成、身材也很矮小,另外長身體期間骨骼基本上都處於鈣化不全的狀態,骨頭中的礦物質含量也比成年人低,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檢測結果。

    所以,即便做了,檢測結果也不能作為判斷娃缺不缺鈣的唯一標準。

    對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偏低提示應增加鈣質攝入;但對於嬰幼兒,骨密度偏低反而意味著寶寶處於快速生長階段,身體還需要吸收更多的鈣質沉著進去。

    但是需要鈣≠需要補鈣。

    身體發育需要鈣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它不是病,不需要補鈣治療,補鈣過多也會增加腎臟等器官的負擔。

    如果寶寶的身高體重正常,食量、睡眠也正常,沒有佝僂病的表現,是不需要額外補鈣的。真正不能缺得,是每天補充400IU的維生素D+每天充足的奶量攝入(0-6個月800ml以上;6-12個月大約600毫升;1-2歲400-500毫升)+營養均衡的膳食(高鈣食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健身時把肌肉練的太大,會有什麼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