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農民嘮三農

    明朝是中國封建王朝時期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政權,明朝前期政治清明前幾任皇帝都在政治和軍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明朝自從明成祖朱棣之後就開始走向了下坡路,此後的帝王不是政績平平就是昏庸無道所以明朝後期的統治已經是非常腐敗了。

    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他在位時間長達48年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萬曆15年。為什麼單單是萬曆15年最為出名呢?

    因為這個時期出了兩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一個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另一個就是明神宗的孝定皇后。明朝明成祖統治時期設立內閣,在當時內閣僅作為政治顧問並沒有實際的權利。但後來由於皇帝才能平庸許多國家大事都有內閣來處理,所以內閣大臣的地位逐年增高。明神宗在十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皇位,幼童沒有能力擔起管理國家的責任,所以在明神宗登基後的十年中所有的國家大事,都是由那個首輔張居正來處理。明神宗統治時期已經處於明朝的後期統治已經漸漸不得人心。所以想要維持明朝的統治就必須要進行改革。在孝定太后的全力支援下內閣大臣張居正開始進行一系列的變法改革。

    這次改革於萬曆年元年開始,一直持續到萬曆十年。在此期間的所有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成功的挽救了明朝的統治也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明朝滅亡的時間。張居正的這次改革成功改變了明朝正德,嘉靖年間政治腐敗國家落後的局面,國力得到了短暫的恢復。明朝的社會經濟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這個時期被稱為洪武之治,也是歷史上極為著名的萬曆15年。

    張居正的這次改革有利於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在明朝實行了開放的經濟政策後。世界上就形成了以明朝為中心的貿易體制,其他國家的貨物,商品都在明朝境內得以流通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明朝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在這個經濟開放的時期各國的傳教士也跌踵而至,最有名的就是利瑪竇了,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還繪製出了第一張中文的地圖《山海輿地圖》。讓中國被世界所瞭解。同時《律呂精義》一書出版,這本書是中國音樂史上的一個奇蹟,因為它結合了數學理論。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總結到的。

    內閣首輔張居正在萬曆十年病逝,在此之後,萬曆皇帝開始了它的親政時代。萬曆皇帝效仿明太祖曾經進行了三次征戰,萬曆皇帝平定了蒙古叛亂抗擊了日本的侵略以及地方土司的叛變。使大明王朝的內部和外部得以安定有利於國家長期穩定發展。

    但好景不長,萬曆皇帝因為種種原因在親政四年後開始變得荒淫無道。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明朝短暫的輝煌就這樣消失了。從此之後,明朝一直都在走下坡路。直到最後被滿清政權所取代。

  • 2 # 五味社

    萬曆十五年,表面平淡無奇,實則暗流湧動。

    萬曆十五年,張居正逝世第五年,其勢力集團被清算完畢。

    萬曆十五年,海瑞因病逝世於南京。

    萬曆十五年,朱翊鈞已經沉湎酒色一年有餘,逐漸遠離朝臣。

    萬曆十五年,李贄的新思想不斷形成,即將對傳統思想形成大沖擊。

    萬曆十五年,名將戚繼光因張居正,已被罷免,一年後逝世。

    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即將統一女真部落。

    萬曆十五年,豐臣秀吉即將統一日本。

    萬曆十五年,隨著英國原始資本的積累,蓄力挑戰西班牙的海上霸權,一年後打敗無敵艦隊。

  • 3 # 閱讀時間博物館

    謝邀!@悟空小秘書,其實呢,萬曆十五年之所以出名並非是在這一年明朝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而是因為黃仁宇先生寫的《萬曆十五年》這本大視野的史學名著出名。那麼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件”呢?小編這就來侃一侃,其實根據《明史》等記載,這一年並沒有發生什麼值得記錄的大事,倒是有兩件有意思的“小事”——

    一、烏龍事件

    1.事件經過:

    這一年的初春,陽曆3月2號,天氣還很冷。京城官員突然接到訊息,今天要上午朝,群臣一路慌慌張張趕赴宮裡等候,然而最後被宦官告知,皇帝並未下旨。本以為此事可當做一個笑話,但萬曆皇帝卻十分震怒,對尚書等官員罰奉2個月,同時下旨徹查造謠者。但負責調查的官員回覆並無法查明,萬曆皇帝更加惱怒,罰奉範圍擴大至整個京城,一時引起譁然。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

    2.背後的原因

    (1)直接原因:此前不久,在冊封鄭氏為皇貴妃的事情上,萬曆皇帝和群臣發生了一次小摩擦,這是一個導火索,也為此後群臣和萬曆皇帝此後多年的對峙埋下伏筆。

    (2)可能的深層次原因:

    官僚組織的完善,弱化了皇權。我們在萬曆皇帝之前的嘉靖皇帝,長達數十年不上朝,但各層機構執行正常,整個帝國安然無恙。形成了皇帝無朝,群臣自便的特殊局面。這得益於明朝文官組織的發達,建立內閣、司禮監等官職,作為中央中樞處理全國大小事務。

    萬曆皇帝自我意識的覺醒。我們知道,萬曆皇帝從登上皇位那一刻起,就接受“專業式皇帝”的方法培養,尤其受到首輔張居正和生母李太后的嚴格管制。基本上是處於耳提面命的局面,除了詩書、禮儀等繁瑣事情外,個人的一切訴求均被壓制,處於一種人性壓抑的狀態。我們知道萬曆十年,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首輔張居正去世,對萬曆皇帝的約束力量突然消失,萬曆皇帝開始叛逆。萬曆十五年,他已經23歲,此刻他內心對於不能享受成年皇帝待遇,日漸不滿,開始展現個人所謂“成熟”手段。於是,爆發了一系列報復事件,如查抄張居正家、在封鄭貴妃事情上以及後來的立儲君臣之間的對立等等。

    二、抹不去的心結

    萬曆十五年的陽曆七月某天,史載:皇帝過問查抄張居正家的一些事宜,問張在京城的故居查抄後作何用,是賣掉?還是租借出去?如果租借,出租何人?從這一件小事中,我們可以推測: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複雜感情,對他又愛又恨。他之所以能做上皇帝,張居正在擁護及培養上面功不可沒,甚至於對整個帝國也是作出巨大貢獻。張主持的變革,使得萬曆一朝初期,國庫充盈,邊防安寧,桑田增多等等,這一切無論在道德,還是師生、君臣關係上,對張都是應該充滿敬意。但想到他處處對自己的管制以及跋扈行為等,內心不免又充滿恨意。也許今年太過於平靜,以至於此刻在萬曆皇帝心中此結湧現。

    最後,我們用黃仁宇先生在《萬曆十五年》中的一段話結尾:“表面看來雖似末端小節,但實質上確實以前發生大事的癥結,也是將在以後掀起波瀾的機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秋冬毛呢闊腿褲如何搭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