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霧都老頑童

    個人認為光靠懲罰來教育孩子是不可取的!首先,我們要清楚還在出格的原因,出格的程度到底有多大等等。最主要的是無論怎麼出格,我們都不能一味的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當今社會上的孩子們,由於網路的影響,思維方式和脾氣性格受到了影響,我們所思所想跟他們所思所想完全不能相提並論。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先找到原因,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想方設法讓孩子明白他們所做出格之事有可能帶來怎麼樣的後果……

  • 2 # 淘氣包真淘

    當然可以

    懲罰是必然的。如同小樹苗需要澆水,施肥,Sunny,捉蟲,修枝。過冬時還要保溫,生病了樹也會掛水。

    人都會犯錯。何況是小朋友的生長過程!出的什麼格?事有大有小,懲罰的方式也可不同!

    懲罰是手段,不是目的。以事論事,讓孩子認識到自已犯了錯,為什麼要受懲罰?這才是懲罰的關鍵!

  • 3 # 錦鯉媽咪

    先來說一說問題,孩子的行為經常出格很大程度上說明家長沒有從小為孩子制定規則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定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律的品質,那什麼是自律呢?自律就是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可以延緩自己慾望的滿足。很多孩子可以耐下心來先學習,然後寫完作業之後再出去玩,這就是延緩慾望滿足的一種表現。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讓他很抓狂的行為的時候,他就會馬上大喊大叫,甚至是直接打罵孩子,其實這都是導致孩子不自律的原因。家長希望我只要喊一聲,你可以馬上停下來。真正有耐心的家長,其實他願意陪伴孩子一起去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

    當父母使用暴力和大喊大叫的方式,其實就是不自律的表現,他沒有辦法延緩自己的滿足。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說,一個孩子自律是天生的,或者他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可以做到,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家長給孩子創造什麼樣的環境。

    最後的話

    1.在孩子出格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2.為孩子建立規則感,讓他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3.採用引導的方式讓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

    4.耐心給孩子講道理,讓他明白不能做某事的原因。

  • 4 # SAERXL

    家長有必要利用懲罰來改正他的行為。前提,你要告訴孩子為啥要懲罰你,你存在哪裡,如何改正,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對孩子的多種教育手段中,懲罰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且要運用適當,要與其他教育手段配合使用,不能濫用。

  • 5 # 育學筆談

    懲罰性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出格行為。懲罰性措施可以應急使用,但絕對不是常態化的處理問題方式。一旦使用了懲罰性措施,很多問題將接踵而至。

    首先,懲罰性措施容易誤傷孩子。孩子行為出格,家長一怒之下容易用懲罰性措施,但人在生氣的時候,是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的,哪怕是罰站,更不說打屁股之類的了,很容易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傷害。記得我們以前鄰居喜歡打孩子,有一次打了孩子一個耳光,孩子直接休克了,所以家長要慎重。

    其次,懲罰性措施容易讓孩子免疫。孩子的天性就是自我約束性差,有時候出格也是在所難免,需要家長透過示範性引導或者其他激勵性措施幫助孩子修正,單純使用懲罰,往往會導致孩子對懲罰具有免疫性,到最後根本就不懼怕懲罰,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知道你不會把他怎麼樣,除了懲罰你也不能怎麼樣,所以還是需要知道正確方法去代替懲罰。

    最後,懲罰性措施會導致孩子自卑。小孩子三五成群,都是小夥伴,他們之間也會形成對比,看到別人的父母都是關愛,而自己的父母都是懲罰,但他們又無力反抗,時間長了就會形成自卑感,不願與人交往,喜歡自我保護,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總之,孩子的出格並不是什麼天大的事情,大人的責任就是去幫助孩子成長,我們有義務去用更科學方法去幫助孩子糾偏,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懲罰,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關注美蛙英語老師,關注孩子和教育,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哦

  • 6 # 冀A劉老師

    當然可以用懲罰的方式,但是要把握一點不要體罰當然更不能使用暴力手段。分享一個我自己使用的方法,孩子出現問題後家長可以以命令的語氣要求孩子罰坐(準備一個小凳子)10分鐘,前三分鐘讓孩子和自己先把情緒平復,後面開始講犯錯的原因,一定讓孩子知道他這種事情是錯誤的做法。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給孩子一個擁抱!

  • 7 # 燭之光jy

    當然可以,懲罰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有人一聽到懲罰教育就大驚失色,口裡喊著不能懲罰,心裡想著不懲罰又怎能教育好孩子。

    第一,懲罰不一定是打罵,比如,孩子經常學別人說髒話,我們家長就可以強行跑一段路程,既警告有鍛鍊了身體。

    第二,常言道:小樹不修裡不成才,有的孩子很頑皮,講道理,他比你都懂,而且經常犯錯誤,每次犯錯誤你一說他就知道錯了,馬上承認錯誤,可是一會還犯,打一頓就長記性了,試問我們從小誰沒捱過父母的打,不打不成才,等到別人替你打的時候就什麼都晚了。

    第三,家長都捨不得使用懲罰的權利,老師就更不敢了,我認為只用說服教育根本沒用,如果說服能起作用,可能犯罪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能解決了。

  • 8 # 小魚畫墨

    本人不提倡懲罰孩子,但也不反對。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不過也是有理可尋。

    孩子愛動,能闖禍這是天性,這是他對未知世界的一種探索,在探索過程中,難免會闖禍,而這種闖禍是在其不知道是壞事的情況下發生的,家長的冒然懲罰會讓孩子對錯誤的認知產生偏差。孩子本身並沒有理解這是一個錯誤的事情,只知道這件事情我不能做,或者說是當著家長的面我不能做,以後難免還會再犯。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家長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讓他知道為什麼錯了,錯了又應該如何去改正,讓他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以後再也不會做錯,這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還有一種孩子,就是特別頑皮的孩子,不管你如何引導和教育他都無濟於事,或者說明明知道這件事情是錯的,可還是要做,甚至是一種惡作劇的心態,這樣的孩子就需要透過懲罰來讓他們明白道理了。

    總之,懲罰不是目的,讓他更加懂事才是目的。

  • 9 # 一起來聽流行

    一,教育孩子不能只侷限於獎罰制度。

    二,懲罰只是手段,手段不一定代表壞的結果。

    三,懲罰的標準和輕重程度都要經過慎重考慮才能實施。

    四,懲罰不等同於給孩子施加語言和行為上的暴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別墅裝修材料怎麼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