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童創世界
-
2 # 潞人
不是該不該管,而是應該如何管?
13歲是叛逆期,有時是成人的心理定勢。
為什麼小夥伴之間沒有叛逆呢?
因為他們之間有平等良好的溝通。
為什麼父母一和他講事,他就頂嘴呢?
因為我們習慣了用命令的口氣與孩子交流。隨著孩子身高猛竄,他的心理漸趨成人,希望被尊重超過被呵護。
如何交流呢?
記得我父親想清洗一個發動機氣缸(大約電動車電池大小),只有一瓶500ML機油,量不夠在盆裡洗。他隨口問了我一句,尚在初中的我為了證明自己,(那是個多麼渴望被權威認可的年齡),想了半小時,終於想到用大塑膠袋盛上氣缸和機油,然後壓縮扎口。父親採納了,還說了句:”讀書就是管用!”僅這一次的認可,就抹去了他多次對我打、罵的怨恨,而真的對物理更感興趣了。
得到有效溝通,就會相互尊重,脾氣暴的家長可以學一下,有些事請教一下孩子,是對他的尊重,而他給出了行之有效的辦法,對自信提升很大,家庭關係也明顯好處得多。
一件事,就能解決孩子三、五年的叛逆問題。你們要活學活用,找到真實有效的事件呀!
-
3 # 一張葉小繪
我認為,首先要正確看待孩子“逆反”這件事。不要說13歲的孩子了,除非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嬰兒,不會有逆反心理,不管多大的孩子,包括你在你的父母眼中,也是“逆反的”。
因此,孩子逆反很正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彼此不理解,或者做事方式、思維習慣等不同造成的。
其次,說是“管教”,不如說是“引導”。前提是和孩子好好溝通,要努力去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後用合適的方法,告訴孩子你的期望和想法。
先不要給孩子貼上“逆反”的負面標籤,看到孩子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舉動就去批評,或者被動、放任孩子的不當行為。
相信沒有什麼問題是溝通不能解決的。愛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
4 # 快樂庭院
對於青春期逆反,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來認識:
家長和孩子如果是站在對立的角度,那麼雙方看到的是對方的缺點,這就出現了所謂的青春期逆反之說。家長和孩子如果是站在同一個方向,雙方看到的可能就是同一個事物,更多的可能就是互相欣賞。
所以,對於題主的所謂“管”,建議換一個思路來分析。
1,對於十幾歲孩子,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轉變自己的觀念和認識:
從“管”改變為“相處”。
“管”是有主動和被動之分,相處就是平等的。
所以,家長不應該再想著管孩子了,需要自我改變思考:我該如何和孩子相處了?
這點非常重要,意識決定行動。
2,家長需要逐步和孩子之間拉開距離,學著從一定距離看自己的孩子,更注重於營造和孩子之間良好的親子關係。
方式有很多種:傾聽孩子、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鼓勵他多表達自己、支援他對自己一些事情的合理安排,此時是修正完善其人格的時期。
但是為人處事的原則不能違背。
3,接納孩子和自己的不同,不斷肯定其成長和青春的活力,家長 把自己的教育意識變為影響孩子。
所有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點去做到的。
做到了以上三點,並且一直順著這個思路努力,孩子的所謂逆反也就不會在家庭中激起什麼大浪了。
-
5 # 育見好故事
如果是逆反情況嚴重,基本可以斷定13歲之前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太好。
青春期之前,孩子自我意識還沒有那麼強,對於家長的控制大多是逆來順受,承認胳膊擰不過大腿。等進入青春期,孩子身體的進一步發育成熟,自我意識也隨之突飛猛進,他會覺得自己也是條“大腿”,可以和家長“擰一擰”了。
此時,如果家長還抱著“管理孩子”的想法,那恐怕要大跌眼鏡了。
在這個時期,最重要的是關係。請放低你的身段,調整你的看法,認真地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關注他的喜怒哀樂,做他的知心朋友。這樣一來,起碼孩子有什麼事還會跟你說一說,你還能保持一定的影響力,要不然,對於孩子的很多事,你很可能就會是“最後知道的那個人”,豈不很慘?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現在不論自己怎麼做,孩子都不屑一顧,嗤之以鼻。自己是一籌莫展,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岌岌可危。何不試試“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孩子會認為你會怎麼說怎麼做,你偏偏反著來。孩子覺得你會批評他,你偏偏找茬表揚。這樣的落差,即便是“堡壘”很堅固的孩子,也很容易被攻破,從而開啟良好關係的缺口。
-
6 # 育兒課堂知識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因為發育更加成熟,思想更加獨立,真不是父母說管就能管的,這就更需要爸媽們轉變方式,改變觀念了。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沒有做到位。
1.轉變教育觀念
應對青春期的叛逆小孩,就是考驗父母成長的時候了,在觀念認知上都要有所轉變。孩子已經不服管了,就要變管教為溝通,換種孩子能夠接受的交流或者溝通方式,這樣孩子的牴觸也許會少一些。
再者,代溝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所以父母也要保持年輕的心態,多去了解孩子的世界,不斷的學習新事物,與孩子建立共同話題。這樣溝通會方便很多更容易建立友誼,聽孩子說心裡話。
2.幫助孩子瞭解自己,解決迷茫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表面叛逆,但是內心有時卻很迷茫。父母可以平等,耐心,坦誠的給孩子交流一些小秘密,小情緒。然後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建議,走出現有的迷茫,理性得去面對一些事。
3.給孩子多一些尊重和理解
這個時期,一般孩子的自尊心都比較強,稍微一句話不小心可能就傷到孩子,父母對於孩子的一些行為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少嘮叨,少訓斥,多做好的行動示範,多帶孩子體驗一下生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可能孩子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認知。
有時候孩子叛逆,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只要父母多用心,多溝通,理解,尊重,掌握方法,正確引導孩子,不一定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成長。
回覆列表
13歲的孩子正是青春期,他們需要的證明自我,所有大人的言論和指教在他們眼裡都會成為一種傻bi行為,這是一種生理上的反應,每個人都有,如果沒有說明這個人還沒有成長,但這個過程遲早都要有的,只是來得時間早晚而已。管教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比如坦誠相待,去理解他們,和他們成為一種朋友,將心比心的交談,才能做到正確的引導,青春期的孩子也需要別人的指導,只不過顧面子,那隻能由我們大人丟面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