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發而為聲聲可聽見088
-
2 # 鄭彥英
李清照晚年孤單淒涼,她是靠什麼生活的? 李清照是宋詞中的經典婉約詞派代表人物,著名女詩人,號易安居士。她淺吟低唱、浪漫悽婉的詞風,風靡了無數人。她的《一剪梅》《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聲聲慢尋尋覓覓》《點絳唇 寂寞深閨》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經典,至今還在流傳,詩文佳作被後人讚美和傳頌。作為一名傑出的女詩人,她沒有無病呻吟,沒有矯揉做作,她才高學博,真情意切,自然流露,留白有疏,讓詩詞在悽婉,清冷、孤寂的情緒中,感受到詩詞的強大魅力!至於李清照的晚年孤單清涼,她靠什麼生活,寫詩作詞,吟詩作畫仍是她的主業,因為李清照是一個靠技術吃飯的人,特別是她生活的年代,她一直都是獨立、自尊、自強的優質女,所以任何情況的改變,她永遠都是自信的、堅實的過好自己的日子。 認識李清照,許多人都能背誦出她那些沁人心扉、脫口而出的經典:《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紅藕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灑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蝶戀花·淚溼羅衣脂粉滿》
淚溼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看似一個女人的千般恨別,萬種離情,能被李清照思緒飄蕩的美妙之詞直抵對方的心靈,那是多麼強大的文學功底,才能讓瞬間的幾個字秒殺讀者的心?大家都知道李清照從小生活在一個文學修養濃厚的貴族家庭,父親李格非使命士大夫,是蘇軾的學生,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女兒,琴棋書畫的知性女,從小在耳濡目染的文學氛圍濃烈的家庭中長大,李清照天資聰慧,自然才華過人。李清照18歲時,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二人志趣相投、恩愛有加,他們彼此都喜歡碑文、詩詞和古玩,相互欣賞,相互鼓勵,琴瑟和絃。所以李清照在這段婚姻內是幸福,有大量的美麗詩篇。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因朝廷內部激烈的新舊黨爭把李家捲了進去,在顛沛流離的日子裡,夫婦二人並沒有被生活的困窘壓垮,在政和七年,在李清照的襄助下,趙明誠大體上完成了《金石錄》的寫作,除自作序言外,還特請當時著名學者劉跂題寫了一篇《後序》。可惜趙明誠不幸早世,李清照為文祭之,:
“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
然而,在悲傷動盪的日子中,李清照又遭遇連續的文物、書卷等的散失,使李清照在情感的孤寂中,開始尋找新的寄託,可惜,在孤單無依之中再嫁的這個張汝舟,只是覬覦她的珍貴收藏,當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財物珍寶時,便大失所望,對李清照拳腳相加,謾罵折磨。李清照一向都是被人尊敬、愛戴的獨立女性,豈能容忍這種羞辱?於是狀告官府張汝舟的醜惡罪行,被准予離婚,這在古代,需要多大勇氣?李清照就是不一樣的女性,她即使身陷囹圄,也要為自己掙脫一分權利。 所以,李清照的晚年生活,雖然有些窘迫,但李清照依然生活的很自由,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加上李清早滿身的才華,隨便為他們寫上幾句詩詞,就能賺得盆滿破滿,況且李清照的出身和曾經的夫家,她自身的獨立和堅強,她不像傳說中的窮困、潦倒、不堪。從李清照早中晚期的作品中,讀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李清照的情感變化,由最早的小清新,集中於寫自然風光和離別相思,到後期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都能夠清楚的看到一名女性在國家、給人情感世界的蛻變。有些人說: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充分說明了李清照的萬年孤寂,其實,試問世界上哪一個人的老年生活不悲慘,充分顯現了,這樣的一群人即使老了,一樣為世界增光添彩,他們的晚年並不孤單。李清照不僅寫出了情感思緒的模樣,還用她獨立、堅強的生活能力和品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喜愛文學的人。
回覆列表
南宋著名女詞人易安居士一李清照,距離她孤單離世,已有862年。至今仍然有不少她的愛好者敬仰她,這是她萬萬沒能料到後事。這不,有朋友來信詢問她晚年靠什麼生活的?這是非常私秘的事兒,尤其在男權主導的封建社會正史不記,野史所記又貶多褒少,可信度大打折扣。但是,經過仔細閱讀留傳至今的歷史資料,尤其李清照自己所著詩詞文章,也能比較清楚瞭解。大致可分以下三種生活來源:一,李清照從孃家帶到李家的嫁妝和積蓄,丈夫趙明誠的官銀俸祿,核心是婚後夫妻倆收藏的數以萬計的文物。雖經多 方劫難也必然留有一些資用。關於此請看她52歲時寫就的名文《金石錄後敘》。另據岳飛後人岳珂著《寶書齋法書贊》記載己年屆六十七歲的清照(1150年)訪米友仁為收藏的米芾字元章墨跡二帖求跋。就可見一斑。二,清照本家與趙家後人透過多樣途徑的資助。要明晰趙李兩家都是顯族郡望。同是當朝高官,趙家更甚。清照弟迒在朝為官。趙明誠故後,清照最先就是投靠他弟弟的。夫君趙明誠一家人可謂人丁興旺,有兄弟三人大哥存誠,二哥思誠,明誠最小。両位哥哥在朝當高官。姐妹四人:所嫁都是顯赫人物。其中一妹嫁李擢,李擢當時是試禮部尚書,以徽猷閣直學士知婺州。還有一點這裡提出,清照父李格非為王珪女婿,而人人慾殺之的秦檜是王珪孫婿。清照與秦檜妻王氏是姑表姐妹。以上天然血緣不可能沒有資助。三,朝廷獎勵。1 135年清照因呈獻《哲宗實錄》朝廷曾有豐厚的賜賞。皇帝皇后都寫有答帖子存世上。清照活了七十三歲,至到1156年病故。這樣高壽在今曰也是罕見,更不用說在古代。清照晚年是孤單的,但並非悽涼。她依然迷戀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還愛上打馬遊戲。作《打馬圖經序》,《打馬賦》。但晚年所著均署名"易安堂"這裡是她收藏與讀書的地方。她心中最愛地中華詩詞。是燃燒她晚年生命不息,驅散她淒涼的火炬。她多想把它傳承下去啊,可是舉目四望,欲將平生所學傳授孫氏女。答曰:"才藻非女子事…"。遲復見諒,應謝邀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