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頓節藏族的節日,在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辦,是西藏傳統的節日。 起源: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節日最早在哲蚌寺形成,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民間相傳,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條,最忌諱的是殺生害命。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違背“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著,關門靜靜地修煉,稱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為了犒勞僧人,備釀酸奶,為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到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初,清朝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五世班禪羅桑意希,賜於金冊、金印,這樣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強。 164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西藏掌權,五世達賴登上法王寶座,他駐錫的哲蚌寺甘丹頗章宮,成了這個王朝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近年來,自治區各機關單位還將大型 的文藝活動,學術研討,經貿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期間,使場面更加熱鬧非凡。 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後,雪頓節的內容更加豐富。節日期間,拉薩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攜,揹著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湧入羅布林卡內。節日時,除本地西藏藏戲劇團外,還有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的藏戲劇團來到聖城拉薩切磋戲藝。人們除了觀看藏戲外,還在樹蔭下搭起色彩斑斕的帳篷,在地上鋪上卡墊、地毯、擺上果酒,菜餚等節日食品。有的邊談邊飲,有的邊舞邊唱,許多文藝團體也來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興。商業部門把各種物資和節日食品運到羅布林卡內,擺攤設棚,供應遊人。下午各家開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乾一杯的“松準聶塔”酒,在勸酒時,唱起不同曲調的酒歌,各帳篷內,相互敬酒,十分熱鬧。自治區各機關,單位將大型的文藝活動,學術討論會,經驗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期間,使雪頓節更顯得意義重大。
雪頓節藏族的節日,在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辦,是西藏傳統的節日。 起源: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節日最早在哲蚌寺形成,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民間相傳,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條,最忌諱的是殺生害命。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違背“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著,關門靜靜地修煉,稱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為了犒勞僧人,備釀酸奶,為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到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初,清朝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五世班禪羅桑意希,賜於金冊、金印,這樣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強。 164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西藏掌權,五世達賴登上法王寶座,他駐錫的哲蚌寺甘丹頗章宮,成了這個王朝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近年來,自治區各機關單位還將大型 的文藝活動,學術研討,經貿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期間,使場面更加熱鬧非凡。 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後,雪頓節的內容更加豐富。節日期間,拉薩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攜,揹著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湧入羅布林卡內。節日時,除本地西藏藏戲劇團外,還有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的藏戲劇團來到聖城拉薩切磋戲藝。人們除了觀看藏戲外,還在樹蔭下搭起色彩斑斕的帳篷,在地上鋪上卡墊、地毯、擺上果酒,菜餚等節日食品。有的邊談邊飲,有的邊舞邊唱,許多文藝團體也來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興。商業部門把各種物資和節日食品運到羅布林卡內,擺攤設棚,供應遊人。下午各家開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乾一杯的“松準聶塔”酒,在勸酒時,唱起不同曲調的酒歌,各帳篷內,相互敬酒,十分熱鬧。自治區各機關,單位將大型的文藝活動,學術討論會,經驗交流會安排在雪頓節期間,使雪頓節更顯得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