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品書觀影筆筆君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訊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 2 # 破舊的青袍

    東晉時的謝安是陳郡陽夏人,出身士族,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很有才幹的人。但是他情願隱居在東山,也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辭官隱退了。 公元383年八月,前秦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浩浩蕩蕩的隊伍直往南方前進,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就到達了項城,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 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聽到這個訊息,都發慌了。晉朝軍民都不願意讓江南淪陷在前秦手裡,盼望謝安拿主意,於是孝武帝派人到東山請他出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面對國家危機存亡之時,謝安沒有推託。 謝安心裡明白,現在不能與苻堅硬拼,只有精心排兵佈陣,想出一個好辦法,才能以少勝多。他好不容易調集了八萬人馬到達前線,跟苻堅的百萬大軍對戰。謝閣老雖然心裡有數,但面對雙方實力懸殊的現實情況,他心裡也忍不住發虛,不過謝閣老表面很鎮靜,上上下下也就穩定了許多,沒有亂套。兩邊人馬在淝水開戰了,謝閣老穩坐東山跟人下棋,最後關鍵時刻才擺出了他的“八卦陣”。後來,淝水的敵人在疑心之下果真中計,被東晉的八萬人馬打得大敗而逃。 淝水一仗,解除了東晉的危機,謝閣老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謝安之前長期隱居在東山,到了四十多歲他才重新出來做官。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成語解讀】東山再起:指退隱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後重新恢復地位。 【成語心得】小朋友,如果我們失敗了,只要不灰心,一切從頭開始,就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 3 # 刀筆生

    東山再起的歷史故事皆以為是起源自東晉時期,其實最早應該算是起源於三國時期吳主孫權。

    江寧的東山原為土山,據說是當年小秦王趕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時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吳開始建都於吳郡(治今江蘇蘇州),後築石頭城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吳國(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國之一,為孫權所建立,國號為“吳”,史學界稱之為孫吳(公元222年孫權稱王,229年正式稱帝)。由於與曹魏、蜀漢呈鼎立之勢,所統治地區又居於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

    東晉謝安,才學過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幫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兒用他一刻兒貶他。謝安一氣之下就辭官來到土山隱居,邀人下棋,落個耳根清靜。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擬浙江會稽東山景色,在土山上大興土木搞建築,並改土山為東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宰相肚裡能撐船救國要緊,謝安沒有推託,他回到朝廷調兵遣將,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要與符堅決一死戰。

    不多久,符堅的人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過江,東晉難保,謝安心中有數,憑東晉的八萬官兵跟符堅硬拼尤如雞蛋碰石頭,他坐陣東山,臨危不亂,精心排兵佈陣,並把自己的侄兒謝玄也派到前線去打仗。他侄兒臨走前想探聽這個仗怎麼個打法,謝安只說了一句話“朝廷自有安排”。謝玄心裡沒底,第二天又派人來聽口風,謝安呢,就拖來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當天半夜時分,才掏出將帥名單,擺出了他的“八卦陣”。

    淝水那裡戰事拉開,謝安仍穩坐東山跟人下棋,敵人果真中計,大敗而逃。喜報傳來,謝安接過一看,二話沒說,繼續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圍過來聽訊息,謝安只說了一句:小兒輩破賊矣!謝玄立了大功,在場的人無不佩服謝安沉得住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淝水之戰”。

    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閒居以後,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後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

    直到現在,東山上還有“謝公祠”的碑、“謝公泉”的井,山腳下還有條“跑馬埂”,據傳是當初謝安練馬時用的,這埂能伸能縮,馬跑多遠,它就能長多遠,神哩!

    2008年東山再起的歷史故事被江寧區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南京江寧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公元383年八月,苻堅親自帶領八十七萬大軍從長安出發。向南的大路上,煙塵滾滾,步兵、騎兵,再加上車輛、馬匹、輜重,隊伍浩浩蕩蕩,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長。過了一個月,苻堅主力到達項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軍也沿江順流東下,黃河北邊來的人馬也到了彭城,從東到西一萬多里長的戰線上,前秦水陸兩路進軍,向江南逼近。這個訊息傳到建康,晉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員都著了慌。晉朝軍民都不願讓江南陷落在前秦手裡,大家都盼望宰相謝安拿主意。

    謝閣老心裡有數:跟苻堅硬拼,如雞蛋碰石頭。只有用計,才能以少勝多。他好容易調了八萬人馬到前線,跟苻堅的百萬大軍對陣。謝閣老雖心裡有譜,也止不住發虛。不過謝閣老表現鎮靜,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沒得一個亂套。兩邊人馬在淝水開戰了,謝閣老穩坐東山跟人下棋。後首,淝水的敵人果真中計,被東晉八萬人馬打得七零八落,大敗而逃。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閣老被封為三公之上。

    謝安是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輕的時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經常在會稽東山遊覽山水,吟詩談文。他在當時的士大夫階層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挺有才幹的人。但是他寧願隱居在東山,不願做官。有人推舉他做官,他上任一個多月,就不想幹了。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一句話:“謝安不出來做官,叫百姓怎麼辦?”到了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謝安長期隱居在東山,所以後來把他重新出來做官這樣的事稱為“東山再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錯過了她,我痛徹心扉,每天醉酒一瓶,朋友們你們有這種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