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763398449樹樹

    量子力學單一地強調了“能量”是一份兒一份兒的,這其實就是經典力學中的補充。經典力學認為:能量有大小、方向、輸送速度…

    如果再去強調能量的最末尾最小的基本單位,那就統一了現在的量子力學…但是由於當時的生產力和科研裝置的落後,沒有微觀到能量的最小單位-能量子,拿不出有力證據,所以就沒有強調、確定出“能量”的最小單位和它的基本特性!…

    現代人運用先進裝置發現了能量的最小最基本單位,並取名為:量子,但又不想把它併入古人的經典力學中,他為了向世人彰顯自己的“功勞”耍一耍自己的“存在感”,於是就單獨編著了《量子力學》這本書,一是為出版自己,二是多賺點錢供應自己一家子的生活開銷,三是要宏揚自己的名聲…宣誓自己成功了,所以量子力學理論就獨立出來了。然而,它真的就和經典力學沒有一點關係嗎?作者從小到大就從來沒有讀過接觸過經典力學的知識嗎?怎麼就鬧獨立了?反了?為了個利益我也反了?…

  • 2 # 科學與歷史愛好者

    關於量子力學,與相對論一起,是整個二十世紀兩個最重大的發現,現代所有的物理的前沿都與這兩個理論相關,他們都在自己理論的框架下是正確的,而且都被實驗所證明,尤其是量子力學的理論,實在是太反常理,從量子力學發現至今,反對質疑它的人太多太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愛因斯坦和薛定諤。

    愛因斯坦一直認為物理世界是確定的,是有既定規律可尋的,他反對量子力學,他說:上帝是不擲骰子的,後來經過漫長的思考和量子理論的逐漸完善,愛因斯坦最終是接受了量子力學,但他從來沒承認量子力學是完善的,他始終認為量子力學是一個不完備的理論,這個觀點直到他逝世前都沒有改變。

    有意思的是物理歷史上,二十世紀曾發生了4次關於量子力學的大論戰。

    第一戰:薛定諤方程。

    這次論戰的焦點是如何對波函式的意義進行解釋。薛定諤認為波函式本身可代表一個物理實在的可觀測量,並建立了波動方程。

    電子的確在空間中如波般擴散開去,例如電子的波函式和電子的電荷相乘,就代表了電子的電荷在空間中的實際分佈,這樣一來,薛定諤的理論就回到了經典的連續過程的決定論上來了。

    相反,波昂等代表哥本哈根派表示波函式本身代表的是不可觀測的量,波函式的平方代表的是粒子在空間中出現在某點的機率,電子本身不會像波那樣擴散開去,只是它在空間出現的機率像一個波,嚴格按照波函式的分佈展開,如此一來,量子規律本質上是統計性的,非決定論的。

    2.第五屆索爾維會議論戰

    1927年第五屆索爾維會議在布魯塞爾召開,這場論戰的主角屬於愛因斯坦和玻爾。

    愛因斯坦率先對量子力學發起了挑戰,提出了一個思維實驗,設有一些電子射向一個小孔的壁障,而到達一個半球形的底面,那麼如何理解電子到達底面的強度呢,愛因斯坦認為如果將波函式看做是粒子在空間中的機率分佈的話,那麼這必將帶來“超距作用”,愛因斯坦正是利用這種“超距作用的問題”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他甚至對玻爾說“上帝是不擲骰子的”,然而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很快就給愛因斯坦反駁了回去,玻爾對愛因斯坦說“你不能決定上帝擲不擲骰子”,但儘管如此,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仍然持有很深的意見,但苦於找不到明顯的缺陷,1926年,愛因斯坦在寫給波昂的心裡說:量子力學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種內在的聲音告訴我,他並不是真實的,這個理論產生了許多好的結果,可是它並沒有使我們更接近“老頭子”的奧秘,我毫不保留的相信,“老頭子”是不擲骰子的。

    3.第六次索爾維會議的論戰

    第六次索爾維會議的論戰,也是一場比較激烈的論戰,論戰的雙方仍然是在愛因斯坦和玻爾之間。

    同樣,愛因斯坦在此次會議上又提出了一個理想實驗,叫做“愛因斯坦光箱”實驗,愛因斯坦利用這種理想實驗當時成功的反擊了哥本哈根學派,順便黑了一次“測不準原理”,玻爾對愛因斯坦的光箱子實驗頓時啞口無言,後來經過一夜的苦思之後,玻爾終於找到了“愛因斯坦光箱”的矛盾,並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的“紅移效應”對愛因斯坦進行反駁,最後,愛因斯坦不得不承認哥本哈根學派對量子力學的理論的內部邏輯的自洽性。

    然而事情並沒有因此而結束,接下來愛因斯坦將攻擊的方向轉移到量子力學的完備性上來,從而使得論戰達到了頂峰。

    4.“EPR悖論”

    1935年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三人合寫了一篇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的論文,這篇論文對量子力學提出了最深刻的詰難,不但在物理學上,而且在哲學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EPR認為,任何一個完備的理論都必須包括兩個兩個基本前提,一是實在性,二是定域性,

    接著EPR又提出了一個二體系統的理想實驗(可搜尋參考EPR的詳細論述)

    EPR還認為在二體系統的理想實驗中,量子力學既違背了完備性理論的實在性,又違背了完備性理論的定域性。雖然在微觀物理中,量子力學的計算結果能對實驗結果提供準確的預言,但它的物理基礎卻是不完備的有待改進的。

    然而玻爾並未接受EPR的論證,玻爾認為:測量手段會影響賴以定義物理量的條件,而這種條件對於描述確定的“物理實在”的現象是必不可少的,量子現象是一種整體性的概念,只有在完成測量以後,才能稱得上是一個現象,純粹的屬於外在的性質,規律在量子力學中是不存在的。

    這場論戰表明,在EPR的“經典實在觀”看來,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而在波爾的“量子的實在觀”看來,量子力學是非常完備和自洽的。

    愛因斯坦和玻爾兩人,在哲學的基礎上是完全是不同的,直到愛因斯坦逝世之前都都沒能得到很好的調和。

    至此,歷史上關於量子力學的幾次論戰到這裡也就結束了,雖然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極其尖銳的論戰,但是這場論戰的雙方都始終保持著最真摯的友誼,這是一場真正的學術論戰,是學術論戰的光輝典範。

    其實小編也覺得,這場量子力學的論戰是整個物理發展史上最有意義的一次論戰,它代表了人類對自然奧秘的本質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也再一次的體現了人類在智慧上的卓越成就。也不知道下一次物理學上的論戰會在何時開始,但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人類會徹底的解開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謎底,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等到這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裡的荷花最漂亮,曾經有人為你摘荷花嗎?又或者你就是那個摘花的人?說說你的故事?